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1674节

由此可见,少年孔子2要比少年孔子1更加成功,撇开故事的本身不说,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第一回大家都是抱着批判和质疑的态度来看,而这一回大家都是抱着肯定的态度来看,因此显得要更加轰动一些。

而且韩艺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只不过他是借用浮力来阐述力的计算,不是万有引力,因为万有引力这玩意太难做实验去计算了,里面还设计了速度的概念。

不管怎么说,此时不装逼,更待何时。

红布在掌声落下,而韩艺也在掌声中走了出来。

他朝着一干大儒拱手道:“各位前辈,见笑,见笑了。”

郑伯隅抚须一笑,哈哈道:“韩艺,你这一出话剧可是令我等大开眼界啊!”

“不错!不错!故事不失趣味,一波三折,而且将孔圣人思想演绎的非常完美,我等看得也是非常着迷啊!”

“谁说不是了,这一起身我才知道坐了这么久,腰都有些疼。”

“尤其是那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在说的非常妙,我等可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

“哈哈——!”

……

这一干大儒对于韩艺那是赞不绝口,他们都觉得这一回比前一回还要好看多了,特别是中间孔子阻止鲁昭公问斩那名诬告者的的那一段话,非常直接的反应出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在第一回中是没有的,可以说是结合的非常完美。

“过奖!过奖!”

韩艺谦虚道:“其实晚辈才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小人物,若非当初几位前辈的悉心教导,晚辈怕也不能更上一层楼。”

这小子真是太会说话了!

郑伯隅等人纷纷笑了起来。一不小心就将他们说成了是巨人。

坐在考前的韦季见韩艺与这些大儒有说有笑的,心中很是不爽,更觉的不可思议了,要知道郑伯隅等人高傲的很,下贱之人踩到他们的影子,都可能会发飙,如今却和韩艺这个田舍儿谈笑风生,真是难以男人理解,不禁哼道:“雕虫——!”

“韦兄,还请让让!”

他话还没有说完,只见一群儒生直接涌了上来,直接将他给挤到一边去了。

韦季回过神来,立刻怒睁双眼,但是人家根本就没有搭理他,他一见对方人这么多,而且有不少也都是贵族子弟,想想还是算了,自讨了个没趣,又瞧了眼边上裴清风,只见裴清风脸上更是浓浓的嫉妒之色。

“韩小哥!话剧里面说的那啥浮力、质量、密度,都是你想出来的么?”

“不才,正是在下。”

“哦,这你是如何想出来的?”

“这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的观察。当然,在下这也是跟孔圣人学的,因为我最近看了很多关于孔圣人的故事,发现孔圣人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得到不少感悟,因此我也非常留心生活中的一切细节。”

“你这么一说,倒还真是的。”

那些儒生纷纷点头。

郑伯隅点点头道:“不错!咱们儒家思想皆是从百姓出发,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与那些完全凭想象出来的思想可谓是天壤之别。”

一干大儒们纷纷点头。

这明显就是另有所指。

那些儒生赶紧向郑伯隅作揖,能够听到郑伯隅的教诲,这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

韩艺都看在眼里,暗想,这崔卢郑王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但是,今日的主角还是韩艺,又有人问道:“韩小哥,敢问这一孔丘力是多少啊?”

崔偲喝道:“岂有此理,你怎敢直呼圣人之名?”

那儒生吓得一脸惧色。

一个名字而已,至于么。韩艺忙道:“崔前辈勿怪,这都怪晚辈,不能怪这位仁兄。虽然这浮力、引力都是晚辈想出来的,但是正如话剧中所言,晚辈不过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小人物,而孔圣人无疑就是那个最大的巨人,因此我才在剧中安排将力的单位命名为‘孔丘’,考虑不当,还请各位前辈见谅。”

郑伯隅摆摆手道:“无妨,无妨,老夫倒是觉得这个命名非常好!”

崔偲一愣,随即尴尬道:“哎哟!老夫都把这个给忘记了,不错,不错,老夫其实也觉得非常妙,只是方才一时没有想到,老夫还认为当如剧中所言,就将力的——”

“单位!”

“对,单位,命名‘孔丘’!”

其余大儒也纷纷点头赞成。

这是多好的宣传啊!

他们就不曾想到,如果将力的单位命名为孔丘,那么天下儒生都会去推崇力学,推崇力学就等于孔子,但实际上最受益的是韩艺。

韩艺又朝着那儒生道:“关于这一‘孔丘’力是多少,在下暂时也未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标准,各位皆是满腹经纶之士,在下希望各位能够找出一个非常合理的答案。”他不喜欢直接告诉别人答案,这没有用,还得一步步来,但是他希望能够借此调动大家学习科学的兴趣。

那些儒生被韩艺这么一捧,还真来了兴趣,关键这个单位是“孔丘”,如果谁能算出一孔丘力是多少,哇靠,那不得了,很有机会跟孔圣人齐名啊!

又有一名儒生按耐住兴奋道:“可是韩小哥,你方才提到的浮力、质量、密度,我还有许多地方不明白,不知韩小哥可否指点一二。”
首节 上一节 1674/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