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执掌武唐

执掌武唐 第762节

6瑾垂不语,似乎有些意动。


6望之感概一叹,轻轻言道:“岁月悠悠,喜亦有,悲亦有,来之为天意,变之在人为,老朽虚度六十二载,不懂得太多大道理,只明白冬天来了,春天亦将不远,人生就是如此……”


6瑾抬起头来怔怔的望着6望之,眼眸中渐渐升起了希望的火焰,再也并非刚才那般是为一团冷然肃杀的死水。


6望之心知6瑾已经了悟,对着他微笑点头,神情慈祥而又和蔼。


沉默对望一阵,6瑾嘴角牵出了一个浅浅的笑意,轻轻颔,继而又收敛笑容走出阵中,对着任知古深深一拜沉声言道:“6瑾遵旨奉被,若有冒犯,还请任侍郎不要见怪。”


“本官只当你是高兴得失心疯了。”任知古冷冷一句,然而言语中却有替6瑾时才抗旨之举开脱之意。


不过即便6瑾已经遵旨应命,但他依旧不敢掉以轻心,绷着脸言道:“事不宜迟,本官当陪同6御史你立即回京,不知你意下如何?”


“可!任侍郎做主便是。”6瑾点了点头,心知任知古名为陪同,实为押送,他肯定是怕自己会改变主意偷偷跑了。


一场风波终是消弭无形,然而在6瑾心内,却隐藏着更大的风暴,似乎将在长安城的上空弥漫开来。


第六四三章 凯旋大典(上)


八月中旬秋高气爽,广袤的八百里秦川晴空万里,金黄灿烂的稻谷在碧空下随着呼啸卷过的秋风连绵起伏,城市田畴弥漫着最后的阳春气象。


今日的长安城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贯通十二座城门的六条大街挤满黔百姓,道旁的槐树披红挂绿犹如那翩翩仙子迎风招展,百姓们翘以盼议论纷纷,等待着裴行俭大军胜利凯旋。


犹记调露元年十一月,东~突厥酋长阿史那温傅、阿史那奉职二人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起兵反抗大唐,单于大都护府所辖二十四州突厥旧部叛应,叛乱者多达数十万,大都护府长史萧嗣业尽起边军讨之,却不幸战败在阴山之南,整个大唐北疆岌岌可危。


其时,刚刚才平定西域重置安西都护府的裴行俭临危授命,从西域返回,以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之职将兵十八万讨伐东~突厥,率王师平叛。


裴行俭是继苏定方之后大唐又一名将,文韬武略通晓兵法,在黑山一役大败突厥叛军,活捉叛军贼阿史那奉职,未经朝廷封赐的东~突厥可汗阿史那泥熟匐被部下杀死。


其后,裴行俭并未乘胜追击,而是采取按兵不动之势,阴谋阳谋奇计百出,使得阿史那温傅与其新立的可汗阿史那伏念反目成仇,相互倾轧,阿史那伏念心头恐惧,传书秘密向大唐请降,至此,裴行俭这才率领大军一鼓作气击溃阿史那温傅,顺利平定了东~突厥之乱。


而因为裴行俭的卓著军功,他也以礼部尚书之之身兼任中书侍郎,更被圣人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正式跻身为宰相。


为了褒奖裴行俭的军功,慰问冲锋陷阵的将士,今日朝廷特地在皇城正门丹凤门外举行盛大庆功仪式,欢迎裴行俭凯旋归朝。


卯时三刻,丹凤门城楼雅乐高奏,号角呜呜鸣动,旗幡啪啪飘飞,前来参加典礼的大臣从城门洞内鱼贯而入,峨冠博带连成一片,大袖飘飘如同连云,沿着甬道登上城墙。


群臣当中,一名年不过双十的青年官员尤为引人注目。


他头戴三梁进贤冠,头冠革带用银,绶用盘雕花锦,身上穿着一领朱色对襟大袖衫,腰束绿色碧玉大带,大带上系着玉佩组绶,下身则为月白色围裳,袖裾为青绿色花饰,脚踏黑色高头履,如此礼服样式,自然而然表明其五品官的身份。


这青年官员更是生得容貌俊秀,面目清朗,高耸的颧骨以及那英挺的鼻梁使之看上去颇显冷傲,此际他的目光望着城楼正中天子即将前来观礼的望台,看着那华盖招展,彩带飘飞,薄薄抿着的嘴角勾勒出一丝隐隐的嘲讽冷笑。


步上城楼,便有司礼宦官站在那里高声报号安排大臣们坐席,一声声尖锐高亢的嗓音接连不断响起:


“监察御史张仁愿,庚字区第五席。”


“监察御史魏元忠,庚字区第六席。”


“监察御史、开国县男武懿宗己字区第二十三席。”


“监察御史、驸马都尉6瑾丙字区第七席。”


……


“驸马都尉6瑾……”


那青年官员默默念叨了一句,看着周边同僚们投来的异样眼神,心知现在许多人都羡慕他的一步登天,能够成为公主驸马。

首节 上一节 762/1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篡清

下一篇:重生在红楼梦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