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2176节

阎立本微微皱眉,沉吟片刻,道:“其实这事我也清楚,因此我才抓着这个机会,减了不少人,但是你还要继续减的话,这会影响到朝中大员的收入。”

韩艺摇摇头道:“这我不会管,我查过在贞观中期时,当时弘文馆的支出比现在少了五倍有余,但是那时候的工作量比现在要多得多,只因当时财政困难,大家都很节省着用,而如今国家财政好,弘文馆报的笔墨纸砚是他们所需的五六倍,那么这笔墨纸砚上哪去呢?

这个大家心里都清楚,我们户部只会保证工作上面的消耗,其余的,他们自己出钱去买,其余官署也是,毕竟户部发给他们月俸,这钱可是不少了。因此,今后户部不会再任凭他们虚报,我们户部会帮助他们计算每年的所需。这一点阎尚书不需要担忧,我户部不拨款,你们就无法制造,我需要阎尚书配合的是,就是进一步缩减劳役。”

简单来说,韩艺就是要全面缩减开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官员是封建社会最为庞大的消费群体,如果他们的笔墨纸砚都从朝廷白拿,那韩艺凤飞楼的笔墨纸砚卖给谁,这是不可能的事,以前卖得那么好,那是因为朝廷生产不出,现在朝廷也可以生产了,韩艺早已经将技术给了李治。

阎立本这人不贪权,也不贪公款,他家有的是钱,工程世家怎么可能没钱,皇帝封赏都不知道给了多少,心想,也对,你缩减支出,那我工部当然得减产,那些人也只会找户部算账,不会找工部,于是点头应承下来。

等他们谈完之后,李淳风才道:“我今日前来,倒没有什么大事,主要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韩艺一愣,道:“什么好消息?”

李淳风道:“原本陛下是从外廷拨出一小块地来,给我们六院用,但是最近陛下改变了主意,拨了两间大宅子给我们,地方可大多了,而且位置极好,可见陛下如今更加重视咱们的六院,不过,这宅子与你还有些渊源。”

韩艺疑惑的望着他。

李淳风笑道:“就是褚遂良和柳奭的宅子。”

韩艺微微一愣,心里立刻明白过来,将宅子都送了,那么就表明一点,柳奭和褚遂良是不可能回京城了。

其实这是武媚娘的主意,一来可以表现朝廷对于六院的重视,二来也可以告诉那些还想翻盘的人,不要打这主意,这是绝不可能的,宅子都给你没收了。

第1047章 当个总警司如何?

关于六院的事,不过韩艺目前还没有空去处理,这本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西北工程和船坞、运输的事。

两日之后,历史上第一份劳工法案终于颁布了,其实严格说起来,这都不能说是法案,因为不是刑部和大理寺颁布的,而是户部颁布的,那只能说是官与民的契约,唐律没有这条律法,而且也只是针对船坞和运输集团,其它的行业并不包括。朝廷也很快就通过了,大臣们都无所谓,因为这在他们看来,就是狗咬狗,跟他们的利益没有一点关系。

而劳工法案有不少细节,但那并不非常重要,主要是规定了最低月薪也要在税后要达到四百文钱,还要包吃包住,并且还规定了假期,这假期倒是非常简单,就是将官员假期缩减一半。而朝廷给予的福利就是可以免去服役,其实唐朝税真不高,就那么一点。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发现你违反了劳工法案,惩罚是相当严厉的,以十倍的代价赔偿。

元哲他们当然不干了,你韩艺的凤飞楼给的底薪才两百文钱,我们凭什么给四百文钱,这可是一倍的工薪,还包吃包住,这真是太不公平了。

韩艺是早有准备,拿出他们的凤飞楼的契约往上面一放,指着他们说道,我们凤飞楼给的工钱是低,但是我们有年终奖,我契约上规定每工作满一年都得加工资,我们还有这么多的福利,你们要是嫌不公平,可以拿这份契约作为劳工法案,你们自己选吧。

这韩艺给得底薪确实不高,但那是因为他没有什么钱,当时他发工资都成困难,钱都是借来的,还要还利息,他要等到作坊都运作起来,才能有钱发工资,因此凤飞楼的工资是递增的,你干得越久工资就越高。

元哲他们就不说话了,船夫能够产生多少价值,韩艺的作坊能产生多少价值,这能比吗?如果采用这份契约,成本至少要翻上一倍多。

不过,韩艺又在其它方面给予他们不少优惠,仓库这些就不说了,韩艺还承诺在登州沿海地区,允许山东士族修建一个专属港口,还给了他们一块地,修建仓库,关中贵族也是一样,只不过地方换到了广州。

元哲二话不说,就立刻答应下来,这明显就是韩艺私相授受,他们的南进计划太需要广州的港口了,要是去买的话,那得花多少钱,这笔账他如何不会算。

王玄道也答应了。

而这个对于唐朝而言,并不太重要,虽然唐宋两代是历史上少有鼓励海外贸易的朝代,可是唐初的时候,海运还没有怎么发展,朝廷自己的港口都不多,因为没有这个必要,没有什么船出海,太危险了,因此很多天然港口都是荒地,放在那里多浪费,还不如当成优惠政策,让商人去开发港口。

