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1868节

来济道:“韩艺出身卑微,也只是一个五品朝散大夫,他有什么资格能够令这么多人为他说话,这事实在是令微臣费解。”

许敬宗一惊,你们也是贵族,你们怎么帮韩艺说话。

李治怒道:“朕也想知道究竟是为什么?”

韩瑗起身道:“陛下,自古以来,但凡祸乱,要么因为天灾,要么因为有不平之事,近几年,关中地区风调雨顺,并无天灾,那么定是因为这世上有不平之事。依臣之愚见,此事主要是因为朝廷一方面对外宣扬求贤若渴,任人唯贤,给予许多寒门希望,但实际上在官员提拔和任用上,出身却是主要的升迁考核,以至于寒门心中积怨已久,恰好因大唐日报爆发出来,此乃旧疾,非新病。”

“话不可这么说!”

许敬宗道:“自古以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上有下,如此国家才会和谐,若坏此规矩,可遭大乱。此非疾,而是药。”

韩瑗道:“既然如此的话,那就应当废科举,回到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朝廷一方面说推崇尚贤之风,一方面又因出身论高下,制度与实情相互矛盾,这迟早会出乱子的。”

科举是隋朝建立的,隋朝以前是九品中正制,唐初等于处在一个过渡时期,门第之风尚未褪去,科举尚未兴起,导致唐初时期选任官吏是受到两方面影响,制度也是模糊不清。

许敬宗针对的是韩艺,他当然明白肯定不能回九品中正制,不然就真会天下大乱,于是道:“韩侍中,此乃另一回事,而且此事是数百年来累积而成的,牵扯诸多利益,当徐徐渐渐,不可轻举妄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而韩艺蓄意挑起这场争斗,其心不轨,若不重处,何以服众。”

韩瑗道:“许学士你此言有失偏颇呀。此番争斗非韩艺挑起的,当初韩艺在朝堂之上提出拒绝的权力与尚贤之风,陛下都已经首肯了,但是有些人却大肆抨击韩艺破坏礼法,上奏弹劾韩艺,韩艺这才反击的。”

“够了!”

李治突然出声打断了二人的争论,瞧了眼崔义玄道:“崔大夫,你以为呢?”

崔义玄当然是反对韩艺的,他可是苗正根红的清河崔氏出身,但是现在这事闹到这地步,直接涉及到国制,他也不敢乱言,道:“陛下,老臣认为还是等司空来了再做定论。”

李治突然一愣,对呀,李勣才是今日的主角。看了看,正准备叫张德胜去看看,一个太监走了进来,道:“启禀陛下,大司空来了。”

李治忙道:“快请司空进来。”

“遵命。”

过得片刻,但见李勣大步走了进来,行礼道:“让陛下久等了,老臣真是罪该万死。”

李治忙道:“司空言重了,快快请坐。”

“多谢陛下!”

李治先是问道:“司空,你身体可还好?”

李勣尴尬道:“蒙陛下关心,老臣可能是吃错东西了,有些不适,倒无大问题。”

来济瞧李勣面色红润,不像是生病的人。

其实李勣这老狐狸,知道这些人肯定会争的面红耳赤,他如果在的话,李治肯定得问他的意见,让他来主持公道,可他是庶族出身,又和士族联姻,他不想参与这事,干脆他就等你们争完之后,我再来将供词呈上,他的任务就完成了,至于这是非对错,你们来定。

“那就好!”

李治道:“待会朕让御医开些药给司空带回去。”

“多谢陛下。”

李勣微微弯腰道。

“司空身体安好,便是我大唐之福啊!”李治由衷的说了一句,现在李勣对于他而言,那就是定海神针呀,如果李勣倒下了,其中损失真是不可估量的,李治是希望他能够多活几年,这样他就足够的时间将将权力全部收回来,又道:“司空,关于韩艺一案,不知查的如何?”

那是相当客气呀。

李勣却表现的诚惶诚恐,急忙从袖中拿出一卷布来,递给李治道:“这是韩艺的供词,还请陛下过目。”

李治看到这一份供词,稍感有些忐忑,实在李勣这老狐狸隐藏的很深,他也摸不清楚李勣究竟是怎么想的,迟疑的0.1秒,才接过供词来,打开一看,不禁皱了皱眉头。

他一皱眉,下面的人就感到非常不安,因为这一份供词,直接表达的不是韩艺的意思,而是在于李勣,李勣的意思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他一方面是当朝第一人,另一方面他又是军方代表,他的意见实在是太重要了。

李治看完之后,显示递给中书令来济。

来济打开一看,供词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刘燕客和袁公瑜的审问记录。第二部分是韩艺的供词。第三部分是李勣调查整件事的经过。

但是没有结论。

李勣这老狐狸,从不选边站的,真的是据实以告,是什么就是什么,我不提供任何主观意见,至于你们认为是什么,那你们自己去判定好了,我就负责调查和审理,我不负责判罚。

但是如此一来的话,肯定有利于韩艺,原本最有希望定韩艺的罪,就是刘燕客和袁公瑜的审问记录,但是他们二人各自心怀鬼胎,导致供词全都偏向于韩艺,韩艺的供词当然向着自己。而李勣又只是记录下整件事的经过,从韩艺与萧无衣的婚事说起,明显韩艺就是一直处于被动反击的。

来济心里明白了,又递给韩瑗,韩瑗看后,又递给崔义玄。

崔义玄拿着一看,心都凉了半截,但不露声色,递给许敬宗。

许敬宗看完,差点没有气昏过去,脸都是青的,但是也没有做声,他敢跟长孙无忌作对,但是不敢李勣作对,因为长孙无忌是站在李治对立面的,而李勣是站在李治这一边,他要反对这一份供词,等于是在反对李勣,这他得好生掂量掂量,又递给李义府。

今日李义府是一句话都没有说,回归李猫本色,看完之后也是面无表情,递给杨思讷。

杨思讷完全都不想管这事,他知道李治让他来参与,主要是希望他给予韩艺一点支持,另外,他是左卫大将军,李治也想透过他知道军方的想法,因为这事肯定也会涉及到军方,随便看了看,也没有做声。

待他们一一看过之后,李治目光一扫,道:“诸位爱卿以为此案该如何判?”

底下一片沉默。

言下之意,就是你说了算。
首节 上一节 1868/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