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旗

血战旗 第816节


刚刚接到1纵的战报,除了在河岸边上,将日军第4联队一个大队歼灭之外,偷袭舒兰县城的计划失败

4旅和1旅一部,虽然压着鬼子在进攻,但是短时间内,想要攻克舒兰已经失去了先机即便骑兵迂回过溪浪河之后,跳到日军背后,也无法短时间内,歼灭舒兰守敌毕竟,骑兵在攻坚战中,无法发挥其战斗优势,去了也白去

曾一阳心中倒是不是太在意,是否拿下舒兰

对于整个战役的影响也不大,反而可能起到一种迷惑的作用,心中暗道:“这就开始了……”

第二七八章调兵

第二七八章调兵

“曾总,远东苏军的电报。”

曾一阳接过电报,先在末尾签上名字,同时习惯xìng的问了一句:“哪儿来的?”

“驻守伯力的第25集团军,马克西莫夫上将,代表苏军最高统帅部来的电报,希望我们最晚在今年冬季来临之前,停止对关东军的正面作战。”东北的冬天来得比较早,11月已经大雪飞扬了,可不想是南方,11月份还是很缓和的。

手中的钢笔停了停,曾一阳抬头看了一眼通信参谋主任,肖龙。后者苦笑道:“苏联人的想法天马行空,可不是我能想明白的。”

曾一阳点了点头,赞同道:“没错,别说你,就是全世界都会被莫斯科的想法吓一跳。”

别人不知道,但不包括曾一阳对远东苏军不了解。在亚洲,苏联有4个方面军,除了远东方面军之外,其他三个方面军,都在中亚和亚洲西部,包括驻守在哈萨克的骑兵部队,在北高加索的炮兵的步兵,总兵力要是公布出来,据对能让鬼子吓的蛋疼。可其他三个在中亚的苏联方面军,却是准备南下的。

苏联远东军方面军,苏联的6海空军的总人数,过5o万。而标志的苏联战略进攻能力的海军,兵力不足,加上6战部队,也不过两万多人。舰艇更是出奇的老旧,可以说,苏联的太平洋舰队,只要一出苏联海域,就等于已经沉入海底了。

不过,苏联人也算是看透了,海军不行,大不了就将战舰当成港口的要塞炮位。这样一来,两万五千人的苏联海军,一半以上都当6军使用。

苏联在远东的5o万红军,基本上就成了6军的编制。

可不是,连3o万都不到的关东军可以招惹的起的。

而关东军在两国的兵力情报上,出现了一个最大的误差,及时在估计苏联远东方面军兵力数量的时候,少估算了3o万人,大致和二十年代,苏联在远东军的驻军差不多。

6军高层,对斯大林的决心不明,还以为,苏联的重心在欧洲,亚洲一定会成为其防御的弱点。

这种错误,延续到了关东军本部。

加上日本外相,从本土出,途径苏联出访德国。更是坚定了关东军内部,对远东苏军的估计,两国的政治正在向合作的方面倾斜,而méng古的战争之后,苏军也放松了对远东的防御重视。

新组建的近卫内阁,已经宣布,由松冈洋右担任外相。

而松冈洋右,却在外jiao上,出现了很大的转变。一改,日本对美国的亲和面目,突然转向对苏联的亲和。这从他一味的促成日本和苏联的联盟,就可以看得出来。

甚至,在公开场合,松冈洋右还信誓旦旦的狂言:四国联盟。

哪四国?

德国,日本,意大利,和苏联。

似乎这四个国家联合起来,就能横扫整个世界似地。而无视美国对日本的拉拢,甚至说,是用物资援助,对苏联动手。

在日军中,北上派失势之后,松冈洋右的在国际上的煽动,对日本的战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国的条件很苛刻,要是日本答应进攻苏联,那么物资上,美国将会提供最大的援助限额。但是日本要从中国撤军,并恢复到1931年以前的领土,也就是撤出中国东北,保留一部分在辽宁的军事和铁路运营。

这对于日本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松冈洋右自然明白,他只要在外jiao国书上签字,等待他回国的,将是那些jī动的少壮派军人的黑枪。

所以,松冈洋右,在美国一改以往的亲善面目,将他骨子里的狂妄彻底的jī了出来。

不能说,松冈洋右的举动jī怒了美国政坛,但也让美国政fǔ,对日本的耐心在一点点的失去。

而紧接着,松冈出访德国,故意从苏联经过,预示着,日本在做两手准备。

苏日外jiao,在经历过战争之后,在4o年,不但出现了缓和的征兆,甚至还有蜜月期的甜蜜。在这种政治局势下,莫斯科当然不愿意看到,曾一阳将满洲搅的一团糟,因为这样,日本的战略重心,就不得不放在满洲。接着,苏联远东方面军也不得不紧绷着,一旦出现不可控制的局面,苏军被迫出兵。

这不符合苏联的利益。

曾一阳不屑的笑了笑,看完电报,他也在为日本内阁的幼稚想法而感慨。

要不是二战中,美国重心在欧洲。如果放在亚洲,只要两年时间,美国的庞大工业能力,就能将日本压的喘不过气来。太平洋上的战争,也将在44年结束。

不过,一切的美好愿望,都要寄托在别人的身上的时候,都往往会变成失望。

美国人,用日本奇缺的资源,youhuo的日本人去进攻整个西方世界的死敌,苏联。

而苏联人,在日本人面前,1ù出了尖锐的爪牙之后,也开始安抚起日本人。这极大的满足了日本人的虚荣心,让他们认为,自己是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最重要的一个国家。

对于同盟国来说,德国是拉拢不过来的。而意大利的作用,就别提了,只要英国人有心,意大利的影响连地中海都出不去,还指望他们干什么?

曾一阳明白,来自苏联远东的这份电报,是苏日和解的信号。

不久之后,闻讯的谢维俊也赶到了作战室,不过他不是因为远东苏军的电报而诧异,而是因为他带来了一个更加重要的消息。在苏联的一些党内干部,也将分批回国。其中就有在莫斯科的卢冬生,还有被滞留在伯力的黄苏。

“老黄要回国?”

这将注定是一个不平常的夜晚,从天一亮开始,曾一阳尽是接到一些让他吃惊的消息。
首节 上一节 816/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渔色大宋

下一篇:帝国吃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