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3965节

散会之后,李治刚出两仪殿,就冲着身边的武媚娘道:“你知道你方才在说什么吗?”

他真是气得不轻,因为他是再三考虑过的,权衡利弊,还是认为此时和解对于大唐是非常有利的,另外,他的身体情况,也让他的锐气减少不少,要倾尽全力去消灭吐蕃,始终不符合大唐的利益,防止吐蕃往这边扩张,这才符合大唐的最终利益,吐蕃要去天竺,想拦也拦不住,天竺又不是属于大唐的势力范围,那就由他们去吧。这原本谈得也好好的,一切都如李治预想中的在进行,就是武媚娘方才插了那么一句嘴,差点就将武将给动乱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能又会有很多变数。

武媚娘道:“陛下,臣妾当然知道臣妾在说什么,臣妾始终认为吐蕃人是决计不能相信的,陛下只能将此事作为缓兵之计,而不能当做是长久之计,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如何消灭吐蕃。”

“真是妇人之见,这事不用你操心。”

李治说完就快步离开了,他本来就不希望武媚娘干预军国大事,他让武媚娘坐在这里,只是让她知道是怎么回事,你就当个哑巴,没想到武媚娘不但出声,而且意见还跟他相左,事先又没有跟他商量过,这可是令他很不爽,夫妻不能共事,这是很有道理的。

当然,以前他可不敢这么说武媚娘,他还是有些惧内的,但是因为红尘,因为那场危机,什么难听的话,他都已经说过了,有了第一回,就肯定会有第二回,另外,武媚娘在朝中的势力已经被粉碎,所以他也不是那么害怕武媚娘。

武媚娘看着李治气冲冲离开的背影,不但没有丝毫的不快,眼中还藏着一抹笑意。

……

“唉……”契苾何力一声长叹,朝着阿史那弥射、薛仁贵等一干将军道:“各位,其实我是赞成皇后的建议,这吐蕃不能相信啊!”

薛仁贵道:“话虽如此,但是中书令他们说得也有道理,如今国内发展的这么好,现阶段与吐蕃和解,对于我大唐是更加有利的,贸然开战,只要不能速战速决,我们也难以向天下百姓交代,陛下这般考虑,也是能够理解的。”

阿史那弥射道:“其实中原百姓对于吐蕃没有什么好感,关中将士也想打仗,只不过如果出兵的话,吐谷浑和西北地区就成为第一战线,那两边都在全力发展,他们肯定不想发起战争的,要得不到他们全力支持,我们还真不一定打得赢。”

契苾何力道:“这我当然明白,不然的话,一开始我就会反对。”

种种的一切迹象也反应出大唐对于吐蕃复杂的心情,别说平原,哪怕是山地,大唐也早就动手,偏偏是高原,而且这么高,要打上去,成本太大,获利太少,偏偏此时吐蕃还是一个统一的政权,将所有风险摊开来看,和要远胜于打,就是这么简单。

在李治做出决定之后,韩艺开始与钦陵展开更为深入的谈判。

经过三日的谈判,最终达成了一系列的互信友好协定。

首先一点,吐蕃还是属于大唐的藩国,维持原有的进贡与册封体系,吐蕃要换赞普,必须李治册封。

其次,吐蕃减少在吐谷浑边境的驻军,不能超过两万,而大唐方面不能增加在吐谷浑的驻军,维持原有的四万驻军。

这也是双方争论的焦点。

吐蕃方面当然希望同等规模的兵力,但是韩艺也拿出许多非常有力说法来,我们这四万驻军,那是防守吐谷浑的整个境内,吐谷浑只有少量的部队,而且是专门保护女王的,吐蕃在这边的驻军,就是冲着吐谷浑这一点来的,而吐蕃的奴隶就是士兵,百姓也是士兵,随时可以调集起来,我们那是职业兵,除非吐蕃方面将当地的年轻男子减少到两万,那大唐就愿意,况且,那边还有白兰部的军事势力。

