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大秦复辟

三国之大秦复辟 第1334节

……

嬴斐心里其实也清楚,打下西域三十六国,对于中原九州的争霸帮助近乎于无。因为他心里清楚,这二十万外籍军团无法投入中原。

对于中原而言,他们终究是异族,不管这一支大军是否为己所用,嬴斐都不会明目张胆的投入中原。

引外族入兵中原,这是一个忌讳。

只要是引外族人中原的人,不论是胜败都会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比如石敬瑭,比如吴三桂……

嬴斐有着自己的远大的理想,更有信心和实力去完成逐鹿中原的霸业,他没有必要将外籍军团挥师中原,给自己添堵。

要知道现在的秦侯嬴斐,与世家大族的关系很僵硬,与儒家弟子的关系也不怎么好。

这根本就是一条死路!

在这个时代,人才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对于这些人,嬴斐不得不用。只是他也清楚其中的危险,故而用的很谨慎。

在嬴斐挥师西域之前,蒋琬就给自己谏言,想要登上未央宫中的那个位置,必须要改善与世家大族的关系。

在这个节骨眼上,嬴斐绝对不会让外籍军团进入中原。给儒家弟子一些口实,让他们造谣生事。

当然了,嬴斐并非固执之辈,也不是不通变故之徒,一旦中原局势出现大的改变。到了不能掌控的时侯,他必然会在第一时间调集外籍军团入玉门关。

……

“哎!”

叹息了一声,嬴斐将目光从地图上收了回来,神色变得难看起来。当初他不喜欢儒家,除了骨子里是一个法家弟子外。

最大的原因就是,儒家弟子看不上自己,特别是因为自己的身份与姓氏。

他们担忧暴秦会再一次到来,不止一次向刘宏中伤。若不是大量的钱财打通了十常侍的门路,也许现在的嬴斐早就成了一堆枯骨。

儒家弟子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要致自己于死地,若不是自己慷慨解囊,恐怕死的就不是自己一个人了。

正因为如此,嬴斐对于儒家没有一点好印象,置人于死地,这件事已经成了嬴斐的心病。

哪怕是蒋琬与徐庶等人劝说了无数次,嬴斐一直都没有打算缓和与儒家关系。

不支持自己,想要致自己于死地,偏偏这个儒家还占据正统地位,势力庞大到无边。在诸子百家之中,号称儒门。

这样强大的隐患,嬴斐不可能让他们安然存在。对付儒家,甚至于世家大族的办法有很多,只是没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去开展。

国考只不过是刘辨的投石问路,为了解决当前的困境而抛出来的东西,并非怎么高深的计谋。

嬴斐其实非常清楚,单一的国考根本无法冲击世家大族与儒家的普世地位。但是国考配合学校,会让他们成为无根之木。

对于儒家与世家大族的怨念,以及麾下众人对于世家大族以及儒家弟子的态度,逼迫秦侯嬴斐不得不趁早下定决心。

儒家好是好,却不适合治国。要不然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大行于世之时。

为何不管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他们都不用儒家治国,他们能够崛起成为霸主,靠的不是仁义道德,而是军队是令天下人颤抖的实力。

没有一个国家因为儒家而兴盛,哪怕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不过是对外包裹着一层儒皮,里面全部都是铮铮法骨。

嬴斐这一次要将儒法剥离,让法家裸露出来,以法治国,以儒兴德。

……

当嬴斐的目光落在汉州,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他相信再不久的将来,汉州将会成为儒家最兴盛的地方。

第八百零八章 天下第一统帅的锋芒

嬴斐从来都没想过,让这些西域人进入朝堂,至少在短时间内不会。一旦这一场战争胜利,他将会让儒家西迁,继续给他们发光发热的机会。

以儒家的仁义与道德教化,让狼变成一只待宰的羊。

……

当一个民族有了信仰,也许会凝聚在一起,有了巅峰的创造力与战斗力,就像成吉思汗成了蒙古的信仰,缔造了一个强大的帝国。

而当佛教成了藏族的信仰,这些生活在世界屋脊的雄壮男儿,再也没有敢博狼杀鹰的勇气与杀戮之心。

在世界上各种教派中,道家崇尚无为,儒家崇尚仁义道德,佛教崇尚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正是宿命之论,让儒家与佛教有了强有力的生命力。

……

嬴斐的霸业蓝图是以中原为中心,逐步蚕食,以儒家与佛教双重文化渗透。从而达到侵蚀对方文化的目的。

将这些即将盛行的文化彻底扼杀在萌芽,让中原文化传遍向四方。以至于在将来,整个世界都在华夏文化体系中欣欣向荣。

当经历了文化渗透,再进行战争占领,这样一来抵抗力将会下降许多,而且占领的时间也将会更久。

嬴斐早已经悟透了殖民主义的真谛!
首节 上一节 1334/26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惊宋

下一篇:狼烟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