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2888节

出得皇宫,韩艺抬头望着天上的朗月繁星,一声长叹,“难啊!”

……

翌日一早,韩艺就揣着奏章来到皇宫,呈给李治。

李治拿到奏章,都还未看,便道:“这一道奏章你昨日就已经准备好了吧?”

韩艺道:“陛下真是料事如神。”

李治道:“那你为何当时不呈上?”

韩艺道:“因为臣知道陛下一定会找臣的。”

李治哦了一声,很玩味道:“那你又是否知道,朕找你所谈何事?”

韩艺道:“税收一事。”

李治也没有否认,道:“那你究竟对此是何看法?”

韩艺道:“回禀陛下,其实李义府说得很对,如今的租庸调制过于单一,一旦有个什么天灾,百姓与国家都将蒙受重创,其他的就不说了,至少国家到时也无力救助百姓,另外,如今国库虽然充盈,但是底子太薄,国家无法主导发展,如果国家有钱,就可以修路,就可以开办教育,等等,但是没钱什么都无从谈起。”

李治点点头道:“朕昨日确实动心了,但绝不是贪图其中财富,朕不是一个贪图享乐的皇帝,正如你所言,国家要是没有钱的话,很多事都干不了,因此开源税收,朕认为是必须的,这能使得国家财政变得更加稳固,至于征不征盐税,这并不是关键。你这个户部尚书,既然知道其中之害,可否想过如何去解决?”

靠!我这才上任多久,你好歹也给我喘口气啊!韩艺道:“臣当然想过,最合情合理的做法,就是如臣昨日所言,根据每个人的资产、收入来制定税收,这样不但能够增加国库,也能缓解贫富差距,就均田制而言,它的根本思想不在于分田的多少,而是在与平均,为什么要平均,为什么要抑制土地兼并,因为这样国家才会稳定,一旦贫富差距拉大,那么势必会引起大乱。因此这种臣建议的那种税法才是真正的均田制。”

李治眯了眯眼,虽然屋内就两人,但他却还是小声道:“看来你是真有这打算?”

韩艺一脸憨厚道:“陛下误会了,臣只是说说而已。”

李治愣了好半晌,突然一拍桌子,“你这是在戏弄朕。”

韩艺反问道:“陛下,臣若建议,你会批准么?”

李治道:“只要你能够说服满朝文武,朕就答应。”

靠!你真是习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得罪人的事都让我来做!韩艺暗骂一句,道:“问题就出在这里,臣也无法说服不了满朝文武,朝中哪个大臣都不是大地主,他们家的田地最多,国家若这般征税的话,他们可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会答应吗?

可若不征他们的税,这天下人会信服么,即便陛下和臣强行推行,他们也一定从中阻扰的,陛下与臣只是两个人,没法照顾的一一俱全,办事的还都是官员,他们想要捣乱,陛下与臣都没法制止,一旦变法,可能会越搞越糟,但是征盐税的话,国家也许会盛极一时,但是很快就会走向灭亡的,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再好的政策,也不如百姓生活的好,只有百姓生活的好,国家才会安定,如果陛下要征盐税,那么还不如赌这一把,联合穷人,跟富人死磕到底。”

第1423章 有卿为国守财,无忧矣

韩艺这一番话,总结下来,就一个字——难!

你征地主的税,大地主不是宰相,就是将军,你要敢征,他们就敢弄死你,人家为你拼死拼活为得是啥。

这就是封建社会悲哀之处,再英明的皇帝,也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可你征盐税,剥削百姓,隋朝是怎么死的,可还历历在目,那些钉耙、锄头可也是能够敲死人的。再加上唐朝初期民风非常彪悍,人家陈硕真一个女人,都敢起兵造反,做皇帝,你得冒多大的风险去征税。更加关键的,如今太平盛世,你这时候征税,你连个理由都找不出来。

但这话说回来,这国库也要未雨绸缪,不管是发展,还是打仗,这都需要钱的,不是说皇帝想要钱,毕竟国库的钱又不是皇帝的,皇帝要用钱,还得经过宰相的批准。

要知道唐初的国库是真不富裕,跟隋朝是完全不能比,隋朝的国库,如今的唐朝仰着头都看不到尽头,当然,百姓还算过得不错,这就是李世民提倡的藏富于民。

这国库的账很好算,唐朝是人丁税,可人口就那么多,还得扣除逃税,免税的一部分人,还得维持政府的日常开销,这七七八八算下来,能够有多少钱入库,大家心里都有底的,要是有个天灾,皇帝都得缩衣节食。

