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旗

血战旗 第241节


冯玉祥心中也忐忑不安的等待着,他不知道,这次他还有没有能力抓住机会。

这样的机会不多见,在奶年那样,获得苏联的支持。一下子从一省督军,到控制着北方六个省份,手下大军四十万,连阎锡山在他面前,也要逊色很多。但是,他败了,败在了蒋介石的算计中。败在了和阎锡山铁算盘下。

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资本,失去了所有的地盘,失去了部下对他的信任。也失去了信仰的支持。

被阎锡山软禁在山西的那段日子里,他想了很多,想到了桂系,这个在北伐中不能被忽视的力量。

两广战争,让以6廷荣为代表的老桂系黯然下台,后来唐生智又掌握了桂系,地盘扩充到湖南、湖北、广西,但是唐生智又想全部控制桂系实力,为他一人所用。

于是,李宗仁为代表的新桂系在和唐生智的作战中,获得胜利。唐生智痛失几乎所有实力,离开了政治争夺的中心。

新桂系第七军的战斗力,在北伐中,是头等强悍的一支劲旅。吼年7月。北伐开始,桂系第七军作为主力部队北上湖南。湖北。经过汀洒桥、贺胜桥战役后,北伐军主力,主要公口二革命军第四军,第七军,消灭了北洋军阀莫佩卑弄力四武昌。第七军转战江西。经过德安战役后,击破军阀孙传芳的主力。

到必年初,第七军转战江南,攻下安庆,江南、两湖已经基本为国民政府所有。鉴于第七军的战功,国民革命军第七军被民间和官方宣传称为“钢七军”。

第七军又在龙潭战役中击败来犯的孙传芳部队。龙潭之战导致孙小传芳的军队损失殆尽,孙传芳从此淡出中国政坛。

在短短三年年时间内,李宗仁、白崇禧就控制了过南方四个省,和二十多万大军。

二次北伐时期,桂系出兵二十万,占到当时北伐军的一半,对阵张作霜控制的北方军阀六十万大军,一路破敌。兵锋直指当时北方政治中心一北平。面对实力不显的蒋介石,李宗仁利用舆论和手中的军事实力,逼迫蒋介石下台。看似李宗仁执掌政府权柄。就差那么半步。就可以入主南京政府,或者干脆迁都北平。

但是,在权术高他一等的蒋介石面前。李宗仁还是失败了。

蒋介石仅仅利用了唐系旧军对桂系的不满,和新桂系之间对权力分配的一些小矛盾,就将一个控制着,广西到北平,横跨八个省份的庞大军事集团悍然瓦解。李宗仁仓皇逃到香港避难,桂系也就失去了争夺最高权利的希望。

后来在桂系退居广西后,李宗仁才回到广西,全心展实力。但是一省之地,怎么可能和一国之力相抗衡?

和桂系核心的团结相比,冯玉祥更为不幸,韩复杂、庞炳勋、孙小殿英、刘春荣等人和他离心离德,各自行动;其后吉鸿昌、梁冠英等人相继离开,自此之后,冯玉祥完全成了空头司令,自能闲居山西或者去在泰山山闲赋。

手下大将的相继离开,有的是对他完全失望,军饷后勤都无法保障。怎么养军?还不如投靠南京政府,至少蒋介石在收买人心上。舍得花钱,也花的起钱。

本来,冯玉祥北伐中后期数次被阎锡山暗算,对阎更是恨之入骨。中原大战,如果说是冯玉祥借阎锡山的经济实力,对抗蒋介石;或者更是阎锡山将冯玉祥当成挡箭牌,让他的部队。给晋佞军当炮灰。

