首页 > 军事历史 > 执掌武唐

执掌武唐 第347节

她站起身来绕过御案,背负着双手一个人在大殿内转悠来,转悠去,长长的裙摆拖过石砖地面,未染半分尘埃。


长期以来,武后都在心中将大臣分为了三六九等,她知道何人何堪重用,何人志大才疏,何人能够拉拢为友,何人是在与她为敌,几乎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被她暗地里贴上一个评价标签,成为她赏罚臣子的重要依据。


对于明崇俨,她明白此人才能缺缺,不能任以大事,然就实而论,武后却很喜欢与明崇俨谈天说地,不仅因为此人见识极广,更加重要的是明崇俨很懂得揣摩上位者的心意,可谓心思剔透。


如今这样一个深受她喜爱的宠臣不明不白死去,倘若没有一个合适的交代,她如何能够服众?有如何让追随她的臣子为之效忠?


究竟是谁这么敢冒天下大不违刺杀明崇俨?在这洛阳城内,谁又有这样的胆子?


心念及此,武后心思急转不休,丝丝脉络渐渐在脑海中汇成江海,猛然之间,她想到了一个可能,细长的丹凤眼不由为之一闪,隐隐有着寒冷的光芒流动,站定略一思忖,举步朝着殿外而去。


偏殿内,上官婉儿正与陆瑾坐在各自的书案前忙碌的,陆瑾负责将政事堂送来的奏折分门别类,上官婉儿则负责提笔写上拟办意见,两人分工合作忙而不乱,气氛沉闷而又严肃。


武后刚踏进偏殿,就看到了这样一幕,见此,她不禁暗暗称赞,看来当初将陆瑾调来丽景台书坊,是一个相当英明的决定,不仅书房处理奏折的速度大为提高,更能将上官婉儿的时间空闲出来,处理一些其他事务,实乃一举两得。


见到自己进入偏殿半响,上官婉儿和陆瑾两人都全神贯注忙碌不休,并没有发现自己的道来,武后不禁轻轻咳嗽以示提醒。


陆瑾正在翻看奏折间,闻声立即抬头一望,当看见来者竟是天后的时候,连忙起身拱手道:“下官陆瑾,见过天后。”


上官婉儿也是恍然回神,搁下毛笔作礼道:“婉儿见过天后。”


武后微微颔首,出言询问道:“婉儿,陆瑾,你二人编撰的进展如何啊?”


上官婉儿走了过来微笑言道:“天后,我与陆待诏乃是上午处理奏折,下午便一并前往翰林院编书,目前进展顺利,完成了大概五章的编撰。”


“嗯,不错了。”武后微微一笑,继而沉声吩咐道,“你二人将编好的那五章书稿拿上,随朕前去东宫一趟,也让太子为你们指点一二,看看可有纰漏。”


闻言,上官婉儿心头一凛,然却不能猜到武后心意,急忙拱手应命。


东宫位于内廷的东面,历来为太子所居之处,从规格上来看,东宫虽远远不及皇宫大内的宽阔华丽,然而太子乃是国家储君,其地位自然不能与常人等同而语。


今晨刚一醒来,李贤便听到了明崇俨被杀身亡的消息,登时大喜过望,详细询问具体过程。


赵道生本就是一个能说会道之人,绘声绘色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讲述了一通,特别是讲到花灯撞船,崔十七郎派遣的刺客顺势登船乘乱杀死明崇俨的时候,李贤立即忍不住酣畅淋漓的大笑了起来。


瞧见李贤这般高兴,赵道生脸上也是一片笑意,末了言道:“道生本欲将明崇俨那厮的头颅带回宫内,献给六郎一观,然而今日宫禁太过森严,因此便打消了这般念头。”


李贤在皇子中排行第六,赵道生一句“六郎”作为寻常人家称呼,其与李贤亲昵之意,自然不言而喻。


李贤摇手笑道:“无妨无妨,那血淋淋的头颅有什么看头,只要死了便好,今日乃本太子大喜之日,道生啊,吩咐内侍备酒置宴,你我好好庆祝一番。”


“是,道生领命。”赵道生立即出门安排去了。


不消片刻,一对美艳动人的侍女飘入了太子寝宫,在案几上备置美酒佳肴,李贤与赵道生两人席地对案而坐,大笑之声不绝于耳。


正在李贤喝得兴高采烈之际,一通急促的脚步突然掠进了厅堂,竟是一名黑衣内侍。


突然被打扰了兴致,李贤大为不悦,正欲开口训斥那不长眼的内侍一番,却听见他慌慌张张地禀告道:“启禀太子殿下,天后驾临东宫,正在正殿等候,令太子速速觐见。”


“什么?母后来了?”


此话不吝于一个惊天霹雳,顿将李贤惊得是面色惨白,手中酒杯也是陡然落地摔得粉碎。  


第二八九章 惊弓之鸟(中)


坐在李贤对面的赵道生也是吓得脸膛雪白一片,突然联想到一个可能,身子竟是忍不住瑟瑟发抖,牙关打架地颤声道:“太……太子,天后突然前来,该不会是知道了……”


李贤只觉一股凉意顺着脊椎骨陡然流遍全身,霍然站起紧张问道:“天后此行可带有侍卫?与谁人同路?”

首节 上一节 347/1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篡清

下一篇:重生在红楼梦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