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大秦复辟

三国之大秦复辟 第2265节

“这便是大汉王朝延续四百年的根本原因所在!”

……

说到这里,刘长忍不住叹息一声,道:“虽然长公子战功赫赫,但是性格有一点桀骜不驯,一旦继位,诸位公子恐怕难安。”

……

刘长一直跟随在韩公袁绍身边,他自然清楚韩公袁绍心大概得想法,他清楚袁绍钟意于袁尚。

而且长公子袁谭,二公子袁熙,外放为官,与他并没有多少交情,自然而然,刘长偏向于三公子袁尚。

只是刘长是一个聪明人,他心里清楚,韩公袁绍虽然在心犹豫不决时爱询问,但这并不代表会认同。

作为一个内侍,刘长对于自己的地位一清二楚,今日若不是韩公袁绍逼着他开口,算是心偏向于三公子袁尚,也绝对不会说出来。

他心里清楚,当一个国家的制度稳定之后,实际皇帝的贤愚得失,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只能起到部分影响作用,而完全不是决定作用。

既然这样,只要废长立幼对国家起到的积极影响能够大于给国家带来的弊端,那废长立幼是行得通的,是一个选定继承人的优秀制度。

刘长心里清楚,纵观历朝历代,很多时候废长立幼的弊端,远远大于积极影响。

……

作为政治世家出来的韩公袁绍,在这一点,远刘长看的更远,他心里清楚,在治世,废长立幼积极作用微乎其微。

但是在乱世,废长立幼积极作用很大,但是弊端更大、更加突出,而且还存在极大的判断失误可能。

所以才有了废长立幼,自古乃取乱之道这样的说法。

……

一个强悍的集权帝国,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权力的继承,继承的过程里往往充满着血腥和杀戮。

为了减少血腥和杀戮,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法理体系来确定继承的人选。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嫡长子继承制度,袁绍心念头闪烁,他深深的看了一眼刘长,道。

“去将三公子带来大明宫!”

“诺。”

……

点头应诺一声,刘长转身而出,他心里清楚,刚才的一番谈话对韩公袁绍影响极大,要不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想要见三公子袁尚。

从韩公袁绍的反应来看,刘长清楚他的判断没有错,袁绍眼,最想要继承的那个人是袁尚。

……

“儿臣见过君父!”

不一会儿,袁尚便来到了大明宫,由于韩公袁绍对于袁尚的宠爱,父子二人之间,并没有生疏与隔阂。

看着长相颇似自己的袁尚,韩公袁绍眼掠过一抹喜色,微微一笑,道。

“显甫,不必多礼,起来吧!”

“诺。”

器宇轩昂,站在大明宫的袁尚,让韩公袁绍在一刹那间,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一样的风华正茂,一样的书生意气。

这一份感官,让袁绍对袁尚在心里多了一丝偏向。

“显甫,最近书读的如何了?”

当初韩公袁绍留下袁尚,不仅是因为他的年纪小,其也因为他想要花大代价培养袁尚。

可以说韩公袁绍对于袁尚报有极大的期望,这一份期望,算是长公子袁谭与二公子袁熙两个人加在一起,都远远不足。

闻言,袁尚心一动,刚才来的路刘长已经告诉了一切,一念至此,连忙朝着韩公袁绍,道。

“禀君父,先生正在教周易与孙子兵法,儿臣略有所得。”

1439.第1438章 袁尚

听到袁尚说略有所得的时候,袁绍眉开眼笑,对于这个小儿子,他真的是非常喜欢。 !

不仅因为袁尚长得像他,更因为袁尚的母亲是他后宫之最宠爱的女人。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况且还是这种长天累月的枕边风,自然让耳根子较软的韩公袁绍心里产生了偏向。

不可否认,在夺嫡这件事情,袁尚虽然年纪最小,却走在了最前头。

不管是长公子袁谭,还是二公子袁熙都远远不如,韩国内部的这一场诸子夺嫡,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端倪。

有韩公袁绍的主观偏向,三公子袁尚胜出的可能性极大。

心念头闪烁,韩公袁绍望着底下器宇轩昂,身形挺拔的青年,忍不住心生出了一丝感慨。
首节 上一节 2265/26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惊宋

下一篇:狼烟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