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3728节

贵族也不好做声,但心里肯定是很不爽的。

韩艺才不在乎这些,跟着王义方来到他的办公室。

“王院长,看来你干得还挺不错的,这么多人报名,早知道我就晚点来了。”

王义方忙道:“我可没有做什么,这都是尚书令的功劳。”

韩艺道:“你方才还说不会这一套,现在又玩得这么熟练,想回朝廷么?”

“不不不,尚书令误会了!”王义方连连摆手,道:“我绝非虚言,在最初那几年,来昭仪学院的人数虽然一直也在增加,但并没有这么多,直到近几年,报名的人数才多了许多。这都是因为尚书令为昭仪学院建立起的那一套教育体系,使得那些来昭仪学院读过书的孩子比没有来昭仪学院读过书的孩子,要强上许多,故此越多的贵族想将孩子送来昭仪学院念书,今年是最多的一年。”

因为朝廷政策是大变,商人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儒道没有商业方面的学问,昭仪学院至少教数学,这对于商业很重要,再加上昭仪学院教育体系,比家庭教育要强很多,精神面貌都不一样,想来昭仪学院读书的孩子是越来越多。

韩艺笑道:“这都是杨院长的功劳。”

杨飞雪白了他一眼,“我可没有做什么,我们还是谈正事吧,人家王院长可是很忙的。”

韩艺连连点头,道:“对对对,谈正事。”

难道尚书令惧内?王义方这君子情难自禁的稍稍在心里八卦了一下,关键韩艺如今威望大涨,如神人一般,又道:“正如尚书令你所见,报名的人数是越来越多,我们恐怕得再修建一座学院,否则的话,明年是肯定容不下这么多学生。但是,学院拿不出这么多钱来,虽然这几年一直都有盈利,但是这钱又拿去贴补那些免费的昭仪学院,所以目前账上没有那么多钱新建学院。”

韩艺道:“新建学院的钱只是小事,关键是如何持续下去,昭仪学院自建立以来,就是靠别人捐助,这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我们得延续这个传统。杨院长对此有一个不错的建议。”

“是么?”王义方不禁又看向杨飞雪。

杨飞雪立刻将她的游说计划告诉了王义方。

王义方闻言,不禁皱了皱眉头,道:“这样能行么?万一人家不肯捐,岂不是就得关门呢?”

“没钱就得关门,这是理所当然的。”韩艺话锋一转,又道:“光用道德、仁善去说服那些富人,我看也是很难。这得去动脑筋,富人不缺这点钱,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掏出来,就看他们需要什么。富人需要什么?”

王义方一脸懵逼的看着韩艺。

韩艺翻了下白眼道:“当然是名声呀!不管是商人,还是贵族,都非常看重的,那我们就给他名声。”

王义方好奇道:“这如何给?”

韩艺道:“谁出钱建造学院,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王义方大惊失色道:“这昭仪学院可是以皇后……!”话说到此,他似乎明白什么。

韩艺笑道:“没有你想得那么复杂,昭仪学院的确是以皇后命名的,但是皇后也是为了孩子们,那么为了孩子,区区一个名字,又算得了什么。这仅仅是一个例子,我们还可以商讨出许多的游说方案,去游说那些富人捐钱,好比说,开运动会的时候,给他们广告位,不要觉得这很难以启齿,没有钱,那就什么都没有。”

王义方稍稍点了下头,道:“可是仅凭捐助,也难以持久,毕竟学院可不是开一年两年,这也很难保证那些富人年年都捐钱。”

韩艺道:“普及教育,这个肯定是需要朝廷来主导,然而,我们还可以将学院变成一桩买卖,让商人来投资建设学院,与我们昭仪学院合作,毕竟我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已经证明学院是可以盈利的,这样才能令学院壮大起来。”

杨飞雪听得眼中一亮,道:“你有这么好的主意,为何早不说?”

韩艺笑道:“我这主意没有你那个好。”

杨飞雪红着脸道:“难道我这也分辨不出好坏来么。”

韩艺笑道:“我这个主意迟早会有人想到的,因为这里面有利益的存在,但是你那个主意,却很难有人想得到,并且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等于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模式,从长远来看,你得方案肯定是要好于我的。”

王义方听得微微笑着,这尚书令哄夫人,还真是煞费苦心呀!

正当这时,门外忽然响起了敲门声,道:“请问尚书令在里面吗?”

韩艺愣了下,道:“什么事?”

“启禀尚书令,卑职是奉司空之命来请尚书令立刻去一趟尚书省。”

李绩都直接请韩艺去尚书省,那就肯定不是小事,韩艺方才埋怨人家元牡丹,可他自己也是如此。

等到他来到尚书,除了枢要大臣之外,连契苾何力、薛仁贵他们也都来了。

“这是出什么事呢?”

韩艺一看这阵容,不禁都有些忐忑。

李绩道:“裴行俭刚刚传来一封信,西北地区的百姓对于吐蕃攻占小勃律甚感不满,因为吐蕃在攻占小勃律之后,便危及到西北商人通往大食商道,而对于大都护府而言,吐蕃拿下小勃律,便可从此出兵,危及到我们的安西四镇,裴行俭认为吐蕃夺取小勃律对于大都护府的威胁非常大,因为到时吐蕃再出兵,就可以两面夹击大都护府,我们在那边的兵力有限,难以两线作战。”

原来是这事,来的有些早呀!韩艺暗自皱了下眉头。这是他暗中安排的,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么快。

殊不知裴行俭一直都想夺回小勃律,如果当时不是中原危机,裴行俭岂会让吐蕃轻易得逞,如今中原已经稳定下来,裴行俭就坐不住了,恰好韩艺授意兀可烈他们,宣传一下小勃律对于西北的重要性,如果按照韩艺的规划,这还需要一些时日,因为现在西北也没有能力大力发展对大食的贸易,对于商人伤害很大么,也谈不上,只有等中原的货物源源不断进入西北,那时候,这一条通道就非常重要。

但是裴行俭不知道,他一看西北百姓对此也很不满,那就给了他出兵的借口,于是赶紧写信来长安,要求出兵收回小勃律。

阿史那弥射气急道:“那吐蕃屡屡犯境,简直太不把我大唐放在眼里了,我们应该出兵好好教训吐蕃一回,如今高句丽已平,咱们可以专心对付吐蕃,我认为干脆一举消灭吐蕃,以绝后患。”

当初李治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就一直再忍,高句丽才苟延残喘这么多年,后来还是没有避免两线作战,只不过西北因为韩艺的计划,商人非常拥护朝廷,若非如此,唐朝极有可能会丢掉安西四镇,甚至于吐谷浑。

如今可不用在担心两线作战,吐蕃又还在不断的挑衅,他们就都不能忍了。

可是阿史那弥射刚刚说完,张文灌便道:“你说得倒是轻松,可如今咱们都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功夫去与吐蕃较劲,我认为此时应该还是休养生息为主,尽量避免与吐蕃开战。”

任知古也道:“张尚书言之有理,目前新政非常顺利,如果此时大动干戈,只怕会让我们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既然吐蕃已经攻占了小勃律,我们何不再等等。”
首节 上一节 3728/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