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3829节

不等他说完,武媚娘便道:“郝尚书为何不去民间视察一下,听听百姓的想法?而且,你们别跟我讲这些大道理,我只是一个妇人,我管得是柴米油盐,我只知道生死存亡之际,这仁义道德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粮食才是最实在的。因此我们大唐不能安于现状,应该继续扩张,而西域那边太远,土地也比较贫瘠,不适合我中原百姓,但是海外之地,土地肥沃,我们应该去占领那些地方。”

郝处俊冷笑一声道:“若连最基本的仁义道德都没有,那国必亡矣。”

武媚娘道:“敢问郝尚书,这母亲抢东西给自己的孩子吃,这是仁,还是不仁呢?”

郝处俊道:“可现在这孩子也没有饿着。”

“要等饿着了,那什么都晚了。”

“那你也不能为了自己的孩子,去抢人家孩子的饭。”

“但是如果对方的孩子没有饭吃,她就一定会来抢我孩子的,过往那些外族侵入中原,难道因为我们中原有失德之举么?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人家能够来抢我家孩子的食物,我就不能去抢人家的。而且,我只知道,只有当百姓生活富裕,国家才能够安定,令我大唐百姓生活的更好,这是我的首要职责。如今我大唐有百姓葬身于海底,尸骨未寒,你们却还有心情在这里跟我们说这仁义道德,你们难道就不觉得羞愧,还是你们心中根本没有百姓。”

真是厉害啊!

长孙延他们偷偷瞟了眼武媚娘,这战斗力真是太强了,朝中恐怕只有……

崔戢刃瞟了眼韩艺,心道,你这师父当得真是称职呀,教出这么一位好徒弟来。

“够了!你们还有没有将朕放在眼里。”

李治忍无可忍,赶紧制止他们的争斗,因为他觉得,不管你们谁赢谁输,他都很没有面子。

“(臣)臣妾有罪,还请陛下惩罚。”

“都给朕坐下。”

这皇帝发飙,那谁也不敢嚣张了,老老实实的坐下。

李治目光突然往边上一瞥,道:“尚书令。”

韩艺忙道:“臣在。”

李治淡淡道:“朕听闻此事是你最先提起的?”

韩艺啊了一声,随即讪讪道:“微臣只是稍稍提了一下下而已。”

李治突然转头看向他,一双龙目充满着火光,道:“那你为何现在又不说呢?”

这事是你挑起来,结果闹成这样,你又不做声了,你这不是诚心在这里捣乱么。

“呃……”韩艺为难道:“回禀陛下,臣不是不想说,只不过张侍中他们已经叮嘱过臣,臣与元家的关系非同一般,若是在这事上面出声,会让人诟病的,因此臣才闭口不言。”

你要不说话,这事可就会没完没了。李治道:“你尽管说,朕相信你绝不会以公谋私的,区区一艘货船,对于你而言,又算得了什么,你犯不着为了这点事,来徇私枉法么。”

他不想武媚娘跟大臣争,你们大臣跟大臣争,那就无所谓。

“陛下真是圣明啊!”

韩艺眼中含泪,激动万分,心中却是一万头草泥马奔过。

“说吧,说吧。”

李治看到他这副嘴脸就有气。

韩艺却不急不慢的站起身来,还整理了一下衣冠。

崔戢刃他们看着韩艺,目光透着意思鄙视之意,这厮真不是一般的虚伪啊!

韩艺道:“陛下明鉴,臣自小就没有读过什么书,也不太懂孔孟那一套,陛下用臣,也就是因为用臣之才,富国富民,臣之所以提起这事,完全也就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而非是从元家利益出发的。”

第1917章 好吧!这是正义的!

“听你这话的语气,也就是说你也是赞成朝廷出兵为元家讨回公道?”

李治直截了当的问道,他就怕韩艺又拐弯抹角,东拉西扯,毕竟韩艺实在是太能侃了,不能不防。

这果然帮韩艺省略了一番自我褒奖,点点头道:“陛下圣明,臣的确是支持朝廷为元家讨回公道的,因为这对于国家非常有利。”

李绩暗自一笑,看来这一战是避不可免。

李治道:“那你倒是说说看,这对于国家有何利益?”

韩艺道:“首先一点,那岛上的财富,那是一目了然的。”

张文灌道:“那能有多少财富?”

韩艺笑道:“据我所知,就还真不少,不知张侍中可知道,光这几年间,乐浪州为我中原带来了多少财富么?”

张文灌道:“愿闻其详?”

韩艺道:“这么说吧,比莱州、青州加在一起的税收还要多得多。”

张文灌未开口,李治就惊讶道:“这怎么可能?”

韩艺笑道:“这就是因为木材、煤矿、铁矿,这些东西本就是非常值钱,商人将这些原料运到中原来,其中又会产生各种费用,给山东地区带去繁荣,而煤、铁多了起来,价格自然就便宜,百姓因此也获利,同时,以前高句丽时期,两边贸易不是非常密切,而如今的话,莱州、青州大量的货物都销往乐浪州,当地百姓也都变得非常富裕。关于这一点,陛下可询问崔中丞他们,他们是最清楚不过的。”

李治看向崔戢刃他们。
首节 上一节 3829/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