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血战旗

血战旗 第827节


平日里,给魏拯民起了一个外号。不过,魏拯民涵养然,不在意的笑道:“没有你这么埋汰人,我不过是一个近视眼,你可是张着一张雷公嘴。”话语中,掩饰着,张吉海长得像猴子。

“得了,我就张的精干一些嘛?爹妈养的,也没办法。”张吉海嬉笑道,脸皮比城墙的拐角都厚实,魏拯民无奈的笑笑。

和杨靖宇搭档四五年,魏拯民对杨靖宇的了解,知根知底。杨靖宇是那种外冷内柔的人,相处极为容易。而张吉海,只能让他摇头之余感慨,这完全是一个滚刀肉嘛!

张吉海的心情一直是写在脸的,跟谁都是乐呵呵的,不过灿烂的笑容往往会被他的长相给掩盖,让人不由的想捂住腰间的钱袋。人不可貌相,张吉海当初在龙江,就一个独立营的兵力,耍的周围的千日军团团转,还一口吃掉了一个中队的日军。

张吉海询问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想要通过电报的信息,找到前线的动态。困难可想而知,往往穷尽脑力,最后也是徒劳无功。

突然,张吉海一拍脑门,大笑起来。

“老张,你知道原因了?”魏拯民惊讶的问道。

能够从一份小小的命令中,就能获得一些重要的信息。就像是曾一阳已经挂在口中的那句口头禅一样,‘战争嗅觉’,是一种非常感性的认识,但不得不说,这无疑是一个统军大将最需要的一项技能。

比任何的军事素养都可能重要。

毕竟,能够从小事中,现整个战场的大格局,这已经够恐怖了。

战场,敌人的防御薄弱点被现,洞悉这些,就已经是一流的战将了。一个成功的将军,或许不是一个军事家,却绝对是一个心理学家。张吉海还没有意识到,正是他敏锐的战争嗅觉,才让曾一阳破格用他。

在安东地区,不仅仅要能打仗才能让部队站住脚跟,更重要的是,安东是朝鲜和中国接壤的区域,也是沟通朝鲜和中国东北的交通要道。是出于战略的考虑,而不仅仅是军事的用途。

“老张!”

“嗯……”低头想事的张吉海茫然抬头,看到魏拯民期待的眼神,对周围的警卫说道:“布置警戒。”

等到周围十几米内,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时候,张吉海才缓缓说道:“政委,看来我们将来所担负的重任,要比我们预想的要重要的多。”

张吉海心里突然想起来,曾一阳在嘱咐他的时候,决口不提战略的事,反而说了很多战术的问题,让他不由心中有些奇怪。

第二八四章轻取额穆(下)

“老伙计,你是不是过于担心了。”魏拯民对安东地区非常熟悉。

张吉海摇了摇头,肯定道:“不是我杞人忧天,我现在才想明白两件事,一件需要我们最近有大动作。另外一件是,将来南满抗日根据地建立之后,挥的作用。”

“桦甸、金川、通化等地,当年抗联的时候,我和老杨就是在那一带活动。有了抗联第一路军活动的基础,当地的老百姓也对我们非常支持,我对在那里开展工作有信心。”魏拯民反而宽解了几句,从南满走出,魏拯民也有了新的认识,他有信心比以前做的更好,当然,他也是个不服输的人。

他还以为,张吉海是落差太大,对南满的形势估计的太严峻。

39年秋,魏拯民和杨靖宇,带着抗联的骑兵部队,突出日军的重重包围。和1纵联系,也就是在那年冬天,抗联第一路军接受到了史无前例的考验。最后,部队在日军的重重围剿中,被打散。

张吉海和魏拯民,带着部队重新回到这片地区斗争,表面,不过延续当年抗联第一路军的使命。

但细细想来,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张吉海没有将自己的疑虑说出,反而对魏拯民询问道:“你觉得,抗联第一路军,除了组织日军对山区的控制之外,还起到其他的作用吗?”

“你……”魏拯民一听,有些气愤,但细细想来,却真的是这么一回事。

如果,曾一阳不过是希望张吉海在南满对鬼子的大后方进行袭扰,根本就不用这样大张旗鼓的派出一支精干的部队。但要是更深层次的作战目标,曾一阳却一个字都没有提。

“你是说?”魏拯民吃不准道。

“我们能够想到多少,就做多少。”张吉海自言自语的点了点头,接着说:“曾总的意思我算是明白了,他担心给我们太大的压力,南满游击纵队就一千多人,恐怕办不到。当然也会有后勤的担忧。但关键在于,这一千多人,能够办成什么大事?能够拖住关东军多少兵力?对其防线薄弱区域造成多大破坏?还是能够在全局,打破关东军建立起来的南北交通网络?”

一系列的问题,就是说明了一个问题。

就是曾一阳对张吉海能否将关东军南北交通线打瘫痪,根本就没想过。部队派的多,给养就成了大问题。少了,根本起不到对关东军震慑,于是,就给了张吉海自由展的一个空间。

不过,魏拯民还有一个问题没想明白,那么刚才的,张吉海看出了什么?

不用魏拯民问,张吉海就揭开了谜题:“我估计,1纵在榆树的作战可能不会太顺利。”

“怎么可能?”魏拯民大惊道。

整个野司为榆树的作战,投入了一半以的兵力,筹备了半个月。能动员的都动员了,而面对的日军不过是一个联队。三万参战部队啊!难道鬼子都是铁打的不成?

再说,榆树的守备部队,也不是日军的精锐师团。

即便,像师团这样的日军精锐,不是也在蛟河,被王利打的连脾气都没有。难道,1纵的胜利,都是鬼子的计谋不是?再说了,鬼子用计,也不会将士兵的性命不当回事啊!

“战场瞬息万变,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生,再说了,榆树虽然无险可守,但对于1纵来说,也没有多少优势。日军的增援很快,周围都是平原,我要是日军指挥官,在战场周围布少量的骑兵,就够让王司令头疼的了。再说,榆树靠近哈尔滨,这场攻坚战,打起来真不容易。一个联队的日军要想固守,在没有补充的条件下,一周还是没有问题的。”

正在作战关头,张吉海还能先到数百公里之外的另外一个战场。

作为搭档,魏拯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事实,南满游击纵队的路,一点都不平坦。因为,一直部队,想要南满站住脚,还要扩大影响,光在山区里,伏击一下鬼子是很难成功的。必须要有大动作,才能让老百姓看到,这支部队有跟鬼子叫板的实力。

这样百姓才会信服,不仅仅是打鬼子的问题。

在东北十三省,打鬼子的部队很多。甚至有些根本就不是部队,而是土匪。看到鬼子的运输人,就那么几个人,从下山来抢一把的也大有人在。难道连土匪就能让老百姓看到希望?相信他们是为老百姓才打鬼子的吗?

所以,很多作战,从军事角度,根本就毫无用处的。
首节 上一节 827/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渔色大宋

下一篇:帝国吃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