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3226节

武媚娘坐在桌旁,右手端着一杯已经冷却的茶,怔怔出神,那如羊脂玉般晶莹白皙的玉手,令手中的玉杯也是暗淡失色。

“唉……!”

门外忽然传来一声叹气,同时也打断了武媚娘的思绪,她偏头一看,只见李治一脸愁闷的走了进来。

武媚娘赶忙放下手中的玉杯,起身迎了过去,先是行得一礼,又如贤妻一般,帮助李治取下外衣来,嘴上却是好奇道:“陛下为何叹气?”

“还能为什么。”李治突然冷哼一声,气冲冲道:“上午杜正伦才来找得朕,说三门山一事已经尘埃落定,而中书省公务繁忙,故此要回长安去。可这下午李义府就来了,理由、说法与杜正伦如出一辙。呵呵,朕还真是幸运呀,身边有如此尽心尽力的宰相,何愁国家不兴。”

这明显就是反话来的。

武媚娘眼中掠过一道精芒,却是黛眉一皱,忧心忡忡道:“他们二人急着要回长安,不用说也定是为了那杂色入流之事,在此事上面,他们二人似乎有着很大的矛盾。”

李治听罢,再也忍不住了,满脸愠色道:“若他们真是为国着想,只不过是政见有些不同,那倒也罢了,此乃常有之事。当初父皇提出精简官吏事,侯君集、房玄龄、舅舅他们也有意见不合,虽然他们多多少少都包含一些私心,但他们还是以国家利益为先。

可是他们两个分明就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自己手中的权力而争。那李义府仗着朕对其的宠幸,在朝中飞扬跋扈,卖官鬻爵,真当朕毫不知情么,朕只是念及他曾今帮助过朕,故此才一直维护他,可这也得有一个限度,他若再不知深浅,终有一日,朕不会再包庇他。

还有那杜正伦,也是倚老卖老,这么大年纪,也不知道收敛一些,锐气比年轻人还要盛,整日就知道与那些后辈去争,去斗,去舅舅他们相比,真是差远了。”

他为什么躲到洛阳来,不就是厌烦了大臣们得争吵。因为这种争吵,都是大臣们对于权力的争夺,当初长孙无忌下野,朝中面临重新洗牌,大家都得巩固自己手中那来之不易的权力。但是这对于李治而言,这是没有任何益处的,李治的目的就是要将权力分散,不能再集中在某个人手中,威胁到皇权。另外,李治如今刚刚掌权,当然希望是励精图治,弄点政绩出来,可如今他们竟然还追到洛阳来,并且将其逼回长安,因为杂色入流一事,在长安闹得是沸沸扬扬,导致他必须得回去处理这事。

可问题是这上午杜正伦才来过,下午李义府就来了,都急着要回长安,很明显就是要打算一决胜负,这两个中书令的斗争,又是因为杂色入流一事,这必定会涉及到满朝文武。

李治想到这一点,就头疼不已。

武媚娘面露愧疚道:“陛下,此事皆因臣妾……!”

不等武媚娘将话说完,李治便道:“朕已经说过,此事与你无关,你的本意是好的,只是这下面的人,想借此事兴风作浪。”

武媚娘微一沉吟,又道:“陛下,臣妾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说。”

李治道:“你但说无妨。”

武媚娘道:“杂色入流一事,涉及面广,若是控制不得当,可能会导致朝堂分裂,到时只怕会陷入无止尽的党羽之争。”

李治皱眉道:“这也是朕所担忧的。”说着,他突然看向武媚娘,问道:“不知皇后可有这应对之策。”

武媚娘沉吟半晌,随即便如同以往一般,当机立断道:“既然如此的话,陛下何不杀鸡儆猴。”

“杀鸡儆猴?”李治眉毛一扬,道:“皇后此话怎讲?”

