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2289节

武媚娘好奇道:“这吏部的事,跑去问你户部请教?”

韩艺道:“皇后圣明,这不过只是一个由头罢了,臣以为吏部尚书这么做的原因,或许是为了自保,或许是为了挑拨离间,或许是想利用臣。”

武媚娘兀自面色平淡地问道:“那你是如何看的?”

韩艺道:“回禀皇后,臣办事,历来是对事不对人,此事事关重要,关乎着国之大计,因此臣建议吏部派一些熟知战事的人前去吐谷浑,表面上是督战的,实际上则是去了解吐谷浑的地形以及吐谷浑和吐蕃的作战方式,以备不时之需,至于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臣以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事情办好。当然,他们也太小觑臣了,他们皆是出身贵族,臣不过是出身农家,他们又怎看得起臣,倘若有朝一日,臣的身边尽是一群贵族,臣的日子又岂会好过。”

武媚娘轻轻一笑道:“其实这事你用不着特意来向我禀告,你是一个聪明人,我相信你不会被人所利用,而且我也说过,李义府非禄东赞的对手,倘若在这事上面,他出了错,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事还得你来操心,你做得也非常对,凡事都得以大局为重。”

她很清楚,在河陇地区关陇集团的势力是根深蒂固的,这事你绕不开他们,必须要跟他们接触,她也不想在这时候爆发战争,因为一旦开战,变数就多了,谁也预计不到结果会如何,不管是内政还是外交。

靠!我要不跟你说,谁敢保证你不会多想,即便是现在我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韩艺道:“蒙皇后信任,臣感激不尽。另外——”

说着,他微微露出为难之事。

武媚娘笑:“你既然有事要与我说,直说便是,不用玩这些小伎俩,你好歹也是一个宰相。”

韩艺尴尬道:“皇后恕罪,是这样的,臣想向陛下举荐一人。”

武媚娘黛眉微皱道:“何人?”

韩艺道:“无衣他大哥,简州司马萧守规。”

“萧守规?”

武媚娘轻声念叨一遍。

韩艺道:“不瞒皇后,我那大嫂便是那犯妇王氏的表姐。”

“是她?”

武媚娘猛然想起来,问道:“是萧家让你来的?”

韩艺忙道:“这倒不是,我那老丈人崇尚佛教,与世无争,我那大哥也是如此,而且他们已经算是非常幸运的,若是他们再抱怨,那便有些贪心不足了。是臣主动要求这么做的,但也并非是要弥补什么,臣并不觉得臣亏欠他们,只是臣如今出掌户部,希望通过一些改革,令国库更加充盈,这需要地方上的支持,臣也不敢否认,臣确实想帮帮无衣她大哥。”

态度是非常坦诚,简单来说,我一个宰相,我不可能当光杆司令,要是没有人支持我,我什么也干不了,提拔亲人也是理所当然的,你武媚娘不也是如此。

武媚娘沉默少许,道:“萧守规出任简州司马,虽不掌实权,但也不会犯错,对于他而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旦掌控实权,稍有过错,只怕会引来朝中大臣的弹劾。”

她就说得也不是隐晦,她怎会害怕区区一个柳氏,她就是怕萧守规连累韩艺,因为现在朝中的重臣多半都是支持废王立武,他们对于柳氏非常敏感,恨不得赶尽杀绝,以免他日遭受报复,而且柳氏可以牵连很多人,这里面关系非常复杂,而韩艺的妻子又是出自兰陵萧氏,与萧淑妃本就有关系,武媚娘希望韩艺尽可能的远离与萧淑妃的关系,就更别提与柳氏又搭上关系,到时要发生什么事情,只怕会将韩艺牵连进去。

韩艺道:“臣一心为陛下和皇后分忧,这身正不怕影子斜。”

正当这时,忽闻一声高喊道:“皇上驾到。”

武媚娘一怔,快速地说道:“此事你自己看着办吧。”

言罢,便起身去迎接李治。

过的片刻,就见李治走了过来。

“臣妾(臣)参见陛下!”

“免礼!”

李治一笑,看向韩艺道:“韩艺来了啊!”

武媚娘笑道:“陛下,你可得说说他,如今都贿赂到我头上来了。”

李治一愣,莫名其妙的望着武媚娘。

贿赂?韩艺一颤,这是什么情况啊?

武媚娘命人将礼盒拿来,道:“陛下请看,这便是韩艺送给我臣妾的。”

韩艺忙道:“陛下,微臣的北巷能有今日,全凭陛下和皇后的照顾,这年关将至,微臣只是代表北巷上下,送上微薄之礼,聊表心意。”

李治呵呵一笑,向武媚娘道:“皇后,你就别吓唬他了,上回就是因为这送礼之事,差点闹出大乱子。”

韩艺直点头道:“陛下圣明。”

武媚娘笑道:“臣妾这不就是怕被人弹劾么。”

“你呀!”

李治哈哈一笑,指了指武媚娘,又道:“这只是韩艺的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朕收得礼盒可比你这多多了。”

这后期制作的礼盒,都是刻有“御”字的,等于是皇帝收了韩艺的礼盒,再转手赐给外宾。

三人来到亭内,李治和武媚娘刚坐下来。韩艺便拱手道:“启禀陛下,微臣此番入宫,除了送这些礼盒来,还有一事要向陛下禀告。”

李治莫名的这种受贿的感觉,问道:“何事?”

韩艺道:“陛下当初让微臣出掌户部,也是希望微臣能够让国家的财政变得更加稳定,微臣也多次向陛下表明,希望在财政上进行一些改革,但是陛下对此有着诸多顾虑,微臣也非常明白陛下的顾虑,因此微臣想到一个办法,可以避免陛下的顾虑。”

李治好奇道:“什么办法?”

韩艺道:“微臣最近浏览史书,发现很多变法都是得到朝廷的肯定,却败于地方州县,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那些变法之人急于求成,忽略现实,盲目的乐观,因此微臣认为陛下的顾虑是非常正确。但是一成不变,只是止步不前,因此变法一词在历朝历代都出现过,毕竟君主都喜欢能够进步。微臣吸取历朝历代的教训,认为变法还是应当徐徐渐渐,决不能操之过急。因此微臣建议,弱化变法,悄然推行。”
首节 上一节 2289/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