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大秦复辟

三国之大秦复辟 第1891节

张辽看了一眼亲卫统领张牛,道:“立即去将高顺将军请来,不得延误。”

“诺。”

张辽心里清楚,此刻赵王吕布,军师贾诩都远在襄阳,整个洛阳城中能够为自己出谋划策,商议一二的唯有高顺。

当初与秦国一战,身负重伤的高顺,经过这些日子的休养,早已经恢复了巅峰,在张辽看来,这一战高顺就是一记必杀技。

只要自己在关键的时候用出,必将会起到翻天覆地的作用。

“文远,你找我?”

一直休养的高顺并不怎么关心天下大事,特别是张辽坐镇洛阳,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尴尬。

高顺直接下令军中一切事宜都不必禀报自己,以至于此刻就算是秦军出关,他依旧不清楚。

“高将军,秦军出关了!”

“轰!”

秦军出关了这五个字就像一记炸雷,在高顺心中轰然而响。这一刻,在高顺心中轰鸣的不仅是震惊,更有一丝仇恨。

当初一战,若非有亲卫死命相救,恐怕自己早已经成了一杯黄土。

“文远,这一次秦军主将是何人,难不成是秦公嬴斐?”

高顺心中仇恨疯狂滋长,但是他对秦公嬴斐的忌惮深入灵魂,依旧忍不住朝着张辽,道。

瞥了一眼高顺,张辽点了点头,道:“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秦公嬴斐亲自坐镇函谷关,率先出关的是秦国太尉徐庶。”

“此刻徐庶率领五万秦军,剑指谷城,不出一日谷城恐怕就会陷落。”

闻言,高顺神色变得难看无比,因为他心里清楚,秦国太尉徐庶虽然出战机会不多,但是只能是人都明白。

若是徐庶才华不足,根本就不可能担任秦国太尉,而无人反对。

(本章完)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蓝田大营到来

整个秦国之中,文武鼎盛。`特别是随着秦学的兴起以及国考的连续举行,更是让秦国文武多了起来。

这个时候的秦国可不再是当年,由于秦公嬴斐的政策一道接着一道,这让秦国境内学术氛围一下子浓郁了起来。

学术氛围浓郁,一时间秦国成了学术碰撞的沃土,产生了许多人才。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徐庶想要坐稳秦国太尉一职可谓是压力如山。在高顺看来,既然如今秦国太尉依旧是徐庶,这就说明了徐庶此人的不同凡响。

可以说,太尉徐庶一人独压秦国各大武将,不管是勇猛无双如典韦,还是多谋如周瑜,也不得不甘为俯首。

由此可见,秦国太尉徐庶此人到底有多犀利。

“文远,如今秦国太尉率先出兵,由此可见秦公嬴斐这一次势必会举重兵南下,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此时此刻,高顺神色变得凝重至极,就算他不关注天下大事,也清楚的知道整个洛阳只有五万大军。

而秦国以太尉徐庶为先锋,由此可见秦公嬴斐的决心,这一次秦军出关,将是洛阳城的再一个劫难。

“在此之前,本将派遣斥候通知王上,将秦军出关一事禀报,请求王上立即派遣援军到来。”

……

在心中思考着张辽的对策,高顺忍不住,道:“文远,如今我军只有五万,根本不可能救援谷城。”

“因为大军一旦出城,就意味着洛阳防守空虚,一旦秦国太尉徐庶出兵为诱饵,恐怕将会落入秦公嬴斐的算计。”

高顺的这一番话,让张辽眉头微微一皱,因为他心里清楚,秦公嬴斐足智多谋,几近于妖。

和这样可怕的对手交锋,必须要坚守阵地,步步为营。

更何况以目前赵军的兵力,就算是救援谷城,除非全部压上,要不然也不可能有效果。

……

作为一员主将,在关键时刻需要决断力,这一点不管是张辽还是高顺都不缺。

“以你之见,我军坐视不理,继续死守洛阳?”

面对张辽的试探,高顺微微一笑,道:“事已至此,想必军师与王上会想到解决方法,最不济也会派遣援军北上。”

“此时此刻,我们要做的只有守住洛阳。”

……

闻言,张辽点了点头,他心里清楚,高顺其实说的不错,在援军没有到来之前,他根本不宜出兵。

哪怕是背负巨大压力,也必须要坚守洛阳。

“洛阳东有天下第一关虎牢关,凭借黄河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而且洛阳城环卫四塞,雄关林立,形势险固。”
首节 上一节 1891/26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惊宋

下一篇:狼烟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