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3653节

韩艺只能站出来,走到文武的中间,道:“各位,真是抱歉,也许我方才没有说清楚。我与司空方才说的是府兵,不是武官,在官员级别上,大家都得交税,我没有说武官就不用缴税了,武官是文官是一样的。而府兵比普通百姓承担着更多的义务,如果他们也纳税,朝廷理应在其它方面,给予他们优待,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契苾何力哼道:“听见没有,听见没有,你们这些文官,真是小肚鸡肠,一点亏也不能吃。”

“你们武官还资格说咱们,咱们文官当时都已经答应了,是你们武官表示不满。”

李绩忙道:“老夫不是不满,老夫也只不过想问个明白而已。”

李治也赶忙道:“各位爱卿,都稍安勿躁,这只是商议,这种大事,也不是尚书令一人说了算,都坐下来吧。”

他们一边鼓着眼,瞪着对方,一边慢慢坐了下来。

李绩赶忙道:“陛下,老臣觉得尚书令言之有理呀!”

如今随着人口的增加,贫富分化,土地兼并是越发严峻,他也明白,均田制没法长久下去,许多府兵的土地都已经被兼并,现在韩艺这么保证,那当然可以试试看,总比坐以待毙要好。

这只老狐狸!

所有的人同时鄙视李绩。

李绩脸皮多厚,权当没有看见。

李治道:“如今这情况,想要维持均田制,就必须让那些地主、士绅,甚至官员将土地归还,但若不这么做,朕以为也必须得采纳印花税,否则的话,既不能保证百姓的利益,又不能保证国家的利益。”

其实还有半句,就是你们地主、当官的得利,不能好处都让你们占着。

郑善行突然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佃农的问题,地主常常将税收转嫁到佃农身上。”

韩艺道:“如果征收印花税那就不存在佃农这个问题,因为朝廷只有权力根据印花来征税,地契上写得是谁得名字,朝廷就向谁征税,租下土地的农民,是不需要负担地税的,他只负责租钱,至于租钱是多少,那是契约关系,朝廷没法干预,但是要想保证契约的有效性,就还得购买印花,等于他们还是缴纳了税收。”

“尚书令别光顾着地主,商人呢?商人就不用纳税么?”一个大臣突然说道。

文臣现在都将矛头指向韩艺,他们认为韩艺太偏心武将,但是他们也没有将韩艺视作文官,就韩艺那书法,若是算成文官,那简直就是文官的耻辱啊!

韩艺笑道:“我这印花税的灵感,就是来自于商人,这世上谁立契比商人还多,这里面就包括了商税。”

……

其余大臣们一听,顿时就炸了!

“这不公平!”

“你前面也说了,这印花税是积少成多,税额肯定不高,但是落在地主身上,就是继承租庸调制的税额,这真是太不公平了。”

……

你一言,我一语,总而言之,就是要互相伤害,要同时增加商税。

虽然韩艺这个玩得很巧,但是他们也都不傻,印花税用于田契上面,更像似个人所得税,商人却不是按自己的收入比例来纳税,这明显就不公平啊!

韩艺等他们说够了,才缓缓说道:“你们说的很对,若以交税税额来算的话,商人缴纳的印花税兴许是比不上地主的,这我也承认,也没法否认。但是你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地位和特权。朝廷给予地主、士绅那么多优待和特权,给予商人的是什么,是各种限制。朝廷要将两者的税额提升到同一条水平线上,没有问题呀,但是,商人的地位也得提升到跟地主一样。既然你们都说要公平,那就方方面面都要公平。”

第1829章 契约精神

此话一出,官员们全都沉默不语。

韩艺永远都只让他们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也是老千惯用的伎俩,给你一个更坏,你就会觉得世界是美好的。

这地主为什么总是能够压着商人,不是因为他们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是特权阶级,他们跟皇帝是一个阶级,皇帝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地主。

而商人又刚好被限制,这其实不公平的。

但是国家政策,不可能做到公平,只能说维护大局。

虽说这钱是少了一点,但是拿着这一点多出来的税收商人的社会地位,这明显就是不划算啊。

“你们怎么都不说话了,你们不是要公平么,这就很公平啊,每个人交税,都是希望国家好,自己能够更好,我交的税是最多的,但是受到限制也是最多的,这商人会心甘情愿交税吗?而且,这一次朝廷弄成这样,许多商人赔的是倾家荡产,也没有人为商人说一句公道话?”

韩艺说着又叹了口气,道:“这做人要厚道,国家是由不同的阶级组成的,每个阶级都是不可缺少的,你们不能只顾着自己。而且,商人其实交的税也不少,商人什么都得依靠契约,契约就得交印花税,这钱是很可观的,而且商人买地,他也得缴纳税收,另外,市税和山泽税,朝廷都不会取消,只不过是要重新修订。”

长孙延突然道:“且不论这税收多少,但是这印花税有一个弊端,就是朝廷无法控制官员从中贪污受贿,地主的土地是很好计算的,但是朝廷怎么知道地方官府到底卖出去多少印花,如果要统计的话,这又需要大量的人力、无力,而印花税本来图的也是省事。”

李治闻言不禁微微皱眉,道:“长孙侍郎言之有理啊!在这一场危机中,贪赃枉法真是令人触目惊心,朝廷一定要防止此类的事再度发生。”

韩艺笑道:“陛下,根据臣估计,初期的时候,也就长安、洛阳、扬州、睦州等地是交税大户,其余商税不发达的地区,能够缴纳上来的商税也不是很多,微臣是建议将这印花税先当做给予地方州县的补贴,让它们恢复一下。至于之后,等到商人的印花税多了起来,朝廷再来控制。”

长孙延好奇道:“这如何控制?”

“依靠发明创造!”韩艺道:“最开始,印花是官府盖章,但是之后,可以控制章印的颜料,甚至于用贴花的方式来限制,这贴花就是贴一张纸上去,只要朝廷控制住贴纸的秘方,并且对此是严格保密,然后发到各地官府去,账目的话,就按照贴花去算,这非常简单。而且,我相信这也并不难以办到。”

李治点点头道:“对呀!这法子倒是挺妙的。”

这跟代金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要保证这个贴花人家生产不出来,那就行了。中央只需要算清楚我发出多少,还剩下多少,就直接按贴花的数额算账就是了,你官员都可以让小舅子去卖,但是卖出去多少,你一文钱可别想少。

韩艺道:“陛下,这妙是妙,但是印花税有一个非常重大的前提。”

“什么前提?”

“就是神圣的君子契约。”
首节 上一节 3653/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