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2828节

“裴将军言之有理!”

韩艺笑着点点头,道:“吐蕃都是奴隶在打仗,死一些奴隶,对于吐蕃而言,算不得什么,只要奴隶主得到了他们想要得到的利益,因此他们才敢于挑起战争。但是我们大唐那可都是军籍户,是普通的百姓,这上有父母,下有儿女,一旦有个三长两短,这一家人恐怕都得陷入困境,死一个百个,可就是一百户人家,那一万个,十万个呢?再上我们大唐人口本就不多,可是死不起太多百姓呀!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致十万中原子弟葬身于高句丽,这直接引爆内乱。而且吐蕃虽然国力不如我大唐,但是军事方面可不比大唐差,还要远胜于高句丽,这一旦打起来,可能会将我们大唐积累的那一点点家底都给拼光了,吐蕃本来就穷,再穷也就那样,而我大唐不同,因此怎么算,我们都是输家,吐蕃那块地有什么,鸟都飞不上去,我们能够得到什么?能不打,还是不打的好。”

“韩侍郎之言,我可不敢苟同。”苏定方手一抬,神色严肃道:“这兵法有云,以攻代守。我们进攻吐蕃,是基于吐蕃想图谋我大唐的西北地区,依我看来,吐蕃的野心不小,这一战是避无可避的,与其养虎为患,受制于人,还不如先发制人,将其彻底消灭,永绝后患。”

裴行俭也道:“苏将军说得是,我也以为早开战,我们胜算更高。如今司空还在,可以很好的制衡朝中的奸臣,可是司空年迈,这万一……只怕朝廷会更加不想开战了。”

靠!你当我不存在啊!罢了,这一回让禄东赞摆了一道,我哪还有脸傲娇。韩艺点点头道:“我也赞成大唐与吐蕃一战,是不可避免的,毕竟这一山不容二虎,但是我却认为这一战宜迟不宜早。司空虽然年事已高,但是禄东赞可也不小了,我此番跟禄东赞交手,此人才智,胆识、谋略皆是不凡,与之为敌,非明智之举,可能也只有天可汗能够压制住他。如果能够等到他死后,再开战,哪怕吐蕃势力强大许多,我们的胜算至少也得提高五成。”

苏定方怫然不悦道:“韩侍郎,你这话就有一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这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也不会将希望寄托在禄东赞的寿命上面。”韩艺说着又道:“不知二位可有听过一句话,唤作——大国不善权谋。”

“大国不善权谋?”

苏定方、裴行俭皆是一愣。

韩艺点点头道:“如果我的战马是吐蕃的一百倍,我们的粮草是吐蕃的一百倍,我们的武器是吐蕃的一百倍,我们的兵力是吐蕃的二十倍,敢问二位将军,换我坐镇,能否打赢?”

苏定方道:“韩侍郎,请恕老夫说句不得当的话,这打仗岂非儿戏,倘若韩侍郎从未打过仗,也未受过这方面的教育,那么换你还真打不赢。”

尴尬啊!

韩艺巨尴尬的看着苏定方。

裴行俭忙道:“如此大的差距,只要换一个懂得军事常识的人,也能够打赢。”

拜托!我要出手的话,还需要军队,几个专业一点的老千就足以了。韩艺心口不一的点点头,道:“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这种悬殊的差距,还需要什么孙子兵法,一线平推就是了,我们光射出的弓箭就能将他们给活活给困死,我们坐着吃粮食也能将他们活活饿死。所为大国不善权谋,这‘不善’指的不是天赋,而是不需要,因此才没有这个经验,打谁都是平推,经验就是平推,那谁还懂得用计谋啊。”

第1387章 望梅止渴

这话听着是有道理,但是苏定方、裴行俭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太对劲。二人还想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可是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大的差距。”裴行俭直摇头道:“想当年汉朝在文景之治后,国力也没有强盛到如此地步。”

“汉朝做不到,不代表我唐朝做不到。”

韩艺道:“人口就不用说了,虽然我大唐人口不如前朝,但也比吐蕃要多得多,这里面还不包括西北的百姓,而如今我大唐拿下西北地区之后,又多了一大片牧场,再加上如今吐谷浑也完全投靠了我们大唐,马匹资源是远胜于吐蕃。剩下的就是粮草和武器。

武器是最没有悬念的,真不是我看不起吐蕃,只要我大唐需要,不出三年就可以完成这个指标,而粮食的话,如今我大唐正在全力开发江南,并且研发出新得稻种,新得农具,未来的粮食的增量一定会胜于人口的增长,因此几年之后,我们的士兵再也不会经历饿着肚子打仗了。

