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旗

血战旗 第392节


由于八路军指挥部的北移,4o军也渐渐的往北移动了一些,但主力还在阳泉、孟县一带。

其实,阎锡山不是没有动过脑经,想将在山西的第一战区的部队,归到其指挥之下。

可山西已经有了晋绥军,央军和八路军,整整5o万大军,这么多的部队连5万日军都对付不了,要再多的部队难道就能够挡住了日军的进攻了?

杨爱源作为阎锡山的左膀右臂,当时说了一句话,差点把阎锡山噎死:“总座,二战区已经聚集了5o万大军,如果再向一战区伸手,岂不让人笑话?”

想想也对,4o军也好,o5师也好,5军也好,都是一战区的部队,只不过在山西休整,这些部队在不久之后还是要走出山西,防止日军在南下黄河。

杨爱源是深知阎锡山脾性的,如果这些部队都被阎锡山召集到二战区之后,必然会放到最前线,跟日军死磕,从而最大程度的保存晋绥军的主力。

可这些都是一战区的主力部队,如果都打完了,那么一战区也就成了一个空架子,二战区完全将会被在华北孤立。

从战略上看,在华北保持两个作战集群,对山西有利,对晋绥军有利。

杨爱源权衡之下,冒着被阎锡山记恨的危险,说了一句公道话。

再说了,杨爱源的第六集团军也将上战场,此战面对日军精锐部队,自己也没底,作为一个军人,在国家危难之际,唯有死战。

o月7日,日军仅仅起进攻十天,就攻克了最后的一道防线,崞县失守,整个同蒲线将有全部被日军控制的危险,原平危机。

o月9日,日军围攻原平,三天之后,阎锡山准备了半个月的忻口战役如期开始。

阎锡山终于可以放下一颗心来了,日军无意于五台,他的右路集团军就失去了作用。

整个山西防御战开始到现在为止,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主帅昏庸,累死三军。”

彭总前脚刚刚到五台,这下子,又接到命令,去阳泉等地,防止日军从石家庄出兵,进攻山西。

整整半个月,八路军两个主力师就在太行山上跑了一个小来回。好在阎锡山也知道这回做的过分了一些,优先补充了一部分物资给八路军。

西北的兵工厂已经能够自主开始生产枪械,子弹的产量也在逐步提高,要不是运送不便,彭老总也看不上太原兵工厂的这些子弹。

除了五万套棉军装,让彭总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之外,回来的路上,彭老总都是在骂阎锡山无能。

“什么,每天的伤亡竟然达到ooo人,可如何是好?”阎锡山这几天连抓带挠的,头稀疏了不少,连带着焦虑,满头的黑,也渐渐的成立灰白色。

半个月间,将近一半的头变白,可见他的压力也不小。

从名义上来说,忻口会战能够僵持到现在,整整十天,日军也没有丝毫突破忻口防线的迹象。

战局正向着阵地战的方向展,这是日两军都不愿意接受的。日军是时间上拖不起,华北方面军两个常设师团即将抽调入淞沪派遣军,而**队每天一千多人的伤亡,确实让前线指挥的卫立煌心力交瘁。

这样下去,他手下的十万多人,也不过两个月就要玩完。

于此同时,日军在十月初拿下石家庄后,立刻让线头部队,第o师团开始往井陉进攻,准备从东往西,进入山西,从侧翼威胁山西的心——太原,从而支援整个忻口会战的日军主力。

前线作战顺利,寺内寿一心里不爽,毕竟这场战役是板垣征四郎绕过他这个方面军司令官开始的,他是个记仇的人。但战局展不利的消息,还是让他权衡后现,整个华北,日军要是不能顺利拿下山西,那么南下就成为泡影。

如此一来,他作为整个大战略,重要的一方决策者,必然会受到多方的指责。

寺内寿一在第第8天后,也从北平到了山西前线,并带来了两个联队的步兵,交给板垣征四郎指挥,早一天拿下山西,他就能早一天指挥华北的日军渡过黄河,从而让松井石根脸面无光。

他已经从帝**部获得消息,淞沪派遣军的情况,比华北的要严峻的多。

日军队人数对比到了可怕的o:,尤其是苏联三百架战斗机送抵淞沪前线,日军的空优势也荡然无存。松井石根已经扬言,如果再没有增援部队抵达,那么他将辞去派遣军司令官职务,让帝国另派高明。

5日白天,进攻忻口央防御区域的日军,在攻击上显示出了疲态,二战区立刻就组织了5个旅,在当日的夜间,往日军的阵地上反扑。

根本就没有夜战训练的部队,在前线一时间打成了一锅粥。混战变成了白刃战;阵地战,变成了追击战。在步兵作战,略显上风的日军很快就抵御住了进攻。

并在当晚开始有组织的小部队反攻。

等到第二天天亮,也就是6日,日军的小股反攻部队,渐渐的合拢了起来,组成了几个威胁巨大的攻击梯队,往第9军的纵深扎去。

板垣征四郎闻言大喜,原来只要突破了第9军的防御阵地,那么日军就能够依托这个前进堡垒,对周围的**队分开围歼,整个战役将会以日军的胜利而落幕。

危难之际,第9军军长郝梦龄,带领警卫连,正在前线阵地视察,胸前挎着冲锋枪,带着一个师部的直属人员,加入了对缺口的封堵。

士兵个个言勇,将军带头冲锋,在最困难的时候,郝梦龄带着一百多人,神奇的堵住了日军的进攻。只要一个小时之后,增援部队抵达,就能守住这片阵地,让日军的希望化为泡影。

眼见胜利在望,日军怎肯干休,立刻组织了两个队的士兵,扑向了郝梦龄将军所在的高低。

此时,他的身边只有不到一百人。

第二卷保卫长城第四十章哀兵必胜

第四十章哀兵必胜

“先前我们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只剩下一连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就不算完。出之前,我已在家写下遗嘱,打不败日军决不生还。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

这是第九军军长,将郝梦龄在忻口战场上的最后一段激励战士们的话,也是最感动人的一段话。

在o4高地上,九十多人防御的阵地上,少将两人,包括54师师长刘家麒,少校以上军官就有第九军参谋部的军官,随着郝梦龄到横山阵地巡视,才投入到了战场之上的。

日军也现了o4高地上的特殊,迅收拢部队后,立刻投入了两个队的日军,对高地起了攻击。

横山o4高地是整个战场上最高的位置,无论是在这里架机枪,还是干脆架上火炮,整个火力控制范围至少可以覆盖战场的一个侧面,这样重要的位置,无疑是日两军争夺的焦点区域。
首节 上一节 392/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渔色大宋

下一篇:帝国吃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