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旗

血战旗 第130节


“3天?”吴高群想都没想,直接回答到:“完全没有问题,敌人虽说有四个师,但其他地方河段冰面被我军破坏。只留了这么一个渡河口,敌人的补充并不容易,加上我军游击部队经常伏击他们的辎重部队。别说3天,就是半个月也没有问题。”

曾一阳顿时拉下脸不悦的问:“那你还让我逃走?”

“我?”吴高群顿时垭口,政委是被曾一阳‘骗’走了,和陈光一起,带着红四十军主力部队,围歼已经进入洛河附近的晋绥军连个军,2o多个团。

临走,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保证曾一阳的安全,可现在韩城很可能要进入短兵相接的困境,他哪里再敢留着曾一阳,才劝他离开韩城。

曾一阳看着吴高群紧张的样子,心说,我要是走了,对的起战死在韩城的红军指战员吗?对的起在潼关浴血奋战的老部队吗?一个临阵脱逃的将军,他的耻辱,用一生的荣耀都洗涮不尽。

他此时才明白,为什么彭总在部队最危难的时候,也会坚持在前线,从来不轻言撤退。

实在受不了吴高群紧张的样子,曾一阳才解释道:“你以为韩城真的能被打下来吗?不会。不但如此,而且陕西的兵事既将了解,多则5天,快则3天之内,必然见分晓。”

曾一阳的底气来的是如此的足,以至于,吴高群无法分辨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冬季作战的好处很多,北方冬天寒冷,山西方面,虽然是有机场,还有不少飞机,但是冬天起降飞机都是很困难的,稍有闪失就是滑出跑道,飞机损坏。

才几天时间,曾一阳就明显感觉,敌人的飞机少了很多。也不像开战第一天那么密集了。说明他们的飞机耗损绝对是个大问题。少了天上飞机的支援,敌人的进攻也会逊色不少。

曾一阳这么想,就是为了部队少一点伤亡,其次他也想早一点结束战乱,还国家一个短暂的安定期。中日之战终不可免,如果一直这样打到1937年,抗战真的就要像历史上那样,拖到日本投降,日本人还牢牢占据着中国的大片领土。这对于曾一阳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知道历史,还不改变这段历史,对于已经手握大军的一方统帅,曾一阳怎么忍得下这口气?

现吴高群还是跃跃欲试的对着卫兵使眼色,曾一阳心说,你这个大师长,一个劲的和自己过不去干什么?

从兜里拿出了两张电报,在吴高群的眼前晃了晃,解释到:“甘肃国民革命新一军,接受我军主张,和贺老总一同通电,全面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并接受红军改编,军长邓宝珊已经到了西安,和项政委开始商讨改编事宜。”

“而刚进入陕西的东北军67军,后勤辎重部队被我军伏击,二十五军果断出击,消灭敌人3个团。主力被围困在骊山附近,饥寒交迫下,部队哗变,王以哲将军无奈之下率部队起义。”

……

“你说,我还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撤离前线吗?”曾一阳反问着,看到吴高群盯着他手中的电报,脸上震惊的样子,带着疑惑。

“去去去——,自己去看。”曾一阳将电报甩手丢给吴高群,心说,还是自己威信不足啊!连报个喜事,部下都不相信,失败,太失败了。

他就不想想,他的这个喜事太夸张了一点,难道就没想过刚刚掌握一省的政权才不久,就又有一个省起义,连带着在西安的项英都是在云里雾里的,不知所以。

还是贺老总解释,才让他释然。原来邓宝珊一直都和党有联系,时常接济被追捕的党员。就连贺老总也当年流落西安的时候,受到过他的接济的5oo大洋。

在张含辉和贺老总的游说下,邓宝珊果断决定,宣布他甘肃绝对不打内战,坚决要求南京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仗打到这个份上,蒋介石也没有了办法,听说胡宗南第一时间将部队从宝鸡前线,退守四川,他也没有生气。反而带着一干幕僚,离开洛阳,回到了南京。

当晚,被围困在洛河谷底的晋绥军两个军,几次突围不成,反而受到刚投入战场的炮兵纵队的猛烈攻击。防线进一步被压缩,阎锡山在傅作义的停战建议下,让围困韩城的部队停止了进攻。

