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血强国

铁血强国 第395节

帝国的广大民众,虽然不清楚事情的真相。但是,对于他们而言,帝国皇帝退位,太子继位,这本来就是正理。现在的帝国民众,还是普遍能够接受家天下的。毕竟,这么两千多年以来,都是这么过来的。大家早就已经习惯了有一个皇帝来统治他们了。只要帝国能够越来越强大,大家的生活能够越来越好,他们就是支持的。

再加上帝国的媒体在宣传的时候,往往是将吴兴权和吴浩轩一同作为宣传的对象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宣传吴浩轩的时候比选项吴兴权的时候还要多。这就使得民众们认为,吴浩轩继承帝位是名正言顺的。实际上,也正是如此。

倒是国际上对于此事的反应比较大。西方世界,早就把中华帝国作为大敌了。即便是和中国交好的德国,都只不过是暂时不得已的办法而已。实际上,他们依旧暗暗的警惕中国。如果中国强大起来的话,对他们同样会构成威胁的。一旦德国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那么接下来,他们必然会对中国展开遏制的。至于英法美三国。更是早就直接对中国进行遏制了。尽管,他们也早就清楚,吴浩轩实际上才是这个国家的主宰。只不过,吴浩轩没有皇帝的名分而已。现在,吴浩轩已经直接走上前台了。

为了给中国制造麻烦,英法美三国的情报人员。以及日本的情报人员,开始大肆的在国内宣称吴浩轩这一次登基称帝,完全是谋朝篡位,什么皇位的更迭,充满了血腥之类的,甚至还有人造谣,说吴兴权已经被吴浩轩杀死了之类的。

只不过,帝国的军事情报局和安全局早就有所准备了。日本以及英法美等国的情报人员一开始行动,他们就出手。很是搜捕了一批各国的情报人员。使得各国在华的情报机构,都受到了不轻的打击。

虽然,各国的情报人员就仿佛是野草一样,烧都烧不尽。但大多数的情报人员都被抓捕了,剩余的那些也都难成气候了。加上帝国政府掌握了主流媒体,那些情报人员在舆论方面,根本就掀不起什么大风浪。帝国可以死死的压制住他们。

对于这一次的登基,吴浩轩看的很平淡。实际上。他已经是这个帝国的主宰了。所欠缺的,不过是皇帝的名分而已。就算是不登基。他依旧掌控着整个帝国。当然,如果成为帝国皇帝之后,他就更加名正言顺的施政,不用怕受到什么影响了。

“殿下,一切都处理好了。”李艳玲来到吴浩轩身边,轻声对他说道。

“嗯。”吴浩轩点了点头。并没有过多的询问。他在乎的是结果,而不是经过。他相信,李艳玲会把一切都处理好的。

实际上,也正是如此。李艳玲命人,以一杯毒酒要了何贵妃的性命。至于那个小皇子,则依旧被送走了。安全局找了一家老实巴交的农民,由他们来抚养小皇子。当然,这对农民夫妇,并不知道小皇子的真实身份。只是他们一直都没有儿子,所以有人送给他们一个儿子,他们非常高兴,自然不会去管其他的。当然,安全局也会派遣专人来保护小皇子的成长,确保他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至于苏省的大盐商何家,也暗中受到了打压,很快就会没落下去。几年之后,就没有人记得他们是曾经的皇亲国戚了。

“殿下,我们在追查这件事的过程中,发现其中有日本人的参与。日本的情报机构,为他们提供了不少的便利和支持。”李艳玲说道。

“我知道,这其中是少不了小日本插手的。他们是不会遗漏任何一个可以打击帝国的机会的。”吴浩轩说道。现在,帝国和日本可谓是成为了生死大敌,两国都会尽最大的可能来击败对方。不仅仅有军事手段,更有经济手段。这些暗中的见不得光的下三滥手段,同样会施展开来。帝国*军事情报局和安全局,联手为吴浩轩以及帝国其他政要,抵挡住了不少来自于暗中的暗杀。

当然,小日本也怕帝国以这为借口趁机对他们发动战争,所以有所收敛了。日本政府也清楚,现在的他们,根本就没有实力和帝国对抗。至少要等到‘金刚级’战列巡洋舰服役之后,他们才会拥有和帝国对抗的资本。

