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大秦复辟

三国之大秦复辟 第2575节

这一场战争是极其残酷的,甚至于都可以说是用士卒堆出来的胜利。光是秦军战死六万之众,再加上韩军十万,魏军七万。

这意味着在武城到邺城之前,战场之上足足死伤了二十三万的恐怖数字。

心中念头闪烁,鞠义心头极为焦急。他清楚这一道消息,不管是真假,都会对韩军以及魏军造成巨大的影响。

而这一道消息,必然是秦帝嬴斐放出的。鞠义心里清楚,从始至终,他们就落在秦帝嬴斐的算计中,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军师,如今满城都是袁熙投降得消息,只怕军心涣散,守不住了”鞠义心头有一丝悲哀,韩国之中有他的心血。

结果就这样眼睁睁看着看着韩国在秦军的攻势下,轰然倒塌。他虽然贵为韩国太尉,却无能为力。

闻言,司马懿眉头大皱。在这一刻,他感觉到了死亡的威胁。他清楚若是再不想办法,十有**他会为韩国陪葬。

司马懿是有野心的,他还不想死。就算是死,也不会是为韩国陪葬。

心中念头闪烁,司马懿心头清楚,大秦帝国统一大势,已经无可抵挡。攻灭韩魏二国,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倘若这一次能够灭韩,秦帝嬴斐一定会在来年,再一次开启战争。举国之力尽出,一举灭掉魏国,完成统一天下的赫赫大功。

“太尉,韩国被灭,已成定局。以你我之力,已经挡不住秦帝嬴斐的脚步了!”

司马懿幽幽一叹,道:“目下,太尉只有三个选择,一投降秦帝嬴斐,以太尉之名,以十万大军为晋身之阶,足以打动秦帝。”

“第二,退出邺城,步步为营,与秦军纠缠,为韩国殉葬。第三个便是,与我一道南下,率军入魏。”

……

司马懿的三道计策,确实是鞠义唯一的退路。如今邺城之中风雨飘摇,绝不能在继续待下去,要不然必然会引发扎营。

故而,鞠义他的不得不选择!

闻言,鞠义沉默了下去。他心里清楚,就给他的选择不多,至于第三个,与司马懿一道南下魏国,更不可取。

秦帝嬴斐统一大势,已经不可阻挡。在这个时候,南下魏国,还不如投降大秦帝国。

鞠义虽然老了,但是他更清楚一个道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就算是投降,也必须要投降最强的一方,唯有如此,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投降不可行!”鞠义眼底掠过一抹精光,对着司马懿一字一顿,道:“韩公对老夫有恩,对于韩王老夫一定会死守!”

听到这里,司马懿深深看了一眼鞠义,没有再说什么。因为他说其他,也没有了作用。

刚才鞠义已经说的够清楚了,韩公袁绍对他有恩,他一定会守着韩王袁尚,一直到最后。

对于这样的愚忠,司马懿看不起,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欣赏鞠义。心中念头闪烁,沉吟了片刻,道。

“既然如此,出城之后,你我兵分两路,就此别过!”

司马懿心里清楚,他不是鞠义。魏国虽然实力大减弱,却远远强于韩国,就算是秦帝嬴斐亲自攻打,也绝非一时之功。

这意味着他还有退路,不用如同鞠义一般死战。

闻言,鞠义点了点头。司马懿已经仁至义尽,作为魏臣,他没有理由,去让司马懿陪他为韩国殉葬。

一念至此,鞠义:“军师一路走好,老夫会在冀州吸引秦军注意力,为军师南下争取时间。”

“后会有期!”一拱手,司马懿离开了大厅。他心里清楚,当袁熙投降的消息传来,就意味着邺城守不住了。

这是秦帝嬴斐攻击的前奏,接下来必然是连续不断的攻击,一直到邺城被攻破,这支韩军被彻底消灭。

甚至于司马懿心底有一种感觉,秦帝嬴斐这一次布局宏大,绝不仅仅是为了全歼韩军,极有可能是为了图谋韩魏联军。

司马懿对于当下的局势了如指掌,他自然清楚这是,邺城之中的十八万大军,是韩魏两国之中的主力。

一旦十八万大军被尽数歼灭,或许魏国还有一战之力,韩国失去了幽州的战略资源与纵横,必亡无疑。

一想到这里,司马懿心中有一丝急迫。他清楚,想要安全撤离,必须要立即就走,再迟一点,恐怕就有不了了。

903.第903章 大难临头心思各异

“诺。 ”

点头应诺一声,成廉转身离开了,随着成廉的离开,大厅的气氛有些凝重,一时间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

引湘水倒灌临湘城,这不仅是一场战争,它能够逆转当前的大势,让赵王吕布一下子困龙升天。

最重要的是临湘城还有十万百姓,没有人是卫道士,但是这个世界也没有纯粹的坏人。

他们都是军人,战场双方厮杀这是宿命,没有对与错,因为彼此之间守护的东西不同。

但是这一次不同,这不是战场的厮杀,一旦引湘水倒灌临湘城,死的最多的不是士卒也不是世家大族,而是最底层的百姓。

也正是这个原因,在场的众人心不免有些压抑,临湘城的十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可不是十万大军,

内心的谴责,天下人士子的口诛笔伐,一定会将舆论导向自己等人,总有一天,参加了这一战的人,都将会千夫所指。

……

感受到大营气氛压抑,贾诩眼珠子一转清楚了大家的担忧,沉默了片刻,望着在场的众人,道。
首节 上一节 2575/26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惊宋

下一篇:狼烟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