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3496节

崔平仲点点头,叹道:“要追根溯源的话,这一切的斗争,都是源自于士庶之争,如今武皇后得胜,她一定会乘胜追击,巩固自己的地位,那么就必须压制住士族,提拔庶族的地位,其实这事,他们一直都没有落下,只不过没有与咱们士族彻底撕破脸,而这一回肯定是来者不善。如今你从父已经去世,你也当上了御史中丞,可这恰恰是我最为担忧的地方。你与韦思谦都乃士族出身,而且还是当今世上势力最强的士族,你们手中的职权,只怕会让你们无路可退,你可有想过应对之法。”

崔戢刃紧锁眉头,道:“不瞒爹爹,孩儿最近也在为这事苦恼,他们明显就是冲着咱们士族来的,孩儿本身也是退无可退,而且,屡屡忍让的话,不但不会令纷争休止,反而还会连累咱们崔家的名望,与其如此,就还不如与之斗争到底。”

“不可!”

崔平仲道:“以你们的势力,还不是他们的对手,如果你们与之斗争的话,结局是注定的,我希望你能够忍让,依我之见,武皇后会念在你从父帮助他的份上,不会与你为难,只要你不站出来坏她的好事,就不会引火烧身的。”

崔戢刃道:“可是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办法还是有的。”

“什么办法?”

“等他回来。”

“他?”崔戢刃一愣,随即双目一睁,道:“难道爹爹说得是韩艺?”

“嗯。”

“可是爹爹不要忘记,韩艺本是农家出身,又是皇后的心腹,他要帮也是帮皇后,而非是我们。”

“事情并非这么简单,韩艺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他从未坚定的站在庶族那边,他与萧家、杨家、元家的关系匪浅,又与宇文修弥他们交好,可见在他心中并不在乎士庶,他在乎的是商人,是他的贤者六学。”

崔平仲说到这里,他微微皱眉道:“其实我一直都隐隐觉得,韩艺一直都在谋求什么,他做得所有事,都是为了这一个目的,因为他的所作所为,都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非是零散的。故此,我一直都在留意他的一举一动,原本我以为自己就快要看穿他的计划,可是不曾想到,突然出了这么一个意外,这令我又觉得之前的推测不完全对,这我还得仔细思考一番,但是在我还未想明白之前,你一定要忍住,在此之前,你就做得很好。”

崔戢刃微微皱眉,道:“想不到爹爹如此看得起韩艺。”

崔平仲苦笑道:“我知道我这么说,你一定会感到不开心,但是有些事,我们也必须承认,天下聪明人无数,但是皆被束缚在儒道之中,唯有韩艺,跳出儒道,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思想,在他的思想中,有许多方面都与儒道大相径庭,这是我们比不上他的。”

……

……

扬州。

这日清早,韩艺一如既往的来到韩大山墓前打扫,给韩大山上香,跪在墓前忏悔。

他是真的在忏悔,并非是在装模作样。

过得一会儿,一个面相极为憨厚的中年人走了过来,抱拳一礼,“东主。”

“是彭靖啊!”

韩艺回头一看,站起身来,问道:“什么事?”

彭靖道:“据长安那边传来的消息,陛下已经下旨,召李义府回京。”

韩艺愣了下,随即笑了起来,他刻意压制住自己的笑声,但也因此他的身体剧烈颤抖着。

过得好一会儿,他才停止笑意,突然道:“既然你来了,那就我爹爹上炷香吧。”

彭靖点了下头,然后跪在韩大山的墓前,恭恭敬敬的给韩大山上了三炷香,眉宇间夹带着一丝内疚。

韩艺站在其身后,嘴角扬起一抹笑意,武媚娘,你果然没有令我失望。

第1752章 贫道玄机

在长安县界碑旁,停留着一小簇行人,引得不少路人侧目。

原本这里乃是长安县边境,行人匆匆,挺正常的,只不过这些人待在这里,已经有两日之久,这才引起他人好奇。

“爹爹,这都已经第三日了,孩儿看那道长不会来了,他也不知道咱们会此时回到长安,要不,咱们还是先入城去吧。”

马车旁的一个年轻人,朝着车窗内的一张中年男人的面孔说道。

那中年人先是往窗外张望了一会儿,沉眉不语。

另一个稍微年长的男子道:“丈人,我们可以先入城,留人在这里等候便是。”

那中年人终于开口道:“想当初我离开长安时,人人都恨不得在我身上踩上一脚,朝我脸上吐唾沫,可以说没有人认为我还能够回来,唯有那道长掐指算出不出几年,我便能够回来,并且让我回来时,再给其回报。你们看看,果然不出几年,我便又回到了长安,可见那道长乃当世高人。”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然而,这几年发生太多的事,朝中也早已经变样,我对长安的情况是一无所知,若能够请得这位高人相助,对我将会有莫大的帮助。”

那年长的男子道:“原来丈人在此久候,是想请那道长一道回府。”

“不错,你可还记得当初我们在此与那道长见面的场景。”

“小婿自然记得。”

“那道长非寻常人也,即便我亲自留在这里,他也不见得会答应。”

那年轻人突然道:“可是咱们再这么等下去也不是办法。”

那中年人思忖片刻,道:“等足三日,若今日那道长还未出现,我们就先入城。”

这中年男人正是刚刚回京的李义府,那年轻人则是他三子李洋,如今他已经是无罪之身,当然,身份还是平民,不可能说让他官复原职,毕竟他之前可是戴罪之身,而那年长正是他的女婿柳元贞。

几年前他们被李治贬去黔州那鸟不拉屎的地方,李义府这几年整日都是郁郁寡欢,因为那地方实在是太偏僻了,要啥没啥,连百姓都少,想鱼肉百姓,都找不到对象,真是度日如年。哪知这喜从天降,李治竟然召他回京,并且官复原职,他们一家人甚至于就连行李都不想收拾,就直奔长安而来,日夜兼程,披星戴月,可是眼看长安城就近在咫尺,李义府突然要求在这里停留,但是李洋等人可是归心似箭呀。
首节 上一节 3496/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