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第1404节


“蛇无头不行。我等三人以子乔的身份最为贵重,接下来该如何行事,还请子乔决断。”旁边,孟达朝着张松抱拳道。

“呵呵,以才智,当属孝直最为出类拔萃。如何决断,老夫干了。但是出谋划策,还请孝直多多出力。”张松有些当仁不让,但又很是郑重法正道。

孟达闻言心下也非常赞同,不由把目光投向了法正。

迎着二人的目光,法正沉吟了片刻,说道:“如今楚公在南,兴兵攻打涪陵,巴郡。非常辛苦。我有三策,可帮楚公破敌。”

“孝直且说。”张松眼前一亮,问道。

“上策,就是我们立刻挥兵攻打成都,擒获刘璋。”说着,法正分析道:“如今成都空虚,我等又是出其不意,当能建全功。”

“虽然城中空虚,但是民心还是向着刘璋。而且子敬的军队,未必会听从子敬的命令,挥兵向成都。”张松闻言摇了摇头,说道。

“军队,到是没什么问题。但若是挥兵攻打目前蜀国的都城成都,恐怕将士不服,难以持久。”孟达点头道。

“那就只能行中策了。”法正闻言也点了点头,虽然攻陷成都后,将来论功必定最大。但是风险一样大。

有谋虎不成,反被杀的危险。

“我们依照刘璋的命令,南下涪陵,以五千精兵,里应外合,帮助楚军入涪陵,而后合力攻打巴郡。”

法正说道。

“这中策不错。”张松点了点头道,这样风险就比攻打成都要小了许多,毕竟楚军精锐,只要放楚军进入了涪陵,就能够攻克巴郡,到时候蜀地就唾手可得了。

“我们是奉命而行,张任也不会怀疑。”孟达在旁也是点了点头,非常赞同。

“嗯。那就如此形势吧。”法正抚了抚胡须,笑着说道。

“那下策呢?”忽然,孟达想起法正有上中下三策,不由好奇道。

“据德阳,攻打江阳。仗强兵立足,向南散播谣言,说成都被攻破,使得巴郡,涪陵军心浮动,好让楚公顺利破城。”法正目中泛着笑意,说道。

“旷日持久,容易多变。”张松也不是个没有计策的人,闻言立刻一针见血道。

“对,旷日持久。就算散播谣言,也需要时间,更何况是攻打江阳了。若是成都得到消息,起兵来攻打,我们能守住城池就好,若受不住城池,就是瓮中捉鳖了。”法正点了点头,承认了这条计策的风险。

不过,同样与上计一样,风险大,但是功勋大。这等于是帮助寇封彻底的打开向北的门户,有全功。

不过,法正这批人都理智的,最终还是选择了中策。

“事不宜迟,立刻起兵。”张松整理了一下衣衫,下令道。

“诺。”法正,孟达也如对待主帅一般,应声道。

不久后,张松点齐了五千兵马,率众南向,往巴郡,涪陵而去。

……

涪陵。

自从张任兵败以后,张任就决口不提出城与寇封交战,挫一挫寇封锐气的事情了。整日关闭城门,激励将士,以守卫蜀国基业。

因为张任这面大旗在,涪陵的士气也还算稳定。

寇封率兵到达后,连攻三日,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但却没有攻破城池。

如今,涪陵城头上血迹斑驳,城下到处都是刀枪剑戟的痕迹。向世人述说着三日大战的血腥。

涪陵城南,大约一里左右的地方。有楚军大营盘卧。

此刻,中军大帐内,寇封与陈大,邓艾,向宠等人一起在座。

寇封的脸色不太好看。

“伐国之战,计略为上,攻城为下。攻城不仅旷日持久,士卒也多有损伤。实在不是王道。”寇封叹息了一声,说道。

寇封本以为,在金雁桥附近,灭了一次张任的威风,歼灭了张任的数千精兵,足以让涪陵不稳。

但没想到张任的威望如此高,能力也不俗。硬是把涪陵镇的非常稳固。连攻三日,居然纹丝不动。

“君上,也不仅是攻城太过耗费时间,兵力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座涪陵城虽然有东南西北四门,但是东西二门出城后,就是山林,很是狭隘,根本摆不出阵势攻城。北门我们又够不到。只能攻打南门。犹如攻打一座雄关,非常的艰难。”邓艾在旁说道。

“但是不攻,又是不行。”寇封当然也知道这个困难,只是如今时机难得,不快速攻入涪陵,巴郡,入主蜀地,等刘璋继续招兵买马,就迟了。

“对了,庞士元那边是个什么情况?”寇封忽然问道。

庞统那边还有五万大军,一方面坐镇后路,免得后路被严颜给断了,另外也是监视巴郡严颜的动向,防备严颜分兵来救涪陵。

“没什么消息。似乎巴郡严颜很信任张任,在张任损兵折将后,也没见派人来援救。”向宠回报道。

“攻不入,绕不过,真是让人烦不胜烦。”寇封闻言皱起了眉头,非常的不爽道。

“要不调动江东陆逊的军队,进入荆州,攻打汉中。而由北向南,杀入霞萌关,南下进攻成都?”陈大在旁说道。

“一方面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另一方面,霞萌关之险峻,比涪陵还要出众许多倍。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即使陆逊发兵去攻,恐怕非数月不能下。实在是旷日持久。”寇封沉吟了片刻,还是摇了摇头道。

攻打蜀地就是这么麻烦,从那边进入都是有山高险阻。虽然前段时间,寇封以威势,横扫了数十座城池,关隘,得以进入这里。
首节 上一节 1404/19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下一篇:民国之铁血少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