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大秦复辟

三国之大秦复辟 第2193节

由于双方死敌的关系,荀攸没少琢磨秦王嬴斐,他自然清楚秦王嬴斐虽然是当下诸侯之,较为年轻。

但是他的大略,他的才情,绝对惊艳整个天下。

迎着魏公曹操的目光,军师荀攸,道:“秦王嬴斐既然想要会盟诸侯,这意味着其必有深意。”

“如今原战火熄灭,每一个国家都在休养生息,算是其最强大的秦国,想必也不愿意亲启战争。”

“除了原内部,那么只有大幕发生了惊天变数,让秦王嬴斐坐不住了,会盟诸侯只不过是他稳定内部的一个手段。”

……

“丞相,你以为军师所言若何?”

这一刻的魏公曹操其实已经认同了荀攸的说法,毕竟秦王嬴斐在书信提示的很清楚。

但是荀攸并不清楚,他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最大的原因是来自于对秦王嬴斐的了解,以及对天下大势的了如指掌。

哪怕是因为荀彧一事,心暴怒的魏公曹操也不得不承认荀攸的才情,在整个魏国之堪称第一。

“禀君,臣以为丞相所言极是,秦王嬴斐乃我国当世大敌,算是前一次战争的突兀爆发,但是相于关东诸国,秦国无疑是仍有余力。”

“只有发生了不可预估的变数,秦王嬴斐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会盟诸侯于洛阳,用来稳定原。”

丞相程昱眼底掠过一抹精光,继续,道:“纵观原四周,西域之地早已经被秦王征服,成为了秦国的汉州。”

“关东诸国,不足以为敌,在这个时候唯一能够给秦王嬴斐带来压力的只有大幕的东西鲜卑了。”

……

“嗯。”

微微颔首,魏公曹操不得不承认荀攸与程昱所言不差,与他心里所想几乎完全重合。

心念头闪烁,沉吟了片刻,魏公曹操看着两个人,点了点头,道:“两位爱卿,以尔等之见,这一次会盟孤应不应该前去?”

虽然魏公曹操已经做出了决定,但是他心底里依旧有些忐忑,沉吟了片刻,便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毕竟会盟诸侯,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必须要与国武百官商议。

1392.第1391章 荀攸的请求!

“两位爱卿,以尔等之见,孤这一次应不应该前去会盟?”

……

魏公曹操的这一番话,没有人能够回答,毕竟这一次不同于前一次会盟,前一次关东诸国为了伐秦,彼此都是统一战线。

算需要防备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危险,但是这一次,不是关东诸国的会盟,而是由秦王嬴斐提出的会盟。

这样一来,意味着这一次会盟的风险,将会是极大的。

毕竟彼此双方刚刚经历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不管是秦国还是关东诸国都伤亡惨重。

特别是魏公曹操作为始作俑者之一,关东联军的统帅,自然是秦王嬴斐最想要斩杀的一个人。

……

心念头闪烁,一时间魏国武想到了很多,沉吟了片刻,丞相程昱,道:“禀君,高祖曾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臣以为应当会盟。”

……

见到丞相程昱开口,算是心有所不安的荀攸,也不得不表态,道:“臣也附议!”

见到丞相程昱与军师荀攸的表态。魏公曹操小眼睛里掠过一抹精光,他没有想到这两个人的想法,会和他一致。

心念头闪烁,沉默了许久,魏公曹操方才将手的书信递给了军师荀攸,道:“这是秦王托使者带来的书信,两位爱卿可以看一看。”

“轰……”

接过魏公曹操递过来的书信,荀攸脸色狂变,一时间苍白如纸,连一直明亮有神的目光也在这一刻暗淡了下来。

“加强央集权,分置百官……”

心念头闪烁之余,荀攸将手的书信递给了丞相程昱,但是他心的震撼依旧存在,像是平地一声雷,动荡起万里。

荀攸号称谋主,自然而然拥有极高的眼光与才华,他自然清楚大幕的这一系列变化,出自谁的手笔。

因为他心里清楚,光凭借轲能,根本没有这样大的手笔,或者说鲜卑的智商,还想不到这样繁琐的改革。

他更加明白,他的族叔荀彧在西鲜卑,两个人自幼一起待在颍川,然后又同时为官魏国。

荀攸自然清楚荀彧的手段,根本不需要猜测,也不需要别人告诉他,他清楚这件事是荀彧的手笔。

一想到这里,荀攸脸色巨变,他心里清楚,秦王嬴斐这一次诸侯会盟,是为了防备大幕的东西鲜卑。

同样他也清楚,一旦西鲜卑完成央集权,轲能一人独享大权,这样一来,对于原各国的巨大威胁。

“君,若是秦王的这一纸书信不假,臣以为大幕有原智者为西鲜卑单于轲能出谋划策!”
首节 上一节 2193/26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惊宋

下一篇:狼烟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