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小闲人

唐朝小闲人 第730节

韩艺躬身道:“微臣知罪。”

说着他又向褚遂良、高履行等人一一道歉,“右仆射,高尚书,韩侍郎,戴侍郎,方才下官言语冲撞了各位,还请各位念在韩艺年幼,莫要跟韩艺一般计较,韩艺跟各位赔礼道歉了。”

这小子还真是够机灵的。李治又看这褚遂良他们。

这风头都让你们给占了,岂是一句道歉能够弥补的。褚遂良自然不屑于接受这一份毫无诚意的道歉。

高履行见褚遂良不吭声,皇帝又在那里看着,心想,此事因我户部而起,自然得由我户部出面。呵呵道:“韩御史年纪轻轻,竟有这番本事,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啊。”说着他又想李治行礼道:“陛下,两市之变故,臣责无旁贷,还请陛下治臣之罪。”

李治忙道:“高爱卿何出此言,你身为户部尚书,掌管的是天下钱粮,岂能照顾的面面俱到,况且两市之事,亦非你之过,究其根本,还是因北巷而起,但朕以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有竞争,才有进步,朕希望他日能够看到一个更加繁华的两市。”

“多谢陛下宽恕微臣。”

高履行说罢就退到一边去了。

李治扫视群臣一眼,心想,你们的事解决了,该轮到朕开口了。道:“韩艺方才说的,这治国之道,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朕觉得非常有道理。既然你们这些五品大员都无话可说,那朕就问问韩艺这个八品小官,这治国之策。”

这真的就是在打群臣的脸了,你们不说是吧,我还就不问你们了。

治国之策?汗!好像装逼有些过头了。

韩艺心中犯难,但是见李治急于出这口恶气,不说不行,心念一动,突然想到崔戢刃的那番话,急忙道:“陛下,微臣刚刚上任,对于我大唐很多情况都不太了解,不敢贸然献策。但是微臣认为,一切制度、政策都应该与时俱进。正如谏议大夫所言,贞观年间,百废待兴,外有强敌,内有天灾,但也因此,其中很多政策都是因当时的情况而出,然而如今,我大唐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可谓此一时彼一时,贞观时期的一些政策用在当下是否还合适呢?”

第353章 姜还是老的辣啊

韩艺作为千门高手,倒也通得政治,至少忽悠人那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他并不了解如今的时政,你要他说出具体分析,那是不可能的,故此,他才避重就轻,说了一个大概的方面。

与时俱进。

这四个字放在任何时期,都不会有错的。

“好!说得好!”

李治听得极为开心,拍着案桌道:“好一个与时俱进,与朕之所思,真是不谋而合啊!”

“妙!妙!妙啊!”

从一开始沉默到现在长孙无忌突然站了出来,呵呵笑道:“韩御史的这一番话,说得真是太妙了,可谓警世之言。”

这个老狐狸想干什么?

韩艺不禁诧异的瞧了眼长孙无忌。

李治也是一愣,随即欣喜道:“太尉莫不是也赞成韩艺此言?”

“老臣十分赞成。”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不瞒陛下,自从贞观后期起,老臣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我大唐变得更加强盛,但老臣无能,未能想出合适之法,又怕辜负先皇的托付,故此只能步步为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李治连忙道:“太尉此言过谦了,朕即位以来,全亏有太尉在旁辅助,稳固朝纲,施大治于国,我大唐才有今日之盛况,太尉是功不可没啊。”

“老臣愧不敢当。”

长孙无忌躬身一礼,又道:“然如今,韩艺提出与时俱进的治国方略,老臣觉得大为可行,甚至可将其定位我大唐永久的治国之策。”

李治听得大喜,道:“太尉所言极是,朕也是这般想的。”

这君臣、舅甥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一旁的大臣都看懵了,这与时俱进没有错,但是韩艺那番话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说当今的政策都已经过时了。当今的政策皆是出自长孙无忌之手,摆明就是指责长孙无忌,但是这长孙无忌不但没有反对,反而举手赞成,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长孙无忌又道:“但是陛下,老臣有一言,望陛下能够采纳。”

李治道:“太尉请说。”

长孙无忌道:“陛下虚心纳谏,励精图治,实乃百姓之福,天下社稷之福。但是陛下,你可还记得前朝炀帝?”

李治愣了下,道:“这朕当然记得,不知太尉此言何意?”

长孙无忌道:“都说这打江山难,却不知这守江山更难呀,陛下能做到如此,实在非常难得。想那前隋,在文帝时期,那是何等的强盛,然而,到了炀帝时期,一个强大的帝国,却在瞬间崩塌,陛下应当引以为戒,隋炀帝执政初期,也希望能够大治于国,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其中不乏治国良策,然而到了后期,他便不满于现状,好大喜功,急功进利,于是大型土木,穷兵黩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以至于自食其果。

太宗圣上曾不止一次说过,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陛下励精图治实乃天大的好事,但也不可急功近利,当徐徐渐渐,稳中求变,方为正道,如今国泰民安,四海升平,若是朝廷在此时大变国治,兴许会变得更强,但也有可能步前隋后尘,老臣身为顾命大臣,必须要站出来,告诫陛下,治国非一日之事,切不可急功近利啊。”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呀!

韩艺听得心中暗赞,这一番话看似在告诫李治,实则是在表彰自己,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你李治以为现在情况很容易做到吗,不是啊,这可比当初太宗打下江山时还要难得多,若非我长孙无忌在旁辅助你,你能有今日,你还不满足?

褚遂良立刻站了出来,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太尉所言极是,如今我大唐封疆万里,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时应当慎重治国。”

“臣等附议。”

又有一群大臣站了出来。

这对于李治而言,简直就是一桶冰水,从头浇到脚,但是他也无从反驳,他确实是想,励精图治,摆脱贞观遗风的影子,所以长孙无忌忧虑的也确实得当,你作为皇帝,如果抱着这种心态去治国,那可能就会出大乱子,笑道:“太尉之言,如醍醐灌顶,朕定当谨记在心。”

顿了顿,他又道:“但是韩艺之言,也并未有错,治国之道,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朕还是希望诸位爱卿能够如贞观时期一般,上奏讨论当下时政,议论朝廷得失,朕有言在先,你们越是批评朕,朕越是开心,绝不会因此怪罪你们的。”

长孙无忌立刻高呼道:“陛下圣明。”

群臣立刻跟着高呼。
首节 上一节 730/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闲臣风流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之龙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