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164节

小野小脸憋得通红,废了老半天劲,才喊出这么几个字来,但是声音却显得非常稚嫩,就跟小孩刚学说话一样,一点都没有变。

“哦,呵呵,小野会说话了,小野会说话了。”

熊弟兴奋的围绕着小野蹦跶起来,不幸的是,他突然又看见那具无头尸体,结果——呕!

韩艺却无暇顾及可怜的小胖,惊喜却又困惑的望着小野道:“小野,为什么你会说话,却总是不开口说话了?”

小野神色一阵黯然,突然瞧了眼那两具尸体。

韩艺也看了眼,突然醒悟过来,道:“这里不是久留之地,我们快走吧。”

熊弟捂住嘴道:“那这些尸体怎么办?”

韩艺笑道:“这用不着我们担心,他们自然会来处理的,毕竟他们才是贼人,我们不是,我想他们比我们更害怕让人发现这尸体。”

熊弟又道:“那我们去不去报官?”

韩艺微微皱眉,摇摇头道:“算了,免得生出许多麻烦来。”他毕竟还是有些心虚,道:“我们快走吧。”

三人立刻往山后面下得山去,但却韩艺和小野却都非常小心,生怕有人跟踪,一直在注意周边的情况。

走了将近半个时辰,韩艺见无人跟踪,又问了一句小野,小野也摇摇头,表示没有人跟踪,这才松了口气,又见小胖肥脸通红,大汗淋漓,头发都在冒气了,不禁放慢了脚步。

熊弟这才赶上前来,与韩艺他们并排,气喘喘的他,还忍不住好奇问道:“韩大哥,这些人是些什么人,为什么要抓我们。”

韩艺道:“我看十有八九是九灯秃驴的同伙,他们来此是想夺回那些金子珠宝。”

可是此时他却无暇去想这些,因为这是他有所防备的,遇见也不是很稀奇,又略显激动的望着小野,笑道:“小野,你可是把我给骗惨了。”

“还有我,还有我。”

熊弟急忙举起手来。

“我——我——”

“你慢点说,没关系的。”

小野似乎也比较着急,汗都出来了,道:“对——对——不——起。”每个字就好像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说得出。

韩艺一愣,摸了摸小野的小脑袋,笑道:“说什么对不起,你能说话,我们比谁都开心,此事应当好生庆祝一番才是,只是我很好奇,你为什么明明会说话,却装作不知?”

“我——你——”

小野越说越急,索性拉了拉韩艺的衣袖,指了指南边,结结巴巴地说道:“跟——跟——我——我来。”

韩艺见他说话不便,没有急着询问,心中十分好奇,早就把沈笑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与熊弟二人跟着小野往南边走去。

熊弟心里一直都盼着小野能够说话,做梦都梦见过与小野聊天,如今听到小野能够说话,都快高兴的疯了,一直缠着小野说话,但还别说,这说着说着,虽然小野还是非常结巴,但比起之前却又好了不少,至少不是那么的费劲了。

韩艺见了,自是十分开心。

走得半日,三人来一处大山下。

韩艺突然停了下来,道:“这不是来到梅村了吗。”说完,他又想到,对哦,小野以前一直在这附近游走,想必也是住在这附近的,我怎么这么笨,竟没有想到这一点。

小野又带着他们两个转道去到大山后面,见有一处灌木从中有着一个十分隐蔽的一小洞穴,若非小野,他们还真发现不了,小野站在洞口,招招手,“来——来——这里。”

韩艺和熊弟相觑一眼,然后跟着小野进入山洞,这洞穴不大,小野是可以轻松的进去,熊弟虽然也进得去,但是狭隘的空间,让他觉得难受,至于韩艺,就得低着头进去了。

洞里十分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三人只能摸着墙往里面走,熊弟毕竟胆小,一手抹着墙,一手就拉着小野的衣服。

这洞似乎又小又深,而且地势是自高往低,越往后面走,岔路口就越多,弄得韩艺也得拉着熊弟的衣服。

又走得半炷香工夫,突然洞中渐渐亮了起来,韩艺因为抬不起头,只能弯着腰,歪着头往前面看去,只见不远处似乎有一团亮光。

不一会儿,三人来到那团亮光出,原来也是一个山洞口。

出得洞口,只见这里原来是一个山谷,非常普通的一个山谷,而且非常的小,可能就一个篮球场那么大,花草树木,奇石怪状,举目望去,上方云雾弥漫,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韩大哥快看,那里有间屋子。”

熊弟突然指着右前方道。

韩艺望去,是一间两层高的木屋,但这木屋十分特别,因为在屋子中间还有着一大树,直冲云雾,而这木屋的二楼就是建在树干上的。

小野道:“过——过去。”

三人来到屋前,只见这棵树异常大,上方更是枝叶茂密,恐怕得三个小野才能抱个圆。

韩艺不急着进去,站在屋前,游目四顾,突然发现屋前十步远有着一块巨石,石上像似刻着一些字,待走进一看,不禁念道:“昔时,天下方乱,吾欲夺中原。悍马长槊,无惧群雄。”

这抬头第一句话,是简洁明了,简洁到还把韩艺给吓了一大跳,这是什么个情况,尼玛不是造反头头,就是起义侠士啊!又再继续往下看,哪知却是一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变,“惜哉!功未成,偶遇英主,自惭不逮,告别兄妹,遁走海外。十年间,三千甲士,荡平汪洋,扫除贼寇,独尊海上。”

念到这里,韩艺不禁肃然起敬,可再往下看,却又是一个三百十六度大转变,“念中原,兀自伤神。欲回之,再争日月,以报余憾。然归时,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不忍再乱苍生,散尽钱财,布衣归乡。憾矣!无颜留名,唯断刀于此。”

字里行间内,无不透着遗憾之情。

在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刻印较新,相比起前面那一段,显然是后面才刻上去的,又念道:“蒙天眷顾,残烛之年,偶得佳徒,授其刀法,虽自抱憾,已无怨矣!”
首节 上一节 164/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