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1621节

这些儒生听得更是心花怒放,激动不已,仿佛自己就要去拯救苍生了一般。

其实在中国古代有不少了不起的发明,但是一直不受重视,韩艺虽然知道很多领先几千年的知识,但是这没有什么用,好像熊飞犁、晶晶织布机,这虽然已经普及了,但是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即便是香水、纸墨,那也是引起利益上的重视,没有人因此受到启发,去发明更多的好东西。

韩艺心里对此很是失望,在当今的技术下,他能发明多少东西,这又不是他的专长,在他看来,引领科学思想,胜过发明一切,华夏民族并不愚蠢,缺乏的不是科学,而是科学思想。发明飞机大炮有用吗?有,但问题是这治标不治本,一千年后还是用着唐朝的飞机大炮,结果便宜了崇尚发明创造西方国家,这有意思吗?好比说,清朝的火器跟明朝也没差多少。

因此他更多的是想办法引到大家对于科学的兴趣,而不是拿着引力去装逼,他其实可以跟这些解释他们的种种现象,但是这在他看来,这没有任何意义,你得感兴趣,你感兴趣就自己会去探究,一代一代总会找出原因来。韩艺相信,只要科学氛围起来了,飞机大炮不在话下。

而他的办法就是托古改制,选中的是儒学,因为儒生天赋最高,科学是需要天赋的。

忽听得外面响起一个不太和谐的声音,“在下还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韩小哥,还望韩小哥不吝赐教。”

众人转目看去,只见一群穿着亮丽的公子哥走了过来,为首一人正是裴清风。

真是阴魂不散呀!其实崔戢刃这样的对手挺好的。韩艺拱拱手,苦笑道:“裴公子真是会开玩笑,这我可承当不起。”

裴清风微微笑道:“韩小哥谦虚,所谓各有所长,如果我去做买卖的话,我肯定会向韩小哥请教的。”

看似恭维,实则暗藏贬低之意。

顾倾城有句话说的非常好,这就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韩艺也已经习惯了,呵呵道:“我相信以裴公子的天赋,要是来做买卖,那我可能就得挪窝。”说着他目光一扫,道:“其实在下能有今日,多半都是因为天下的聪明人不愿意做买卖,若非如此,我韩艺恐怕再奋斗个五十年,也不可能有今日的成绩。”

韦季笑道:“算你还有自知之明。”

裴清风瞥了眼韦季,带有一丝不满之意,此乃真小人的作风,可不是伪君子该做的事。随即又向韩艺道:“韩小哥,在下那日也看过你的少年孔子,觉得其中有些不妥,哦,若是在下说的有不当之处,还望韩小哥海涵。”

一看就是来踢场的。

其余儒生一听,知道有好戏看了。

韩艺道:“哪里,哪里,世上哪有完美的东西,我的话剧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若是裴公子能够指出来,我还要感激裴公子才是。”

“既然韩小哥都这般说了,那在下就直说了。”

“裴公子请说。”

裴清风道:“圣人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而少年孔子中孔圣人却反对老师的理论,当然,仅从故事而言,孔圣人并未做错,在下想说的是,这个情节的安排不合乎我儒学思想,实乃不妥。”

这就是聪明人说的话,我针对的可不是孔子,而是韩艺,分得非常清楚。

那些儒生也暗自点头,觉得这确实有些不妥。

我还当你有什么高招,如今看来,也不过尔尔吗。韩艺笑道:“我认为这并无不妥之处,我反而觉得这个情节恰好迎合了这一句话。”

裴清风皱眉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首先,我认为裴公子对于这一句话的理解稍有偏差,如果按照裴公子之言的话,那么孔圣人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老子生于前,孔子生于后,这大家都知道,也就是说道家思想在前,儒家思想在后,可这两种思想有像似之处,也有矛盾之处,孔子既然信而好古的话,那他就不应该提出与道家思想矛盾之处,也就是说孔子有不认同老子思想的地方。所以若是以这句话来评论对于错的话,那孔子岂不是错了,那今后儒家子弟遇到道家子弟,恐怕都会抬不起头来。而道家子弟可以一句话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儒生们听得一生冷汗,这真是太吓人了。

裴清风也是吓得一怔,暗骂韩艺太狡诈了,动不动就挑起儒道之争。

韦季见罢,急忙站出来道:“裴兄说得是话剧,你扯到道家上去作甚。”

“抱歉!抱歉!我只是想借道家解释一下。”韩艺一笑,又道:“我只是想说明孔圣人这句话并不是说我们按照远古的知识办事就行了,不需要再进步,这不可能,我唐朝的制度与春秋时候的制度就大不一样。我认为孔圣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描述事实,不妄加价值评论,不动辄进行道德审判,不添油加醋,也不断章取义,才能准确理解原意。

