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1676节

不到片刻,身材稍高的那位便已三个球的优势胜出了,他得意的哈哈笑道:“莫兄,你这准心忒也差了,我才用了不到三孔丘之力,你便不行了。”

另一人道:“何谓孔丘之力?”

先一人道:“孔丘之力你都不知?”说着他不屑的摇摇头,没文化,真可怕。

……

崇仁坊。

这长安最为富裕坊,里面住着的都是大富商。

此时坊内一处阁楼门前围了不少人,这人缝之间,那是金光闪闪啊。

“哈哈!蒋兄,承让,承让了!”

一身着华丽服饰的男子拱手笑道,神情甚是得意。

“嗨——!”

那姓蒋的中年男子一甩袖袍,退到一边去了。

又上来一个男子,他手拿一锭金子,先是称了称重量,然后将金子投入一个盛着水竹筒里面,但见这竹筒里面还有刻痕。

大家一看纷纷发出惊叹之声。

方才那位还得意的男子这回立刻一脸苦逼,灰溜溜的拿着自己的金子退到一边。

而这位男子也得意的哈哈笑了起来。

原来他们是在利用这水测法比拼自家金子纯度。

……

在长乐坊的一间屋内,只见一个年轻人坐在桌前,呆呆的望这桌上,桌前摆放着一块金子,一个竹筒,一块银子。他喃喃念道:“体积,密度,质量,重量,究竟是用质量来求密度,还是用重量,这质量跟重量又有什么关系。啊——!这就究竟如何计算密度啊!”

……

火了!

少年孔子2是彻底火了。

仅仅一日间功夫,就传街巷皆知。

因为第一回只有一个高塔实验,实验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同时落地,而且万有引力还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远离生活。

而这第二回关于浮力的测试,至少韩艺的实验是可以在特地的情况下,计算出浮力的,而且这个实验与贵族、地主的生活息息相关。跟百姓倒是没啥关系,百姓活一辈子也不知道金银是啥。因为关于金子中参有杂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贵族们。

这个实验就非常有趣了。

但同时也将一些对于密度、浮力真正感兴趣的儒生给弄得欲仙欲死。

首先一点,韩艺说得是不清不楚,主要是关于质量、重量、密度,质量是不是等于重量,各种概念都模糊不清。

一些领悟比较高的儒生,他虽然分清楚的了质量与重量的区别,但是数学功底太差了,其实唐政府还是非常重视数学的,可问题在于儒家、道家、佛家都不重视,学子也就不重视,儒生是一个劲的做实验,但问题是不会算啊!

真是尴尬!

只能苦苦等待着韩艺的那一份学术论。

表面上看,好像大家对于郑伯隅等大儒的学书论非常期待,其实都在等韩艺的那份学术论。

韩艺的名望就开始水涨船高。

以前韩艺的名声只是限于商人这个圈子里面,读书人都看不起他,贵族就更加如此了。

这回可真是一发不可收拾。

但是儒家也因此得利,少年孔子同时登陆长安各大酒楼,虽然儒生霸占了凤飞楼,但是其他酒楼还是被庶族和贵族等霸占,这通俗易懂,看着有趣,百姓都看得懂,讨论起来,也就明白一些关于儒家的思想,渐渐一股全民向儒的风气在长安形成了。

这就是托古改制的精髓所在,首先必须让人认同这个“古”,才能谈后面的改制。

韩艺也确实在全心全意推广儒学。

这一日清早!

韩艺正在屋内吃早餐,杜祖华突然跑了进来,“韩大哥,不好了,小胖被人给围住了。”

韩艺听得大惊失色,二话不说,赶紧冲了出去,这都被围住了,当然是赶紧救人先啊。

来到外面,只见一群儒生将熊弟的包子摊给围得水泄不通。

这是什么情况呀!韩艺正准备喝止,忽听得有人说道:“小胖呀!你如今可是在演孔圣人,你怎还能在这里卖包子!”

“是呀!你看看你,穿的都是一些粗人传的服饰,你应该穿儒袍才是。”

……

熊弟郁闷道:“那我得做包子,儒袍可不合适做包子。而且,演话剧那只是我的兴趣,卖包子才是我的事业,我得靠卖包子赚钱养家。”
首节 上一节 1676/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