武媚娘道:“若是杜正伦、李义府知道其中深浅,共同商量出一个好的办法来,那是再好不过。可若是他们二人不顾朝堂分裂,只顾自己利益,在朝中争斗不休,臣妾认为,陛下应该给予他们一些教训,而只要将他们两个给制服了,那么这一场风波自然能够平息了下来。”

李治瞧了眼武媚娘,眼中闪烁着一些光芒,未说什么,只是稍稍点了下头。

第1597章 当家难

东郊,洛水河畔,这里空气新鲜,鸟语花香,葱葱郁郁,景色迷人,只见两个老者坐在半山亭台间,周边还站着七八个便衣护卫。

此二人正是卢承庆和许圉师。

“唉……!”

面对如此美景,许圉师却无心多看一眼,反而是长叹一声,“真是一山不容二虎啊!”

卢承庆道:“贤弟说得莫不是二位中书令之争。”

许圉师点点头道:“他们都恁地着急的赶回长安,看来他们都是想要借杂色入流一事,一决胜负。”

卢承庆闻言,不禁也是轻轻一叹,愁眉难展道:“倘若是别的事,那倒也罢了,可偏偏这杂色入流涉及到满朝文武,这稍有不慎,可能会酿成大祸啊!”

许圉师道:“卢兄,你我皆乃枢要大臣,眼看朝中面临着分裂,难道就只能坐在这里,唉声叹气,静观其变么?”

卢承庆皱眉沉吟片刻,摇摇头道:“我何曾不想阻止,可是你也了解李中书的为人,他是不会轻易罢手的,可是他身为后背,都不肯先低头,咱们又怎好去劝说杜中书收手。”说到这里,他微微一叹,道:“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这也怪陛下平时对于李中书太过纵容,以至于到了如今这种不可挽回的地步。”

许圉师点头道:“如今看来,这解铃还须系铃人呀,咱们也只能看陛下打算平息这一场风波,而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支持陛下的决定。”

“也只能如此了!”卢承庆无奈的叹了口气,突然又道:“不过说真的,我倒是挺佩服韩艺的。”

许圉师错愕道:“此话怎讲?”

卢承庆道:“每每遇到这种事,这朝野上下皆是人心惶惶,唯独咱们这位户部尚书可以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你看,自从他在户部上任以来,小争吵虽然经常发生,但是户部从未卷入过任何矛盾中来,更加妙的是,他表示中立,那么谁也不敢轻易的得罪他,生怕他站在对方那边去,如今他在朝中的人缘还算是不错的,比李义府、杜正伦、许敬宗等人都要好不少,这与一开始相比,可是有着天壤之别呀,咱们可得好好跟他学习学习。”

许圉师点头笑道:“卢兄言之有理。”

这李、杜之争,其实并非是因为杂色入流一事,而是一直未曾断过,杜正伦几番攻击李义府,都是功亏一篑,李义府也都记在心里,只不过杂色入流一事,将二人的争斗推向了高潮,或者说角斗场,必须要分出胜负来。因为李义府借着杂色入流一事,在朝中的势力大增,杜正伦不可能任由其这么下去,势必会出来阻止。

这双方当然都不肯退让,如果李义府退让了,那么杜正伦势必要精简官吏,肯定是要将他的人都给赶出去,不等于白忙活了一场。杜正伦更加不会退让,是李义府将打破了平衡,如果不阻止李义府的话,他就会被李义府给架空。另外,这事又必须解决,李治都无法去规避,每个人都必须去面对。

当然,与以往相同的是,韩艺对此完全是不闻不问,仿佛身处在另一个异次元,这些天一直在庄园与阎立本商量着漕运改革一事。

今日,韩艺给自己休了一日假,打算回北巷看看小胖他们在干什么。

“小人参见韩尚书。”

韩艺刚从马车上下来,这旁边就突然窜出一人来,向他恭敬的行得一礼。

韩艺打量了此人一眼,只见此人四十岁左右,身材较瘦,留着一缕山羊胡,面相有点熟,但具体是谁,又记不起来了。
首节 上一节 3226/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