窦衡和邹凤炽现在可没空跟韩艺谈劳工法案的问题,他们偷偷找到韩艺告状,你看山东和关中威胁我们,让我们造节省人力的船只,否则不下订单,这不是故意刁难我们吗,要能造得出,朝廷为什么不造,朝廷都造不出,我就更加不用说了。

韩艺才不会管了,有要求才会有进步啊,这世上的钱要是这么好赚,轮得到你们赚,待会百姓又会仇富了,而且朝中大员要是看得这钱赚的这么轻松,还不得上奏弹劾我,这是应该的,你们要是觉得亏了的话,那我就换人,反正你们还没有注册。

窦衡、邹凤炽顿时焉了,很多人愿意代替他们,而且他们心里也明白,山东和关中并非有恃无恐,只要自己能够取得一点点进步,表示下意思,他们肯定会下单的,因为这么耗下去,两边都是吃不消,这可是数万贯的买卖呀,谁做买卖是为了斗气,这茅坑必须占住,尤其是窦衡,他自己还有木材生意,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其实他们已经开始研制了,并且告诉那些从工部借来的工匠们,你们谁要能够想出办法来,就给你们五十贯奖金,并且年薪给你三十贯,他们都不会造船,只能采取重金之下必有勇夫的策略。但是他们还是比较抠,自由之美的顶级设计师,那工资比徐九的工资都要高了。

这么大的诱惑之下,那些工匠终于开始动脑经了,以前在工部是不需要怎么动脑经,上面打一鞭子,他们就走一下,因为他们不可能做官,做多做少,都不可能升官加薪的,没有动力,现在那是没日没夜的在设计新式船只,都不需要人去监督。

在劳工法案取得他们同意之后,接下来自然就是签约,签约仪式其实就是注册仪式,在市署进行。

在三日之间,四大集团全部在市署全注册完毕,两大运输集团,对于名字倒是没有动什么脑经,一个叫做关中集团,一个叫做山东集团,简单明了。窦衡为首的长安商人组建的集团,名叫长运集团,邹凤炽和洛阳商人组建的集团,名叫万里集团。

不过这一切韩艺倒是没有出面,那都是郑善行出面,因为关中和山东两大集团都是贵族,韩艺跟他们恩怨颇深,避免尴尬,韩艺索性就不出面了。

据说当日很多贵族都是遮遮掩掩来到市署,闭门签下契约,并且要求不准公开,朝廷知道就可以,普通人没有必要知道,反正就是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但不管怎么样,今后就谁也甭说谁了,大家都是卑贱的商人了。

与此同时,夺得西北工程的商人们都已经动身了,他们就是准备钱,其余的都是从西北边弄,去了就能开工,早点去早点完工,把这钱赚到手再说,其实他们早就可以走了,富商本人是不会去的,都是派手下的管家去,其实他们的管家比他们还会做买卖一些。

只不过朝廷方面还得趁机会调派一些官员去的,李治是亲自安排官员前去,去之前,李治与枢要大臣还跟他们开了几次会议,你们谁要弄黄了这事,那你们就彻底玩完了,这对于唐王朝太重要,将来唐王朝的对外扩张,就全靠你们打下这个基础了。不过这些官员不负责监工的,工程都是户部派去的小吏统管,还有工部的一些主事负责规划,他们只负责刑法方面,朝廷给出的理由,就是防止商人与突厥百姓发生冲突,并且还要保障牧场协议顺利执行下去,那总得弄一个主持公道的机构吧,韩艺的计划就是先将大唐的法制推行过去再说,行政制度这个可以慢慢来,因为大都护府在那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行政权,现在是要剥夺部落首领对于草原居民的赏罚权。

……

这日傍晚时分,韩艺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萧府,这几天他一直在户部忙,基本上连家都不会,因为他才刚刚接手户部,就连续搞怎么多大项目,户部官员忙得都有自杀念头,干了这么久,就从来没有这么忙碌过,好在韩艺比较强势,没有给他们谈判的余地,就是要照我的规矩办,虽然忙,但就是这一阵子,挨过去了就过去了。

“姐夫!”

这刚一入门,见听得一声亲切的呼喊声。

韩艺抬头一看,只见萧晓站在门前一边啃着瓜,一边乐呵呵的朝着他笑道,而且萧无衣也站在一旁。不禁好奇道:“萧晓,你怎么回来了?”

萧晓嘿嘿道:“我昨日就回来了,再过两日就要毕业考试了,因此长孙哥让咱们回来休息几日,养好精神,全力备考。”

“对哦!”

韩艺一拍脑门,道:“我最近真是太忙了,连这事都忘记了。”

萧晓嘿嘿道:“没事,没事,姐夫你现在可是宰相,咱能够理解,考试的事你就甭担心了,长孙哥哥他们已经安排妥当了。”
首节 上一节 2176/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