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3696节

而且,这么做的话,也能够很好的维护士族的名誉,因为士族里面也有败类,百姓肯定选那些德行上佳的,那么大家今后接收的讯息就是关于士族好的一面,而不是坏得一面。

可见这并非是超前思想,而是崔戢刃根据当下的局势变化,想出来的一个办法,一方面可以让国家变得更加稳定,但是另一方面,又可以维护了自身的利益。

一箭双雕。

这不就是韩艺的套路么。

韩艺道:“这主意倒是非常不错,但是这还得陛下点头,这我会跟陛下提的。”

崔戢刃轻轻点头,表现得非常淡然,好似说,这不过是我的一个建议而已,成不成,我也不是很在意。

长孙延道:“不过新政方面也筹备的差不多了,我们是否应该商量一下,什么时候颁布新政?毕竟我们所剩时日无多啊!”

不是说他们快要死了,而是他只有一年多时辰,明年就得征税,如果明年还是租庸调制,那么新政可能就会无限期拖下去,那这一年他们就白干,如果要实行新政,那就一定得在明年实行,这个是拖不得的。

不是我不想,而是李治他月经来了,他不点头,谁敢乱颁布。韩艺道:“再等一些时日吧,如今货物正在向长安运送而来,有了物资基础,长安很快就会变得跟以前一样,到那时候再颁布新政效果要更加明显一些。”

卢师卦道:“新政主要是印花税,而印花税主要是针对地主,这跟商人没有太大的关系吧?”

韩艺笑道:“此时此刻,工人的工钱就是管口饭,如果新政颁布之后,他们就被劳工法案保护,他们心中能不支持新政吗?但是这得等到商人将这期间生产的货物卖出去,他们才会对朝廷拥有信心,毕竟这是朝廷当然承诺的,这也是对朝廷的信用的一个考验。”

长孙延道:“可是目前也没有听说码头那边运来了大量的货物?”

韩艺道:“那是因为你忘记了漕运改制。”

记得在最初开始南北贸易时,那简直就是壮举呀,还吸引了不少人来围观,在这期间,长孙延他们都一直在关注码头的情况,但是并未听闻大量的货船来到了长安。

这是因为他们忘记,当年韩艺提出的漕运改制,经过这么一些年来,漕运改制已经全部完工,而漕运改制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分段运输,汴水之舟不入黄河,在各个节点上建造大量的仓库,也就是说,不可能再出现那种大规模的贸易商队,整个运输系统是每天都在运作,而不是一年就只有一两回。

其实这些日子里面,许多长安的货物已经发送去了江南,而江南的粮食、茶叶、丝绸也陆陆续续在往长安运送,只不过不是集中一块来的。

今日就有不少货船抵达了长安郊外的码头,而且就连凤飞楼的桑木大总管都亲自来到码头上迎接。

因为元行运送上来的铜钱已经运送到了长安。

“这钱运来运去,还真是不容易啊!”

元仓苦笑着向桑木说道。

桑木连连点头说道:“谁说不是了,别的都还好说,可就这铜钱,太难运送,而且成本也高。”

一旁的赵四甲听他们两个诉苦,仿佛是若有所指,当即没好气道:“桑木,你们可别想着涨价,如今咱们可都还没有恢复过来。”

桑木呵呵道:“你的意思是,等你们恢复过来,就可以涨价呢?”

赵四甲忙道:“我可没有这意思。”

“哈哈……!”

正当这时,钱大方突然凑过来,拉了拉元仓,道:“元老哥,借一步说话。”

二人走到一旁,钱大方问道:“元老哥,那些刚刚运来的酒是你们元家的?”

元仓笑道:“我们元家在其中也有一些,但非全部。”

元家当然不会将他们占领南海诸岛的消息给暴露出来,这些货物都是打着岭南生产的幌子。

钱大方又忙问道:“那你们元家打算如何卖这酒?”

元仓微微一愣,道:“目前不都是尚书令在负责这些事宜么。”

钱大方眼眸一转,道:“是这样的,我在扬州的酿酒作坊,你也是知道的,你们元家这么多买卖,那能顾得面面俱到,咱们可以合作呀,这酒交给我来卖,这两年来,我倒是有些渠道。”

元仓微一沉吟,觉得这也挺不错的,这些酒乃是岛外运来的,而且量会越来越大,元家不可能又搞生产,又搞批发,又搞零售,可没有这么多人,稍稍点头,道:“这个可以商量。”

钱大方闻言不禁大喜,他如今可是长安最大的酒商,他希望所有的酒,来通过他的店面出售,这样他就能够垄断。

……

而码头的另一端,还站着一群人,围聚在一起,人手一个小陶罐。

“好吃,好吃,我终于吃到这传说中的荔枝了!”

贺若寒拿着一个小陶罐放到嘴边,伸着舌头使劲的舔,他好歹也是一个贵族公子,竟然这般模样,着实令人大跌眼镜啊!

熊弟嘿嘿道:“要不要再来一罐。”

“可以么?”

贺若寒激动道。

“当然可以!”

熊弟又给他递去一罐。

“我也从来没有吃过荔枝,真是太好吃了。”

杜祖华吃得都快要哭了,又好奇道:“小胖,你是怎么想到的将果子放到坛子里面保存的?”
首节 上一节 3696/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