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1741节

长孙延一愣,道:“倒是没有,孙儿请假回来的。”

在这事爆发之后,韩艺就取消了训练营的假期,尽量避免这风波波及到训练营。

长孙无忌道:“请假?你为何要请假,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长孙延道:“孙儿身体好得很,爷爷放心。”

长孙无忌皱了皱眉,突然反应过来,叹道:“想不到还是影响了你。”

长孙延道:“爷爷莫要这么说,孙儿也是长孙家的人,孙儿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长孙家给予的,孙儿自然要跟爷爷站在一起。”

他是出了名的孝子,在忠孝面前,他会选择尽孝,但也不会做出什么不忠之事来,这就是长孙延的原则。简单来说,就是长孙无忌若是输了,他就陪着长孙无忌一块接受惩罚,荣华富贵一直就不是他心中所求,但是他也不会帮助长孙无忌对付皇帝,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以来,他也没有参与到仕途。

长孙无忌非常了解长孙延,真的是老来安慰,招招手,将长孙延拉到身边来,握住长孙延的手,问道:“延儿,你历来就崇尚法家思想,那你可知法家思想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长孙延道:“公平和公正。”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那你从站在法家立场,来说说爷爷这事究竟做错了没有?”

长孙延愣了下,道:“孙儿怎敢评论爷爷。”

长孙无忌笑道:“臣子都敢批评君主,何况爷孙。爷爷也并非自傲到连自己孙儿的话都听不进去了,兴许你的建议,能够给爷爷带来一些启示。”

长孙延沉吟片刻,才道:“那孙儿就直说了。”

“说吧!”

长孙延道:“当初王皇后陪着陛下一路登上皇位,乃是结发夫妻,如今陛下见异思迁,休去原配,并且在没有查证的情况下,就让王皇后背上下毒的罪名,从道德上来将,决计是陛下做得不对。而如今先帝已经去世已久,爷爷作为陛下的舅舅,自然该出面阻止。”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略显忐忑的瞧了眼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道:“你说得很好,继续说啊!”

长孙延哦了一声,道:“但是作为君臣而言,陛下是一国之君,爷爷是臣子,君主有君主的权力,臣子有臣子的权力,这都该按照法制来分配,当初太宗圣上念及陛下年幼,故让爷爷辅助陛下,可——可如今陛下已经长大了,爷爷任务已经完成了,也应该将权力交还给陛下。”

他越说到后面,声音越小。

虽说长孙无忌掌权,他当然受益匪浅,但是他崇尚法家精神,法家精神就是要按规矩来,如今陛下要掌权,长孙无忌就应该将权力交出来,你不交的话,那就是破坏规矩。

而且他也说的非常委婉,毕竟第一句话还是帮长孙无忌开脱了一番,你是舅舅,皇帝哪怕到了八十岁,也是你外甥,你有权力管教外甥。

问题就在于是舅甥关系大,还是君臣关系大。

按照古代的礼法来看,当然是君臣关系大,忠义两难全,通常后面就是取忠舍义。

长孙无忌听后,良久不语。

长孙延忙道:“孙儿说错话了,还请爷爷责罚。”

长孙无忌瞧了他一眼,只是笑道:“真是难为你了。”

第824章 殃及池鱼

在废黜王皇后之后,李义府、许敬宗、崔义玄三人见长孙无忌还是没有任何动静,于是立刻求见李治,准备一举完成他们的最终目标。

废王之后,肯定就是立武了。

李治在两仪殿接见了他们三人。

许敬宗率先进言道:“如今王氏已经废黜,后宫不能一日无主,陛下得赶紧立武昭仪为后。”

李治神色中透着一丝犹豫,问道:“朝中大臣对此有何看法?”

李义府道:“王氏和萧氏犯下恁地大罪,其罪当诛,陛下只是将其贬为庶人,已经是法外开恩了,大臣们都在赞扬陛下心怀仁义,宽宏大量,乃江山社稷之福。”

李治可不傻,这话焉能相信,又问道:“连太尉那边的人都赞成么?”

李义府愣了下,道:“太尉那边倒是没有赞成,但也没有说什么。”

“陛下!褚遂良被贬,可是太尉一点动静都没有,都未替褚遂良说过只言片语,老臣看这事不太寻常,说不定太尉在密谋着什么,陛下可一定得小心啊!”在说到长孙无忌,许敬宗是一如既往的积极发言,他恨极了长孙无忌,言外之意,就是暗示长孙无忌可能发动政变,甚至于造反,咱们要先下手为强。

李治听得心里咯噔了一下,但却瞪了许敬宗一眼,道:“太尉乃是朕的舅舅,他会密谋什么?谁若敢再这般说,朕定不饶他。”

他可不蠢,长孙无忌三十年宰相生涯,又是开国元勋,势力渗透到各个部门,各个州县,没凭没据你就这么说,那不是逼长孙无忌造反,万一长孙无忌造反成功了,最惨的可是他。

李义府又道:“陛下!或许太尉会念及舅甥之情,但是其余人呢?自古以来,多少大臣串谋造反,都是受迫于手下的人,咱们不能不防啊!尤其是卢国公,他与太尉可是有着几十年的交情,而且卢国公又掌控着京师的防卫。”

李治皱眉道:“当初朕登基时,是卢国公曾领禁军不眠不休守卫着朕,他是绝对忠于朕的。”

许敬宗道:“可是卢国公一直都未出声,包括他手下的将领,老臣甚至还听说连大司空都忌惮卢国公三分。”

程咬金对外战绩远不如李勣、李靖等人,但是他一直都是在守卫京师,包括玄武门之变以及李治登基,都是程咬金在守卫京师,在京城禁军的势力,程咬金是绝不容小觑的。

李治听后沉眉不语。

李义府眼眸一转,道:“陛下,若就此论定卢国公会有异动,实有不妥,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微臣倒是有一计,不知可不可行?”

李治道:“说。”
首节 上一节 1741/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