吴浩轩的登基典礼,放在了9月18日这一天。他向来就是不喜欢麻烦的人,所以要求这一次的登基典礼,同样简单一点。和吴兴权一样,去天坛祭天,接受文武百官和民众的朝拜。不过,为了展示帝国强盛的武力,在祭天仪式结束之后,帝国会在紫禁城城楼前面的广场上,举行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帝国陆军的各个集团军,海军的陆战队,以及海军的水面舰艇部队都会派遣方队参与这一次的阅兵式。

阅兵式对于帝国来说,无疑是一件新鲜事。帝国成立到现在,尽管不断的取得了对外战争的胜利,但从未举行过阅兵式。只有一个月的筹备时间,对于帝国陆海军而言,都非常的紧迫。但官兵们依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帝国举行的第一次阅兵式上面。这无疑将是一场彪炳史册的盛大阅兵式。

时间很快就到了9月18日这一天,一身戎装的吴浩轩,穿着崭新的无军衔军服,带领文武百官和妻子儿女们参加祭天仪式。皇宫禁卫护送着车队抵达了天坛,百官跪倒在祭坛之下。吴浩轩焚香祭天,向上天祷告,他成为帝国的皇帝之后,将带领帝国走向强大,民族将实现复兴。

帝国首相杨度,宣读了一片长长的祭文。祭文篇幅很长,都是用华丽的辞藻来堆砌的。不外乎就是为吴浩轩取得的功绩大唱赞歌。

接受百官和民众的跪拜之后,祭天仪式完成。吴浩轩,正式成为了帝国皇帝。马佳慧则被封为皇后,李艳玲被封为皇贵妃。儿子吴鹏飞被吴浩轩封为太子,其他的皇子和公主也另有封赏。

祭天仪式结束之后,众人前往紫禁城城门楼。此刻,城门楼外面的广场上,早就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在帝国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的消息发布出去之后,全国各地都有人专门赶往燕京观看阅兵式。各国驻华使节和武官,更是特别注意这一次的阅兵式。通过这一次的阅兵式,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到中华帝国的军事实力。

阅兵总指挥是石得山元帅,上午十点,在向吴浩轩请示过后,阅兵正式开始。首先通过紫禁城城门楼的是帝国禁卫军组成的方阵,当受阅部队踏着整齐的步伐出场的时候,全场都沸腾起来了。

现代阅兵式,大都借鉴于拿破仑时代开创的鹅步。只不过,东方人的体型比西方人矮小一点,所以吴浩轩做了简化,使得受阅士兵们踏出每一步的时候,更显得合适。外人看起来,帝国的受阅部队组成的方阵,自然就是威武雄壮了。

禁卫军组成的方阵过去之后,则是陆军的其余十四个集团军组成的方阵,每一个方阵足足两百人。每个方阵经过紫禁城城门楼的时候,都会高呼皇帝陛下万岁,帝国万岁!而帝国皇帝吴浩轩则会回应:将士们辛苦了。

陆军的方阵走过去之后,还有海军陆战队和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组成的两个方阵。白色的水兵服,加上整齐的步伐,让人耳目一新。

补兵方阵结束之后,则是骑兵方阵。帝国骑兵中的两百余名精锐骑兵,策马走过了紫禁城城门楼。战马行进间的步伐完全一致,做到了人马合一。

骑兵方阵之后,则是炮兵方阵。战马拖拽的最新式的75毫米野战炮,105毫米轻型榴弹炮,155毫米重型榴弹炮,210毫米重型速射加农炮,240毫米重型加农炮,280毫米重型榴弹炮等等。

这些威武雄壮的大炮依次通过紫禁城城门楼,使得整场阅兵式进入了**之中。在这个时代,大炮依旧是战争之神。帝国陆军装备了如此大口径的大炮,这无疑显示出了帝国陆军的强大。无数的民众都在欢呼,大家都在为帝国的强大而欢欣鼓舞。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是空前提高。(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一章 南洋华人

帝国皇帝吴浩轩的登基仪式,虽然简单,但影响却很深远。尤其是登基仪式之后的盛大阅兵式,更是让人津津乐道。这是帝国民众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帝国的威武雄狮,雄壮的军魂,更是让人为之侧目,也让无数的中国人为之自豪。