你们必须减少到两万才能平衡。

最终还是钦陵妥协了,这是非常有诚意的妥协,怎么能够证明,吐蕃不再觊觎吐谷浑的领地,很简单,将兵撤走。

另外,处月、弓月二部,彻底推出西北,直接给迁到高原上去,以昆仑山脉为界限,划分各自势力范围,作为交换,大唐承认辛头河南北流向,归吐蕃所有,但是钦陵也接受了韩艺的建议,在当地设立贸易市场,因为那里也算是一个交通要冲,虽然唐朝军事力量还没法渗透到那边去,但是西北贸易还是可以过去的。

还有就是在吐谷浑设立贸易市场,促进两边百姓的交流。但是在这个互市方面,韩艺设下了许多规矩,就是双方的一些关键原料,是要经过重重审查的,不能随意买卖,但也不是说不能买卖,只是要增加买卖成本,看上去是在维护双方利益,但其实是为了维护韩艺走私团队的利益,这要是都开放了,那走私就没有什么意义,必须还是要给予限制的。

这一点,大家都不知道,只有韩艺心里明白,但这只是很次要的东西,很快就谈妥了。

经过此次谈判,双方划定了非常清楚的边界线,将所有的争议地区都给抹去。

而在最开始的时候,没有谁想到此次吐蕃出使,会收获如此重大的成果。

如果全部落实,绝对可以说是吐蕃与大唐翻开了新一页。

长安百姓虽然对于吐蕃的印象已经差到不能再差,但是他们还是非常支持这份协定的,毕竟百姓都不想打仗,打仗又不是皇帝和贵族去冲锋陷阵,现在生活很好,大家都不想有任何的改变。

不过大唐还得派人去吐谷浑,与白兰部、吐蕃再签订一份四方契约。

李治决定让他的十九皇叔去吐谷浑与吐蕃签订契约。

皇叔就是干这事的,跑跑腿,其实都已经商量好了。

至于和亲的事么,李治在接见钦陵的时候,还是表示今后再说,如果双方的关系变得友好,那必须要亲上加亲,如果这时候就和亲,弄得好像是以女人换和平,这不符合大唐如今的地位,也会显得这份契约很脆弱。

吐蕃方面也没有过多的争取,只是要求将礼物送给大唐,大唐也收下了,并且在钦陵走的时候,给予更多的回赠,本来以韩艺的个性,是不可能给予更多的回赠,但是因为吐蕃这一次来确实让大唐感受到满满的诚意,就多给一点也无妨。

要说起来,整个谈判,韩艺都没有怎么上心,一直都是非常轻松的,不跟当初跟禄东赞谈判一样,是绞尽脑汁,跟禄东赞在那里斗智斗勇。因为情况不同了,韩艺的计划已经走到这一步,那么不管吐蕃是不是带着诚意来的,他都是一定要打吐蕃的,在他看来,这不是新的篇章,只是一个暂停而已。

韩艺还是将注意力放在内部发展,因此在送走钦陵之后,他就来到了金行。

“这是新染坊的设计图纸。”

韩艺将一份图纸交给桑木,这图纸就是在谈判期间画的,叮嘱道:“记住,要挑选那些比较年轻、忠诚,且素质比较高的工匠进入新染坊。”

桑木点点头,道:“恩公请放心,经过这些年的培养,我们如今已经不缺人才。”

“那就好!”韩艺笑着点点头,又道:“还有,等到今年冬季贸易结束之后,我们可能就会将代金券投放到我们在北庭金行,你现在得赶紧着手准备。”

桑木点点头,突然道:“恩公,关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我们已经统计出来,但是我们发现一个不太好的信号。”

韩艺道:“什么信号?”

桑木道:“在前几年,百姓来我们金行的存款数额一直都在增加,而今年上半年的增幅却开始在回落。”

韩艺闻言不禁眉头一皱,道:“我没听说金行出现什么负面消息啊!”

桑木道:“我们金行一直都运转的非常好,这是毫无预兆的,我们也是感到非常惊讶。”

韩艺思忖半晌,突然道:“或许这不是什么坏事。”
首节 上一节 3965/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