和阎锡山交恶,和张学良更添新仇,加上老冤家蒋介石,冯玉祥得罪了中国权力最大,军队最多的三大势力。

要是还能东山再起,天都不会答应。这次,他想借红军的东风。可红军哪里是冯玉祥能够靠的上的。吉鸿昌和方振武在察哈尔组建抗日同盟军,聚集起来了十万大军。

虽然,良莠不齐,但冯玉祥已经感到早已熄灭的希望之火,又重新点燃了起来。

从山东动身不久,他人还没有感到察哈尔,就被曾一阳捷足先登,将五万多老兵悉数拉到了陕西,留给他的都是些绿林土匪,或者是手里连趁手的家伙舍都没有的老百姓,学生。想要将这些人练成一支能够给他壮威的大军,他还要搭上三四万支步枪,数百挺轻重机枪。还有至少一年的军饷。没有千万,想都不要想,他要是有这些钱,当年就不会让手下的部队连军饷都不出了。

这些天,在西山漫步,已经成了他不变的习惯,看着满山的绿数,神态中少了一份坚持,多了一份落寞。

“落一叶而知秋,当年我早该想到的,哎”冯玉祥站在山峦之颠,丝毫没有指点江山的意思。反而是有些后悔,痛失好局的懊恼。

刚刚入秋,北平的天气还是有些闷热,但他已经感受到了秋的凉意。

政治舞台很残酷,残酷到一次失败就会将一个主角,沦落为配角。有时候。连一个,配角的身份都没有。只能成为一个龙套。

冯玉祥如此,张学良的日子也不好过。失去了东北根基,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他还占有东北。那么即便一时失利,他也能从容的退回老家,养上几年,等待机会。

现在,他已经没有退路了。而且连财源都被蒋介石死死的控制住了。

如果他还不醒悟。那么东北军,奉军也将被关到历史的库房中,成为一卷过去的残存。

在机场上,张学良临时改变了行程,转道去了南京,将自己给蒋介石的的威胁降低到最低,是他唯一的出路。

或许是他早了几年看出他的处境,也免除了东北军过早的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将一支全新的东北军保留到了抗战的洪流中去”

不过,在飞机上张学良心里还是没底,蒋介石能够答应他的要求吗?

这很难说,东北军裁军看似对蒋的威胁要小了很多,实际上,很有可能组建成一支强军,这是蒋介石不愿意看到的。张学良也只能等。等到见到他的那个便宜大哥,才能知道所有的结果。

与此同时,黄邪接到蒋介石的收益,已经和从日本赶来的,以梅津美治郎为的日方代表开始停战谈判。

第二卷保卫长城第七十七章孤注一掷

“讥仅仅飞了个多小时。就在南享下降了,蒋介石虽不是太看重张学良的东北军,但还是派出了他的侍其长俞济时,到机场接张学良。

没有盛大的欢迎仪式,一切都是在保密中进行。

张学良有些呆的看着窗外还算热闹的辫头,南京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而这次感慨良多。

东北易帜。蒋介石亲赴奉天。和张学良笑谈甚欢,结拜为异性兄弟,将全军副总司令的职个亲手奉上。

中原大战,两千万大洋的军饷。加上华北三省的地盘,让张学良无法拒绝。

九?一八之后,张在蒋介石的允诺下,成功占据了华北。

相比之下,蒋介石不过在中原拿下了河南,看上去,张学良一直是在占便宜,而蒋介石一直在吃亏。事实上不然,南京政府一年的税额在两亿到三亿之间,虽然这些年有稳步增长。主要是在两江三地之间工厂扩大而增加的收入。

北方战乱不断,而且土地也较南方贫瘾,民风彪悍,南京政府现在只能负担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的军队。威慑北方,和出兵占据北方是完全两个概念。不但要多征召至少五十万大军,而且在还会分散蒋介石围剿红军的兵力。

他要是能多出来五十万精锐部队,早就把西南各省大都扫平了,哪会放任贵州的2军内斗,龙云在云南成了土皇帝,四川各地打成一锅粥?

蒋介石也没钱,当然不是说家里人没钱。而是他的政府已经没多少钱给他打仗。

汽车进入总统府,俞济时小心的陪着张学良,等待蒋介石的到来。
首节 上一节 241/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渔色大宋

下一篇:帝国吃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