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大秦复辟

三国之大秦复辟 第2413节

特别是一国君,手握权柄之人,往往其他人更容易怕死。

有道是富贵险求,那只不过是人贫穷之时的想法,从来没有那个真正的富人,会险求胜。

拥有赌徒心性的人,永远都成不了大事。每一个最终登顶的人,都是谋定而后动的大才。

他们哪怕是刚开始有富贵险求的可能,也是经过无数次的深思熟虑,最后才决定到底要不要做。

……

吴公孙权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绝望,意志自然没有秦王嬴斐魏公曹操这些身经百战的人,来的坚定。

更何况,生与死之间有大恐怖。在这个世间,除非那种看透生死得智者,没有人能够坦然面对。

有句话说得好,好死不如赖活着,不外如是!

……

心念头闪烁,孙权看了一眼鲁肃,摇了摇头苦涩一笑,道:“军师,你是不是觉得孤怕死,软弱无能?”

孙权虽然在询问,但是他的语气之却充满了肯定。刚才鲁肃脸色的变化,他看的很清楚。

只是他有不得不这样委曲求全的理由,对于孙权而言,吴国可以亡,但是孙氏不可以灭。

“君思谋定有原因,臣下没有异议!”不管孙权心是如何想的,鲁肃都不可能正面回答他。

这是他们君臣之间最后的日子,他不想破坏这一份君臣之谊。

瞥了一眼鲁肃,孙权便了解了鲁肃的想法。一念至此,孙权也不在逼迫,反而是点了点头,道。

“军师,明日午时开城投降!”

“诺。”

……

第二天,城门大开。孙权一身白衣,高举吴国君玉玺,带领着吴国群臣从大门缓缓走出。

周瑜,太史慈,丁奉三人神色各异,望着浩荡前来的吴国君臣,不由得感慨万千,心头想法不一。

特别是丁奉更是如此,他心里清楚,若不是他率领太湖水军投降。算吴国开城投降,也不会这么快。

他虽然不是导致吴国灭亡的最主要原因,但是他却是打破这一场平衡的罪魁祸首。

一想到这里,丁奉心头不免有些难受。毕竟他与孙权君臣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矛盾。

他之所以投降,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吴国朝不保夕,他看了秦国的潜力,认为秦国更有机会一统天下。

可以说是他放弃了吴国,而不是吴国放弃了他。

“吴国国君孙权,无力振兴吴国,庇护一方,今,特来向秦国乞降!”

吴公孙权伏地高举玉玺:“愿秦国王善待江东父老,休兵止戈!”

“吴公请起!”

踏前两步,将吴公孙权扶起。周瑜接过吴国玉玺,沉声,道:“太史将军,率军入城,接管吴县。”

“诺。”

随及周瑜看着吴公孙权,微微一笑,道:“还请吴公下诏,助周瑜安抚民心,至于封侯一事,等到王北,周瑜自会禀报。”

“诺。”

点头应诺一声,孙权也不再说话了。他心里清楚,从周瑜接过玉玺的那一刻起,他不再是吴国君。

此时此刻,他的生死都握在周瑜手,他不得不配合周瑜,来收拢江东民心,保证吴国不乱。

……

“徐来,立即向王传讯,我军拿下吴县,吴公孙权投降,请王立即北!”

“诺。”

……

周瑜三言两句便将一切事物安排妥当,随及率领大军进驻了吴县。除了大秦海军第一舰队外,太湖水军与卫尉军全部开进吴县。

此际吴国刚刚投降,他对于吴县之的情况一点也不清楚。为了安全起见,只能以海军第一舰队驻守城外。

以卫尉军与太湖水军,镇守吴县。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内外兼顾,置于不败之地。

……

“王,黑冰台传来消息!”

距离吴县五十里外,秦军大营,林峰神色欣喜。急匆匆的向着军大帐而去,他刚刚接到黑冰台的消息,自然清楚发生了什么事。

“吴国投降了?”
首节 上一节 2413/26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惊宋

下一篇:狼烟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