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2850节

韩艺道:“先帝在位时,周边藩属皆称先帝为天可汗,天可汗一句话,谁敢不从?这才是天下霸主该有的气势,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将对方吓破胆。李中书这话,简直就是羞辱我大唐。”

李义府气急道:“你血口喷人。”

我喷你老母!韩艺道:“难道我说错了吗?李中书方才那话是怎么说来着,什么部落之间常有争斗,会将大唐卷入其中,你说话什么意思?”

李义府道:“难道我说错了么?”

韩艺笑道:“你这不是错与对的问题,而是在赤裸裸的羞辱我大唐,有时候我真的怀疑你小时候是不是受到胡人或者吐蕃的欺负,怎么畏之如虎呀!我们出兵驻扎为得是什么,就是确保两地不再发生冲突,要是还跟以前一样,那我们去干嘛?以前他们部落与部落之间有争斗,那是以前了,但是现在我大唐介入了,就应该有所改变,我们的意思摆明就是让你们休兵,你们还争争斗斗的,那岂不是在打我大唐的脸。这样还能称之为中原霸主么?我看简直就是一个笑话,都已经出兵驻扎了,都还敌不过天可汗的一句话。我就纳闷了,怎么如今我大唐版图越大,人口越多,国力越强,反而威信越小了。”

李治听得脸渐渐阴沉下来了,这话不就是说他远不如李世民么,因为什么都比以前强了,唯独君主换了,结果威信就减弱了。

但是这也不是韩艺信口胡说。

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就一句话,你要不听,我就扁你,吐谷浑跳,就打吐谷浑,可汗都给你们换了。高昌跳,直接给灭了。高句丽跳,也是立刻出兵,要不是李世民突然死了,那三十万大军可就开赴高句丽了。虽说这后面是有些乱来,但也正是因为李世民出兵果断,又大棒加红枣,将周边民族训的是服服帖帖,因为大家都知道李世民脾性,你要敢跳,他就真的会打你,不开玩笑的,你要听话,他就会对很好,因此都非常听话。

可是李治刚一即位,阿史那贺鲁就跳起来,吐蕃也是小动作不断,这是因为李治刚即位就主张休生养息的政策,朝廷上下都是非常赞成,这绝对是对的,要不这么搞,这国家可就完了,只是李治这气量忒也大了,宁可吃点亏,也不想大动干戈,而且长孙无忌又退位了,更加不得了了。

不过李治也是一个有雄心的皇帝,不是一个懦弱的皇帝,他不愿意老是站在李世民的阴影下,韩艺这话真的是刺痛了他,你老子一句话就可以摆平两国之间的问题,你出兵都摆平不了两个部落的争斗,这差距真是忒也大了。

李义府可不傻,他当然了解李治,其实不了解,光看李治这脸色,他也能明白呀,诚惶诚恐道:“陛下,臣没有这意思,臣只是担心——!”

“爱卿毋庸解释,朕就是希望能够听到不同的意见。”李治神色一变,笑着摆摆手,突然看向李绩、任雅相、许敬宗三人,道:“不知三位爱卿以为如何?”

“臣以为韩侍郎说得对,我大唐泱泱大国,中原之霸主,何许看他人脸色。”许敬宗赶紧说道。

他可不傻,平时可以不顾李治的心情,啰嗦两句,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可是不能乱来的,因为这是李治的心病呀。当初李世民更加喜欢李泰,就不太喜欢李治,觉得李治不像自己,优柔寡断,缺少一分霸气,李泰要更加聪明一些,是长孙无忌他们这些大臣从中安排,各种阴谋诡计,才扶得李治上位,其实这是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的胜利,不是李治的胜利,所以李治非常渴望证明选自己是对的,我才真命天子。

连许敬宗都这么说了,李绩、任雅相当然支持韩艺。

李治点点头道:“其实朕也是这么认为的,这弘化公主怎么说也是朕的族姐,是皇亲国戚,如今她登上可汗之位,朕若都不保护她,天下人又如何看待朕,连自己的姐姐都无法保护,百姓们还能奢望朕会保护他们吗?大唐不但要出兵驻扎,而且还要明确得告诉赤海、白兰等部落,它们若再敢挑起事端来,朕就让他们整个部落都消失。”

李治这么一个温文尔雅的皇帝,竟然说出这等话来,虽然语气还是非常温和,但许敬宗他们都知道,韩艺的这一番话确实将他给激怒了,不得不说,也只有韩艺敢这么说,他们是不敢,万一没有说好,李治就会对他们发飙的。

韩艺高呼道:“陛下圣明!”