当然,这些年风调雨顺,存是存了一些钱,硬着披头也能够说上一句,国库充盈,好歹也是有存款的,但是一旦动用了大半国库,这一时半会是补充不上的,故此皇帝不管干什么心里都没有底,生怕出个什么事,没有钱应急,大明宫现在都停在那里的没有动。那李渊死后,一般也就是冬夏两季,农闲之时,去弄一弄,建一建,而如今经济发展,农闲之时,农民都跑去务工赚钱,不愿意去修了,因为你皇帝不给工钱,都是属于劳役,是义务劳动,李治索性就停了,毕竟这不是国家必须的东西,劳役百姓修宫殿,阻碍百姓赚钱,他也拉不下这脸来。

但不是户部没有钱,户部有钱,但是那钱是得存着,以备不时之需,你将这钱拿去修宫殿了,万一打仗,你皇帝就自己拿刀去砍吧。

简单来说,这唐初的时候是属于中产阶级,钱够用,但是得精打细算,不能挥霍。唐玄宗就是最富裕的时候,因此贪官也多,唐初就没有什么贪官,李义府最大的捞钱手段,也就是卖官鬻爵,赚那些人的钱,国库的钱就那么多,算得是清清楚楚,想贪污公款,你得死多少脑细胞,而且还捞不了多少钱。

就是这不上不下的,令李治有些郁闷,他也想国库更加富裕一点,任何一个中产阶级人士,都想走向上流社会,身为皇帝,谁不想名垂千史,成就霸业,这无可厚非,但这都需要钱。

李治看着韩艺,笑道:“朕还不知道你么,你既然想到了这一点,那就一定不是无的放矢。”

“陛下圣明!”韩艺道:“臣管理财政,一直主张徐徐渐渐,不宜操之过急,这不比做买卖,臣做买卖是可以去赌的,输了最多也就是就去码头搬货,但是国家的财政是属于国家的,是属于千万万百姓的,臣没有资格代表陛下,代表百姓去赌这一把,这需要时间去转变的。”

李治道:“你继续说下去。”

韩艺道:“李义府说得很对,财政收入单一,的确不利益国家发展,可是为什么财政收入会单一,追根溯源,还是缴纳税收的人单一,咱们大唐九成九的都是农夫,有钱得全是地主,如今商人才几个,你征他们的税,也征不上多少钱来,想要税收变得更加稳固,首先得让纳税人变得多样化。简单来说,也就是士农工商,如果士农工商相对平均了,税收的种类自然就会多样化,这都不需要陛下你出声,税收自然就会改变。而且,征税的阻碍也会变小,如今征税,只能征地主的税,因为有钱的都是地主,故此这是很难去征,因为你伤害一个地主的利益,就等于天下地主的利益,而天下有权有势的人都是地主,因此这是不可行的。但是如果分散了的话——!”

说到这里,他嘴角露出一抹奸笑。

李治听得兴起,催促道:“你倒是快说啊!”

“遵命!”

韩艺道:“打个比方,士地工商四个阶级拥有的财富差不多,基于人性而言,他们都不想对方比自己好,因为财富代表着地位,如果要征收商人的税,其余三个阶级肯定是拍手叫好,商人能够反抗么?征完商人税,朝廷又要开征地主的税,那商人必定坚决拥护的,不惜血本,也要报这一箭之仇,其余两个也会拍手叫好,以此类推,等到最后,宰相还好意思不纳税么?士农工商肯定是支持的,因为前面征他们税的可都是官员,呵呵!”

李治听得都笑了,道:“你小子还真是够狡诈的。”

韩艺道:“为君为国而狡诈,臣视之为光荣。”

“这些话你就别说了,到时真要怪起你来,你肯定又会往朕身上推。”李治哼了一声,这一细想,挺有道理的,若是一个阶级太庞大,皇权必定会受制于它的,要是有权有势的都是地主,你皇帝敢问他们要一文钱么?可如果分散开来,皇帝处理起来就能够游刃有余,这不就是帝王之术么,当初长孙无忌朝野的时候,那他就一言九鼎,皇帝只是一个摆设,可如今的话,分成几派,而且是敌对的,皇帝不管干什么,总有支持他的一方,再加上他是皇帝,他要怎么做,一般都会通过的,因为大家都有求于他去对付政敌,谁敢轻易得罪他,道:“那这得需要多久?”

韩艺一听,知道皇帝动心了,心里乐开花了,自己都被自己的智商给感动了,因为这样一来,朝廷肯定大力会推行工商业,他太渴望了,道:“臣估计最多十年就能完成。”

“这么久?”
首节 上一节 2888/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