不单单是这几方面,如今陛下励精图治,鼓励百姓生产,一切都是朝着最美好的方向在发展,需要的只是时间,如果这时候与军事力量不弱于我国的吐蕃开战,这一切可能都会化为泡影,但只要能够拖下去,我们就能够让吐蕃尝到恐怖的滋味。”

苏定方道:“可这事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吐蕃要开战,难道我们大唐还得缩着么。”

韩艺点点头道:“因此该准备的还是得准备,只是说不要必要时刻,不要轻易宣战。”

裴行俭道:“这一回全因我与苏将军从西边出击,才迫使禄东赞不得不退兵,但也告诉禄东赞,如果他在西北没有构建出一道防线来,他想要得到吐谷浑的梦想是不可能成功的。”

韩艺道:“构建防线还是被动挨打,从此事来看,禄东赞还是会选择主动出击,他支持处月、弓月二部的余孽,为的也就是这一点。别得我倒是不怕他,就是怕他又故技重施,与草原上的部落勾结,然后扰乱整个西北地区,再趁虚而入。因此,我们应该赶紧加快对于西北地区的统治,避免让禄东赞有机可乘。”

苏定方忙问道:“不知韩侍郎有何妙策?”

其实苏定方也是文武双全,整个西北两年内未发生战事,都是韩艺的功劳?

当然不是,韩艺只是一个政治家,颁发了一些政策,真正的管理这里的,还是苏定方,苏定方不仅完美的执行了韩艺的政策,而且还将整个大西北都治理的井井有条,这是非常不容易。只不过,政策是韩艺出的,又是韩艺主持的牧场协议,包括中原来得商人,都是因为韩艺,因此韩艺的光环要远远胜于苏定方,但是最大的功臣还是苏定方。

不过苏定方也知道韩艺擅于玩这些,他只适合管理,或者说治理,但是大方针,大政策,他还是远不如韩艺,不然的话,他就去当宰相,打仗这么牛逼,还懂得治国的话,那别人都不要活了,你一个人玩得了。

韩艺道:“不知二位将军可有听说,如今我们大唐正在施行一种精兵政策。”

“精兵政策?”

二人异口同声道。

那就是没有听过!韩艺道:“精兵政策完全是为了配合府兵制而存在,就是要将所有的募兵训练成将官,如果我大唐有十万将官,那么到了战争时,我们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训练处一支百万大军来,而在和平时期,就可以将更多的人力投入到生产当中。”

苏定方、裴行俭二人稍稍点头。其实府兵制也是如此,只是不存在精兵的概念,百姓平时务农,战时打仗,募兵就是兵,将官就是将官,没有说培养士兵为将官。

韩艺道:“我觉得这一套精兵策略同样可以适用于西北地区。各个都护府都有士兵驻扎,这些士兵一般都是职业兵,而且汉人占得人数还要过大半,只要大部分将官都是由汉人组成,那么也便于我们治理当地。如今西北还算是太平,将军可以严格操练他们,让他们学会读书认字,以将官的标准来训练他们,等到战时,迅速就可以动员出一支大部队来。而且这胡人常年放马牧羊,本就是天生的战士,动员起来可能比中原还要快。”

苏定方道:“此法倒不是不行,可是韩侍郎,我也不妨跟你直说,如今我们想要动员这里的胡人,可不是一件易事,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太宗圣上始终让胡人管理胡人,就是因为汉人指挥不动这些胡人。”

韩艺笑道:“没有指挥不动的人,就看你怎么去动员了。如果吐蕃打到这里来了,掠夺了他们的女人,抢夺了他们的钱财,估计都不需要你们动员了,他们自己就拿起菜刀去跟吐蕃拼命了。如果说为了二位将军的仕途去打仗,这个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别说胡人了,换我我也不会去啊!但是说为了他们的安全,为了他们的亲人,为了他们利益去打仗,他们当然会去。”

苏、裴二人听得所有所思,总结起来,就是忽悠呗。

但是话说回来,这动员靠得就是忽悠,这方面那可是韩艺的强项。

韩艺又道:“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要赢得他们的信任,这个是非常关键,如果他们不信任你们,你说什么,他们也不会相信的。”

裴行俭道:“那不知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

“当然是竖立官府的威信。”

“不妥!”
首节 上一节 2828/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