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执掌武唐

执掌武唐 第970节

第八零六章 右骁卫幕府


 就比如说这次裴行俭要率领五万大军出征,绝对不是他想选谁就能够选谁,大多数部属都是根据十六卫将领名录,上报天皇天后挑选定夺,说句难听的话,即便裴行俭想要出征中途造反,面对那些并非是他亲信的部下,也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


可以说,府兵制是初唐时期军事征战的基础。


只是可惜到得后来玄宗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再也无法实行均田制,从而府兵制度瓦解,职业军人出现,地方节度使开始执掌军政,从而军镇节度使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其后的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之乱更是给盛世大唐致命一击,从此再也没有缓过劲来。


不能不说是一个深切的悲哀。


陆瑾来到右骁卫府,便有军卒前来勘验他的身份和姓名。


从今日开始,他已经检校右骁卫将军,自然是通行无阻,而根据府卫编制,右骁卫有大将军一人、将军两人、中郎将五人,也就是说目前除了右骁卫大将军裴行俭之外,就属陆瑾的军职最大了。


右骁卫府是一片宽阔敞亮的府邸,一色青石条铺地,无石无水无竹无草,北面三连阶二十七级台阶上的八开间殿阁威严如同庙宇般矗立着,门额正中镶嵌着五个斗大的铜字——右骁卫幕府。


而在殿阁门廊下,两排长矛甲士挺身肃立如同石俑,四周大纛旗飘飘,门口石虎凛然生威,倍显军队幕府特有的肃穆与杀气。


陆瑾尚未着甲,一身文官服饰站在幕府外面甚为别扭,更别提待会还要参加军议。


好在平叛军长史王孝杰刚好走出看到了陆瑾的窘状,这才亲自前去为陆瑾领来了一副将军铠甲,让他穿上。


待到陆瑾行至幕府当中,平叛军几位总管早就已经到了,一片“陆副帅”的问候声顿时就响了起来。


经过王孝杰的引荐,陆瑾一一与这五位总管拱手问好。


此五人分别是:右卫中郎将阎温古、右卫中郎将爨宝璧、右武卫中郎将刘景仁、左领军卫中郎将淳于处平、右领军卫中郎将沙吒忠义。


阎温古年余五十,白发苍苍,面上满是皱纹,然而大概是从军多年的关系,他的腰身却一点没有佝偻,站在那里如同一株不倒的苍松一般。


爨宝璧则是四十上下,不苟言笑冷冷淡淡,陆瑾总觉得此人看上去似乎有些阴沉,给人难以接触的感觉。


而刘景仁与淳于处均是三十些许,一人高而瘦,一人矮而壮,都有着军人的干脆利落之风。


最令陆瑾印象深刻的是右领军卫中郎将沙吒忠义。


此人三十出头,面上一部连鬓大胡须,身形魁梧满是肌肉,几近八尺的身高站在厅中当真如同一尊铁塔,而且一听此人姓名,便知道并非是中原人士。


果然,沙吒忠义对着陆瑾拱了拱手,沉声解释道:“启禀陆副帅,末将乃是百济人士,家父沙吒相如在百济亡国之后投降大唐,故而末将也成为了大唐将领。”


陆瑾知道沙吒相如与黑齿常之均是当年复兴百济抵抗唐军的百济将领,其后被刘仁轨收复,这才归顺了大唐,没想到此人竟是沙吒相如之子,瞧着猛士般的容貌,便知道一定是虎父无犬子。


不一会儿,金牙道行军大总管、右骁卫大将军裴行俭到了。


裴行俭依旧是一身精铁铠甲,外罩红色大披风,白发白须精神矍铄,腰间那把三尺长剑更显其凛然之姿,恰如一只老而弥辣的猛虎,让人望之便心生肃然之感。


裴行俭环顾诸将一周,最后在陆瑾身上稍停了些许,这才亢声言道:“诸位,本帅乃金牙道行军大总管、右骁卫大将军裴行俭,今次奉朝廷诏令前往西域征讨西突厥十姓部落反叛,今天在此聚将,主要是安排部署出征相关事宜,根据兵部征集府兵名册,这次我部共起大军五万,其中骑兵两万,步卒三万,所有兵员皆是来自关中折冲府,辎重由长安留守府负责提供,明日一早,吾便率领诸将以及幕府官员赶赴长安,准备出征相关事宜,不知诸位可有听的明白?”


“明白。”在场诸将顿时亢声听命,一派军中男儿气势如虹之势。


裴行俭满意的点了点头,又仔细的叮嘱了几点,方才让总管们离去。


见到幕府当中就只剩下自己与裴行俭两人,陆瑾这才苦笑言道:“裴帅,今晨我才得知诏令,没想到明日就要出征,难道当真是兵贵神速么?”


“怎么?莫非陆驸马心系娇妻,不愿意前去西域么?”裴行俭反问了一句,并没有丝毫的责怪,老脸上荡出了一丝微笑的波纹。


陆瑾轻叹一声,继而笑道:“公主殿下还有五个月就要生产,说舍得那自然是骗人的,不过既然是朝廷征召,陆瑾当然是万死不辞绝对不会拒绝,况且能跟随裴帅一并征伐叛乱,实乃陆瑾之幸。”


闻言,裴行俭却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笑罢正容言道:“其实说起来,让你前去西域并非是老朽的意思,而是天后的决定?”

首节 上一节 970/1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篡清

下一篇:重生在红楼梦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