世界各国,也都非常关注中华帝国的这一次阅兵。各国武官在发回国内的电报当中都毫不保留的将赞誉送给帝国陆军,称他们绝对是世界一流的强军。

德国驻华使馆武官在发回国内的电报当中声称:“中国陆军绝对是仅次于德国陆军的世界强军。如果中国陆军和德国陆军能够联手的话,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抵挡住他们。德意志帝国应该要想方设法的将中华帝国拉入到同盟国之中。”

英国驻华公使馆武官则认为:“中国陆军气势雄壮,纪律严格,装备了大量的火炮,绝对是一支现代化的强军。鉴于英国在亚洲有着广泛的利益,英国的众多殖民地都处于中国陆军的冰封之下。英国务必要避免和中华帝国爆发直接冲突。”

法国人则忧心他们的印度支那殖民地。法术印度支那殖民地就处于中国的边上,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华帝国的属国,甚至在一段时期内还是中国的领土。在中国弱小的时候,法国人还不用担心什么。但是,中国强大起来之后,法国人就担心中华帝国会不会将矛头对准法术印度支那殖民地了。虽然法国也是一个陆军强国,但早在普法战争当中被普鲁士王国击败之后,法国陆军的实力就已经一落千丈了。另外,法术印度支那殖民地距离法国也太遥远了。法国想要派遣大量的军力赶到远东的话,将非常的困难。

美国人更是坚定了不直接和中华帝国对抗的策略,他们空有强大的工业。但军事实力却并不是太强。特别是陆军,更是只有十几万人而已。这么一点陆军,对于中华帝国陆军来说,还不够塞牙缝的。所以,美国宁愿出钱出武器,让别人和中华帝国作战。他们也不会亲自参与到战争当中的。

至于中华帝国的宿敌日本,则更是心惊,他们突然发现,他们对大陆的野心,仿佛已经彻底的没有希望了。中国陆军是如此的强大,日本陆军想要在大陆上站稳脚跟,那将非常的困难。尤其是现在日本将发展的主要方向放在海军上面,陆军更是只得到了最基本的保障而已。想要和中国陆军对抗的话,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些日本精英已经在考虑,日本是不是应该转变扩张的方向了。

吴浩轩登基称帝,成为了这个强大的帝国的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这使得他可以名正言顺的颁布一系列的政令,加快帝国的发展了。距离世界大战的爆发,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了。帝国必须要抓住最后三年的时间,加快发展的速度才行。要不然的话,面对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盛宴,只能够干瞪眼。

即便是登基称帝之后。吴浩轩依旧没有去紫禁城居住,而是将紫禁城作为太上皇吴兴权的居所。他依旧居住在太子宫。只不过太子宫改名为新的皇宫而已。另外,太子宫太小了,在内阁大臣们的劝说下,吴浩轩也答应将太子宫进行扩建,将中海和南海,全部纳入到新的皇宫之中。

黄帝纪元4609年9月21日上午。吴浩轩登基称帝后的第三天,皇宫迎来了一批客人。帝国*军事情报局局长陈旭东中将,带着几个人进入了皇宫。这些人有老有少,有人身穿长衫,也有人身着西装。不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

这几个人都是南洋的华人,确切的说是生活在荷属东印度的华人大家族的掌权者。他们是回国朝贺帝国皇帝吴浩轩登基称帝的。并且想要借这个机会,拉近他们同帝国的关系。

随着帝国越来越强大,南洋华人们也开始感受到了帝国强大起来的好处。原本欺压他们的西方殖民者,最近都有所收敛了。虽然,那些西方殖民者的贪婪本质不会改变。但他们依旧不敢明目张胆的欺负华人了,最多是暗地里给华人制造一些麻烦而已。这比前几年,已经好了很多了。要之前,那些西方殖民者可是敢直接抢夺华人的财富的。而华人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够苦苦承受。

现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华人们也由衷的感谢帝国。他们知道,如果不是帝国强大起来,不是帝国海军的战舰时常出现在南洋的话,那些西方殖民者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改变的。

“草民见过陛下!”见到吴浩轩之后,这些南洋华人顿时行跪拜之礼。

吴浩轩连忙让人将他们都扶起来。帝国成立之后,吴浩轩已经宣布废除跪拜之礼了。毕竟,这种礼仪,太损人的自尊了。就算是要表达敬意,也只需要鞠躬就行了。

“各位从南洋远道而来,实在是辛苦了。来人,赐座。”吴浩轩说道。

皇宫禁卫立刻将凳子搬了出来,请他们都入座。
首节 上一节 395/13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下一篇:抗战之无双战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