从军事行动改变为政治谈判,派出晋绥军前线总指挥,商震和红军谈判。

晋绥军撤兵已经成了事实,就是曾一阳想要什么样的代价,让攻入陕西的晋绥军安全撤离陕西才是个问题。

内战越打,规模越大,蒋介石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他也是有理想的,不甘心中国就此沉沦下去。政治抱负,在国内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他用了一个错误的方法,来解决党派之间的矛盾。

日军增兵辽宁,东北军和日军的摩擦越来越大,如果再派兵大战西北,那么离他再一次下台的日子也不远了。如果这次下台,那么国内战事将更一步糜烂,他的上台也就变得遥遥无期。

失魂落魄的蒋介石呆在他的书房里,死死的看着地图上,不断增加的红色区域,晃的他直眼花。不禁反问,自己根本就没有错,一个统一的国家,才能是强大的,但是现在国家四分五裂。眼看红军被围剿的不成样子,冒出来一个曾一阳,不但在江西战局上搅的天翻地覆,让中央军损失惨重,才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西北又被他搞的乌烟瘴气,难道他真的是自己的克星?

在南昌行营的杨永泰匆忙赶到南京,就看到了这么一幕,执掌全军的蒋介石竟然落寞的不成样子。这在他的影像中,只有上一次下台可比。

杨永泰轻声的走到了蒋介石身边,低声叫到:“委座……”

“自我掌兵,未有此等大败,难道我真的做错了吗?”蒋介石低声沉吟道。

杨永泰为难着说:“这个?”

杨永泰明白,蒋介石不是一个会承认失败的人,就像是他忌讳他的出生一样。

“委座,或许,政府可以和江西方面谈判……”杨永泰试探着说道。

“连你也……”蒋介石根本不相信,杨永泰会跟他说这样的话。连‘攘外必先安内’的条陈,都是杨永泰一手抄刀,这么可能会自相矛盾呢?

杨永泰深深的叹了口气,他也没想到,杂牌军对于内战如此的反感,不断的起义,投诚。“现如今,甘肃、陕西、宁夏都被贺龙曾一阳部所占领,其势力之大,实力之强,非用全国之兵力,不然绝无胜利之望。对于西北来说,那些不毛之地,即便给了他们,也不见得能闹出多大的动静来,反而江西福建才是党国之根基,南京政府中,最重要的几个三个省江苏、浙江和安徽,都于这几个省接壤。如果我们和红军签订停战协议,一致决定抗日,而让他们让出南方,只保留西北三省……”

“糊涂。”蒋介石生气的打断道。

杨永泰一如既往的文人般的淡定,微微笑道:“委座,请听我说完。”

“南京方面可以控制的部队不过百万,但全国军阀割据还有几十处,不但严重危害国家统一,而且各地号令不一,擅自截取税收,国家越来越弱。如果中共接受从南方撤离,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背靠苏联,有一个稳固的后方,但对我们来说,是解决所有国内小军阀的绝对好机会。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部,贵州的王家烈,云南的云龙等等。而我们可以划到一个中共的行军路线,让他们不动声色的进入这些地方,而不明真相的各地军阀,必然和中共开战,中央军尾随之下,全面接收这些省份不是难事,还可以消弱江西红军。”杨永泰的计划不可谓不毒,害人又害己,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旦能够成功接收数个大省,南京政府必然空前强大。

贵州、广西、云南、湖南、四川,已经包揽了整个大西南,诱惑不可谓不大。

蒋介石不置可否的走到地图前,他需要想想,杨永泰知道,蒋介石不会放弃这个扩大自己实力的机会。

悄悄的退出了蒋介石的书房。

第二天,蒋介石的特使杨永泰和张治中将军神秘的来到了江西前线,宜黄县,通过前线,表达了南京政府的这种意愿,西北三省可以被政府承认,但其他地方不能有中共领导的军队。

一时间,瑞金和中央军打了五年恶战的红军主要领导都愕然。但随后,西北三省解放的消息,传到了瑞金,才让所有人明白,为什么蒋介石服软了。

被失败笼罩了整整半年的中央苏区,又一次沸腾了起来……

第二卷保卫长城第一章谈判(一)

“冶局扩大会议,至明不在,由周副主席临时圭持会,
首节 上一节 130/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渔色大宋

下一篇:帝国吃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