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旗

血战旗 第600节


冯仲云一瘪嘴,放下笑容道:“老赵,你也太看不起我冯某人的觉悟了,小家小当的,能让我看的上。”

“真的?”赵尚志狐疑道。

“一个苏军野战步兵团的装备,呵呵……”赵尚志拉着冯仲云甩开大路,走到了路边上,才小声道:“你不会骗我吧!”

“我骗你做什么?”冯仲云道:“杨靖宇的第1军早我们一个月,就和1纵主力会合,当场就从主力部队补充了一个野战营的兵力,还有三千新兵,部队已经拉到小兴安岭去了。这回的苏军装备,一共有两个师的装备,主力留下四个团的装备,其他两个团的装备将分别补充牡丹江地区,和佳木斯的抗联部队。”

“都说说,有什么武器。”

“22oo支步枪,35o支手枪,电台三部,轻重机枪126挺,外带一个野战炮连……”

“走,快点,部队跟上……跑步前进……”

“老赵,别急。等等我……”

“怎能不急,跑断了腿,我也要让司令员给补充上。小四千人的装备啊!”赵尚志疯了似的,想要去曾一阳把装备拉回来。可惜的是,他没有听清,冯仲云还有半句话没说,这批装备至少要三个月以后才能抵达。

眼看珠河县城就在眼下,城门口聚集了大量的老百姓,似乎在唱着歌:

解放区的天使晴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好欢喜……

第一五八章点将(上)

第一五八章点将(上)

珠河城门远远在望,赵尚志、冯仲云等抗联的将领正在唏嘘感慨往事的蹉跎,突然,走在他们前面的二营长贾宽沟飞奔的跑出退伍。

带着警卫员,飞奔到了队伍的前列。

“大家听好了,跟着我唱——”

“向前!向前!向前……”微微嘶哑的嗓音,五音不全的唱词,但不能掩盖歌曲本来的宣传力量,这是一种无穷的呼唤,从心底的呼唤。

“向前!向前!向前……预备唱……”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肩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

绝不屈服——

英勇战斗——

贾宽沟大声的唱着,这极富宣传力量的歌曲。像模像样的的挥动着手臂,这时候,他不再是一个指挥部队作战的营长,而是一个极富才华的演讲者,用拙劣的指挥才华,鼓动者一切注意他的力量。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歌声传唱了数遍,就十几句歌词,句句自心扉,很容易记。赵尚志在队伍中,也跟着唱起来。歌声中,传递着一个革命战士,忠诚和无私的一生,虽然唱这歌的人,没多少能够将这些意思都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但每个人心中都敞亮了许多,如同找到了生命的答案般,喜悦。

行动永远比演说,更具有说服力。

恍惚中,他似乎回到了黄埔,踏着正步,唱着为革命献身的歌曲,奔赴战场。

队伍没有停下,嘹亮的歌声通过斑驳的城墙,战士们也踏着坚定的步伐,唱着震动灵魂的歌曲,踏步走入了县城。

那一刻,彩旗飞扬;

那一时,民心觉醒;

多少战士,都是听着怎么一歌,从背朝黄土,放下手中的锄头,拿起枪,走上了抗日的战场,踏上了为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

“去看看,是不是二营进城了?”曾一阳在伪政fǔ的院子里,听见外面整齐的歌声,会心的笑着。

“长,是贾宽沟这小子到了,同行的还有抗联的部队,有小二百人的样子。”警卫团政委包洪志笑走进院子,高声回答道。

曾一阳本来是想亲自去城门迎接赵尚志的,但警卫团内,上到团长,下到士兵,都极为紧张,最后还是闵中原求着把曾一阳拦了下来。当然,曾一阳也知道,这是为他好。

珠河县刚刚打下来,杀了一些伪军特务,但保不齐城内还有没有被现的特务,一旦曾一阳要是出现点状况。整个4o军都要闹翻天了,更何况,鬼子想杀曾一阳都想疯了。此时部队打着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旗号,曾一阳不过是暂时隐蔽在团部,指挥全局。

一旦曾一阳的身份暴露,鬼子大队人马,立刻就会蜂拥扑向珠河境内。

到时候,就警卫团和司令部直属部队,根本挡不住鬼子的疯狂进攻,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冯仲云也深知保密的重要xìng,抗联第三军,知道曾一阳在珠河的,也就军长赵尚志一个人,加上刚刚夺取的五常县城,警卫团的一半兵力已经撒开了出去,正在围剿周边的日伪军据点。

珠河城内兵力也不多,无法派出大量的部队,保护曾一阳的安全。

站在第二重院子的门口,曾一阳苦笑的想着,自己要是在门口立一块牌子,写上‘收费参观’几个大字,是否会日进斗金。

充满欣喜的见到了赵尚志,曾一阳连句客套话都没来得及说,就见赵尚志就递上来一张纸条,曾一阳低头一看,呵呵乐了起来,有些玩味的看着赵尚志。从门口,让到屋子里,房间里大部分的摆设,都没有挪动。都是以前的那个伪县长喜欢的格调,土不土,洋不洋的,上下透着不着调的味道。

不过,房间内一套西洋风格的沙,倒是成了房间内一道景色。

将整个办公室一分为二,让来访的人一进就有种放松的感觉。此时,曾一阳靠着沙垫子,将手上的那张纸轻轻的放在桌子上,他有很多疑问,抗联第3军,在整个抗联部队中,是最有希望壮大的,选择的根据地的位置也很好。

背靠天门岭、钢盔山,面向大青山、松花江。
首节 上一节 600/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渔色大宋

下一篇:帝国吃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