至于信而好古,并不是说古代的就是对的,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的观点,难道说现在一切有违于上古的知识、理论都是错的吗?如果是的,那么就是说人类一直在后退,我大唐不如历朝历代?这句话是说明上古的一切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当然要相信并且喜欢,这是我们的祖先啊,为人子孙当然不能否定自己的祖先并且讨厌自己的祖先。事实是事实,我们肯定要相信它们的存在,但是事实是不是对的,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述而不作也是如此,这句话只是让我们更准确的理解原意,至于原意是对是错,这又是另外回事了。

这不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吗?剧中的孔子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说老师的理论是错的,他是相信并且喜欢的,否则的话,他根本就不会去在意,隔天就忘记了,之所以有了相信,才会产生质疑,质疑才会使得人类的进步。剧中后来又说到是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让孔子发现这个理论似乎说不通,但是他并未妄加评论,他还是小心翼翼的求证,直到经过千万遍的反复试验,他才鼓起勇气提出质疑。这不就是反应出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思想吗?圣人的伟大之处在哪里,就是敢于去追求真理,如果圣人不具备这一思想,那圣人说得又怎会是真理呢?”

第763章 儒之根本

这话多漂亮,圣人说的是不是真理?是的话,这真理肯定去追寻来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那么话剧中的孔圣人追寻真理,这非常合情合理啊!

儒生们纷纷点头,虽然裴清风的名望也是极高的,但是经过韩艺的一番诡辩,他们宁愿相信韩艺的解释,因为如果遵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儒家就要低道家一等,毕竟老子思想出现的更早,这是儒家大忌呀,儒生必须捍卫儒家的地位,在这一点上,任何东西都可以放弃。

其实“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句话,韩艺在查找儒学资料时,曾也看到过,对此是感到非常愤怒,觉得这句话严重阻碍了华夏民族的进步,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孔圣人的话比圣旨还好用一些,大家将孔子的话视为信仰,孔圣人打得屁,那都充满了真理的味道。这其实是一种思想统治,韩艺认为不管孔子说这话是出于什么意思,你影响力这么大,这话真不能乱说。

这要是以前,韩艺肯定是否定这句话,但是他要托古改制,那么他就必须承认儒家思想都是对的,是决不能否定儒学的,那么他只有去另做解释。他也料到了可能会有人借此事来抨击他的话剧,他是做过准备的。

裴清风对于韩艺的这一番诡辩着实无奈,因为韩艺总是拿着道教、佛教的威胁来换得儒生的认同,这可不是纯粹学术的争论,太无耻了。但他还是保持着君子风度,笑道:“韩小哥言之有理,其实我是认为这话剧意义并不能体现我儒家的思想,我们儒家思想遵从的是仁、德、信、礼、义、忠、孝、廉、耻,等等。至于那格物致知,不过是《大学》中的一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都各有说法,我认为少年孔子缺乏了儒家思想。”

他是聪明人,引力这玩意,世上就韩艺一个人知道,一旦这门学问得到儒生的认同,那么韩艺的声望肯定会与日俱增,但是韩艺在他看来,不过就是一个田舍儿,一个商人,怎能拥有如此名望。如果韩艺回归儒家正统,那么韩艺就没有任何优势了。

这一句话倒是提醒了儒生,格物致知只是儒家思想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理论,不是核心思想,你演孔子当然得表达儒家的核心思想,这有本末倒置之嫌。

起初他们没有在意这一点,主要是因为四大家族都推崇这个理论,如今裴清风的一番话倒是点醒了他们。

一个儒生就道:“裴公子这话不错,虽然少年孔子挺好看的,但总让人觉得少了什么似得。”

“不错,韩小哥,我建议你多增加一些儒家的主要思想,如德治、礼治、仁治。”

“若是韩小哥有何不明白之处,我们都愿意提供帮助。”

……

当初郑伯隅等人也就此向韩艺发出过质疑,韩艺是利用儒道佛之争说服了他们,但那只是私下讨论,在这里,韩艺哪里敢这么说,万一传出去了,道家、佛教不得来找他麻烦,道家的始祖是李唐的祖先,佛教是他老丈人的信仰,哪边对于他而言都是禁区啊。

但是,韩艺既然考虑过这个问题,当然也准备好了一番在大庭广众下的说辞,笑道:“裴公子说得的确不错,格物致知的确不是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却是支撑起儒家思想的擎天柱。”
首节 上一节 1621/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