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3298节

李治愣道:“未曾听过有人称我舅舅为赵师?”

许敬宗立刻又搬出王德俭的那一套理论,长孙无忌乃赵国公,所以称之为赵师,之所以用一个特别的称呼,就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除此之外,又将这关系给李治理清楚,长孙无忌得嫡长子长孙冲,以前就是裴行健的长官,二人关系是非常不错,不信你可以去查,他们完全是有契机勾结的。

李治听后面泛忧虑。

许敬宗一看李治神色有变,没有那么吓人了,立刻又道:“陛下,此等大事,臣可不敢虚言,那李结已经全部招供,而裴行健见阴谋败露,昨日在牢中畏罪自杀,虽已救活,但还昏迷不醒。”

李治听得浑身一震,身体摇晃了几下。

一旁的张德胜急忙上前,“陛下。”

“朕无事,你且退下。”李治手一抬。

张德胜立刻又退了下去,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

李治缓缓坐了下去,隔得半晌,他才道:“朕的舅舅,朕比你们都要了解,若受小人离间,与朕有些隔阂,这是有可能的,但怎么会谋反呢?”

许敬宗也不傻,尤其是在这紧要关头,他脑子也转得也很快,而且他还是有备而来。

他方才说得那些话,只是不过是试探之意,他只是拿出现有的证据与供词,从侧面论证这个权贵就是长孙无忌,其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虚,长孙无忌乃是当朝国舅,凌烟阁排名第一,位居一品太尉,比李绩还高一级,其名望更加不用说了,其实用脚都能够想到,他怎么可能会跟这些六七品官员勾结,即便他要勾结,那肯定也是下面得人去出面,长孙无忌是不可能出面的,还相互密信来往,这要说给韦思谦、狄仁杰他们听,他们肯定会笑死去,此真乃天下第一奇闻啊。

可是李治的回答却是非常值得玩味,首先,他说长孙无忌若是受到小人离间,与他有隔阂,这是有可能的。这确实是有可能的,他们之间本就有隔阂,都不需要去离间,但是将这两事混为一谈,那性质完全就不一样了,也就说,李治没有对长孙无忌与裴行健的勾结产生怀疑,他怀疑得只是会不会谋反这个问题,勾结归勾结,谋反归谋反。

换而言之,这长孙无忌肯定是到了这个案子里面来了,只是罪名轻重的关系。

许敬宗顿时大喜不已,底气倍增,李治用的是疑问句,疑问句就是有可能的,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只要将这疑问句变成肯定句那就可以了,于是语气是非常强硬道:“陛下,臣经过反复调查,如今证据确凿,裴行健与长孙无忌就是意图勾结谋反,陛下若因舅甥之情,而对此产生疑虑,此乃感情用事,绝非社稷之福啊!”

这就不是眉目,而是定论,此事重大,关系到国家安危,江山社稷,你不能感情用事。

李治闻言怔怔不语,忽然闭目长叹一声,哀声道:“朕真是家门不幸呀,身边这些至亲之人竟屡有意志,往年高阳公主与房遗爱意图谋反,而今又是朕的亲舅舅,倘若此事属实的话,朕真是无颜面对天下百姓,朕又该如何处之?”说到后面,他掩面而泣,伤心欲绝。

为何这般伤心,就是因为他舅舅要反他,换而言之,这一滴眼泪便将那疑问句变成了肯定句。

话说至此,许敬宗全然明白了李治的心思,当初武媚娘给予他的信息是什么,不就是高阳公主与房遗爱的谋反案,而如今他还没有说这事,李治却主动提起来了,你提就提吧,最后还来一句如何处之,这不就是暗示他,按照高阳公主和房遗爱一案去处理此案,俗话说得好,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然而,长孙无忌不仅仅是许敬宗的政敌,二人还有私仇的,当初长孙无忌怒训许敬宗,许敬宗可是都一直记在心里的,他可不是一个什么宽宏大量的人,这时候必须踩上两脚,于是又道:“陛下,臣以为这两件案子虽有像似之处,但亦有不同之处,那房遗爱当时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娃,而高阳公主虽是公主,但终究是一个女人,这一个小娃与一个女人谋反,根本成不了气候,而长孙无忌可是开国功勋,当了三十年的宰相,党羽遍布朝野内外,在民间亦是一呼百应,若他要谋反,岂非房遗爱、高阳公主可比的呀!”

言下之意,就还得加重处理。

李治犹豫半晌,道:“你说得很对,此事事关重大,理应慎重处理,你再去审审看,一定要将此事查清楚。”

第1635章 还有一只老狐狸

李治这最后一句话,无异于一泼冷水将许敬宗从头灌倒脚,将许敬宗心中的那一团熊熊大火,给浇到只剩下火苗了!

许敬宗那话可不是让李治慎重处理,而是要加重处理,这李治却让他慎重处理。

许敬宗难免心想,自己的话是不是将李治给吓到了。这尼玛就真是有些尴尬了,舌头都有一些打结,都快哭了,“陛——陛下。”

他刚一开口,李治便挥手打断了他的话,道:“朕有些累了,你且退下吧。”

许敬宗愣了愣,可见李治眼都合上了,他也只能行礼告退。

这一路上是左思右想,是不是李治真的被自己的话给吓到了,认为此时处理长孙无忌会有很大的风险。因为一开始,李治连连暗示他,双方是有来有回,可见他是猜对了李治的心思,可这结尾却来了这么一句话。

想着想着,他好生后悔,自己多那么一句嘴干嘛。

回到屋里,王德俭、袁公瑜、辛茂将早早就在那里等候,此时此刻,谁还有心情办公啊!

他们见到许敬宗回来,立刻上前询问。

许敬宗便将他与李治的对话告诉了他们。

如今他们可是一根线上的蚱蜢,此事事关重大,大家当然得在一起商量。

可是他们听后,谁都拿捏不准,李治这最后一句话,实在是难以琢磨。

王德俭道:“听陛下这语气,应该是偏向咱们的,是不是陛下心中也尚存疑虑,觉得此时还不是最佳的时机。”

许敬宗叹道:“要怪就怪老夫,最后多了那么一句嘴。”

辛茂将急切道:“那——那如今究竟该怎么办?”这上不上,下不下的好生难受。

袁公瑜道:“要不咱们去问问皇后?”

在这最为关键时候,他们都有一些心虚,不敢妄下判断。

因为这个扳机要是扣动了,那就牵一发而动全身,李治有这样的疑虑,也是合情合理的,可问题在于,你要有这样的疑虑,那我们就不知道该如何办呢。

几人商量之后,决定还是让武媚娘拿主意,武媚娘是枕边人,最了解李治的人。

于是袁公瑜就去找杨氏,将这些事告诉杨氏。杨氏得知之后,又立刻入宫去找武媚娘。

武媚娘一听,眼中先是闪过一抹喜色,随即又怒其不争道:“这个许敬宗,到了如此紧要关头,竟然胆怯了,真是岂有此理。”

杨氏好奇道:“女儿,你知道此话之意?”

武媚娘笑道:“娘,当初长孙无忌审理房遗爱一案时,如果只是告他们夫妇谋反,娘认为这话会有人信吗?许敬宗自己不也说了么,房遗爱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娃,高阳公主也只不过是一个女人,他们拿什么谋反?岂会有人相信。同理而言,长孙无忌若要谋反,岂会只跟裴行健勾结,若是如此的话,那也不需要裴行健,长孙无忌自己也能谋反,这说起来只会让人觉得好笑。”
首节 上一节 3298/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