李治微微一瞥韩艺,一语双关道:“这都是爱卿的功劳啊!”

他当然知道这只是韩艺的激将法,但是韩艺说得很对,他的确不应该再往后退了。

其实在此之前,韩艺跟李治是一个德行,都是鸽派来的,就是不想打这仗,只想维持现状,因此他是穷尽洪荒之力,阻止战争的发生,可是他越是这样做,战争却爆发的越快,越凶猛,因此他才改变思路,不能一味的用红枣去哄着对方,那禄东赞又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岂会因为他的花言巧语,而放弃自己的宏图伟业。

这也让韩艺受益匪浅,他渐渐明白过来,大唐想要做主,让自己的话语更具有权威,首先就得挥起大棒来,打不打是另外一回事,你要不亮出大棒,是没有人会听你的。

李治又道:“但不管怎么样,吐蕃王已经写信来谢罪,朕也不希望将先帝建立起的与吐蕃的关系,毁于一旦。这样吧,李中书,你替朕拟写一封回信,告诉吐蕃,朕也希望两国能够维持这来之不易的关系。但是同时也希望吐蕃不要再与吐谷浑发生战争。”

李义府颔首道:“微臣遵命。”

李治又向任雅相道:“任尚书,如今吐谷浑完全得依靠我们大唐的保护,因此朕希望能够在凉州、鄯州增派兵力。”

任雅相道:“微臣遵命。”

李治又向韩艺道:“至于出兵驻扎一事,韩爱卿上一道更为详细的奏章来。”

“微臣遵命。”

李治笑着点点头道:“不管怎么样,韩爱卿凭借一己之力,保住吐谷浑的半壁江山,化解了吐蕃与土语的争斗,并且帮助弘化公主继承汗位,稳定住了吐谷浑的局势,功劳甚大。正好高尚书久病在身,也一直在上书朕,表示已经力不从心再管理财政,希望能够致仕,回家颐养天年。而你在户部干得非常不错,朕打算升你为户部尚书,加封江都县候,食邑千户。”

“微臣叩谢隆恩。”韩艺高呼道。

其实这封赏都是很虚的,就是好听一些,其实谁都知道,韩艺一直干得就是户部尚书的事,高履行早就将大权交给了他。高履行是何许人也,你瞧韩艺这回又立下大功,于是赶紧上书,请求致仕,让韩艺名正言顺的来管理户部。

李治一笑,又道:“对了,韩爱卿,听闻你还去了一趟大都护府?”

韩艺忙道:“启禀陛下,臣有事禀报。”

第1400章 买与卖,胡与汉

其实韩艺此番回来,可真不敢说是回来领功的,因为他在安西大都护府干得事,根本没有跟李治汇报过,这可不是小事。韩艺也不是成心的,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快去到西北,哪里来得及回报啊,不过他干的事可还真不是突然的,是他一早就计划好的。

韩艺大概将来龙去脉解释了一遍,然后递上一折子,显然是早有准备。

“商人条例?”

李治拿着韩艺递上来的奏章,这才刚刚打开,不禁就是一愣。

许敬宗、李义府他们听得不禁眉头一皱,露出困惑之色来,这商人条例他们并不陌生,可问题在于商人条例是用来限制商人的,例如商人不准乘坐马车。可是这一份商人条例是出自韩艺这个商人之手,他们当然知道这跟以前的商人条例是大不一样的。

李治又继续往下看,越看越是惊讶,眼睛睁的老大,好似在说,还能这样玩。

李义府、许敬宗等人见李治面色有异,心中是万分好奇。

过得好半晌,李治的目光渐渐变得困惑起来。

许敬宗知道李治已经看完了,于是道:“陛下,可否容老臣一观?”

李治一怔,将奏章递给边上的张德胜,张德胜立刻将奏章给许敬宗送去。

许敬宗接过来,立刻看了起来,目光急扫,大吃一惊,看罢,直摇头道:“不可,不可,这如何能行,这简直在胡说八道。”
首节 上一节 2850/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