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全能科技巨头

全能科技巨头 第221节

到了4月12号这一天,这出双簧戏轮到美国人发力了,这一天老美商务部的一把手威尔波·洛斯跨过太平洋来了。

一时间,全球视野都为之瞩目,不少被坑惨了的小国和受害者们都翘首期盼,希望这两位大佬这回磋商能有突破性进展,别再折腾了。

……

海岸线公司总部,CEO办公室里,翘着二郎腿坐在靠窗沙发的叶华,旋即在桌面上的一角特殊位置轻轻向下施加一个持续的压力,不一会儿便投射出了一个浮空界面,他娴熟的在面板上点触操作了一会儿,很快就弹出了一个视频面板。

视频画面中,威尔波·洛斯正在被CNBC记者问及即将展开的磋商问题,回道:“双方之间已经谈了很多很多年了,我们认为现在是采取实际行动的时候了。”

说完,镜头中的光头佬洛斯耸耸肩,采访他的CNBC的记者又问道:“那么洛斯先生您对此次谈判有什么期望?”

闻言威尔波·洛斯望着记者淡定的说道:“如果我不认为有希望,我就不会大老远跨越太平洋跑来不是吗?”

CNBC的那位记者却呛人的说道:“抱歉,我记得上次您也是这么说的!”

威尔波·洛斯语塞的抿嘴了一会儿,一张表情图就此诞生,片刻之后只好说道:“这次情况不一样了。”

记者:“是的,上次您也是这么说的!”

不知道为什么,叶华看到视频里的这段新闻采访,有点莫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吧不管了,继续看。

视频中,叶华感觉威尔波·洛斯这老头儿听了之后绝对是想把这位记者打一顿,当然这事儿只能在心里想想和骂咧几句,很快,威尔波带着一脸无奈的表情说道:“事实上,这种事情你没办法去预判的,在真正进入会议室之前,你永远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这些谈判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谈来谈去都是老生常谈,问题在每个人面前其实都很清楚,我预计本周结束华夏之行,如果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早点回家吧。”

听到敲门的声音,叶华侧头瞄了眼办公室的门便收回目光,“进来!”

乔薇带着一份文件走来,看到叶华正饶有兴致的看着CNBC的新闻播报,忍不住搭了句话:“从近期的消息来看,全世界快被你们这些大鳄们给玩坏了。”

叶华望着眼前的视频画面已经结束了采访,镜头已经转切到了演播室,几位美国佬的分析师们开始大肆的大谈特谈,美帝也是有钻家的啊,只不过那边叫分析师。

“玩坏?”

抬手轻轻一扫,浮空面板全息显示都随之消失,叶华端起了桌上的一杯茶水喝了口,笑了笑,淡定的道:“在我看来不过是全球性的宏观资源配置或支配上的一次结构重组而已。”

旋即翘着大腿侃侃补充道:“这个世界上只有三类人,一类是资源的拥有者。其实资源是谁的不重要,关键要有资源配置权或支配权,银行里的钱都是储户的,但存进去多久意味着丧失多久的支配权,不说别的,那么多的财富银行间一天的拆借利率就能产生多大的收益?”

“再一类是资源配置者,在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中,从事资源的投入、整合、运营、产出,或称资源玩家,现在的我,就是这其中极少部分的重量级玩家之一。”

“最后一类是资源出卖者,这类人本身就是被配置的资源或资源的载体而已。”

“这个世界,看透本质的人,都是在玩资源配置的。政客没有本钱,却可以动用全国的资源,甚至影响全球资源流向;”

“金融资本家和产业巨子能运用少量资本,就可以借助金融体系支配大量别人的资产。所以,资源名义上都是普罗大众的,实际上都是资源配置者的,银行里的钱是储户的?法律意义上是了,但其实是银行家的,看一个人的能量有多大,关键是看他能配置多少资源。”

“所以有人被玩坏是肯定的,比如小本子在这次全球资源配置上的结构重组就差点被玩坏掉了,哈~~”

说完,叶华收起笑容瞄了眼乔薇,懒洋洋地说道:“有事速奏,无事……其实我们也可以找点别的事儿干,我先瞅瞅,沙发、办公桌、轮椅、窗台……好像基本都已经尝试过了,这个就emmm…”

“……”

乔薇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他这是已经把办公室当做卧室了?

第218章:拒绝银行,风险转嫁

不过叶华是什么性子她也摸清了,毕竟都知根知底了,于是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不然又是免不了被他一阵折腾。

“这几件事情都是你提醒我有进度就要跟你汇报的,英特尔那边已经把第一批芯片空运过来了,总共650万片,其他外包商也完成了第一批供货,一周后可以进行最后的模块化组装,到5月初最终的PHC主机能够为市场供货600万套左右。”

叶华点点头,PHC设备也许不是海岸线公司最利润最高的产品,但却是整个生态链的基石,这事情他很重视,思量片刻说道:“产能还是不够,通知运营部尽快扩大产能。”

“嗯,扩大产能的事情我们内部已经开始讨论出了结果,一周后公司会纠集产业下游的外包厂商们扩大生产规模。”乔薇如是说道。

随着PHC放量生产以来,珠三角的电产品制造业迎来了一段好日子,海岸线公司要放量生产2000万套PHC设备,这意味着带来超过1200亿美元的产值,相当于超过8000亿元的订单被上下游各大供应链瓜分。

原本都在裁员甚至因为没有活儿接而要面临倒闭的制造业工厂都立马繁荣起来,海岸线公司的订单外包给各大供应链,一下子从开始没活干到现在单子都快接不过来。

海岸线公司自然不可能一下子掏出1000多亿美元,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资金,不过上下游的供应链也不可能一下子吃掉,第一期海岸线公司就砸了200多亿美元,也即是1400亿元,把去年赚的钱全都投入到PHC放量生产中去,而随着PHC预售和5月份发售日到来,资金回流之后第二期投入也会跟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的各大商业银行都快把海岸线公司的门槛给踏破了,银行那边自从得知海岸线公司在PHC上今年要投入2000万套的放量生产,很快就计算出了这需要1370亿美元的资金规模投入,开始的时候风险评估出来,银行有点虚。

但随着PHC预售的火爆,各大银行的风险评估中心立马就把海岸线公司视为优质投资对象,所以各大商业银行的行长都来海岸线公司推销货款业务。

1300多亿啊,还是美元,海岸线公司有钱不假,但也没有这么富可敌国,全世界现在除了苹果公司之外能够拿出这么多钱来,没有第二家能做到。

就算各大银行也不可能拿出来,不过也预估海岸线公司的资金周转冲抵之后,应该还有400多亿美元的资金缺口,大约3000亿元。

即便3000多个亿也是一笔天价,两三家银行同样也吃不下。

由此可见,银行家们把海岸线公司的门槛踏破也不足为奇了,但是各大行行长很气,因为都没能如愿见到叶华本人,海岸线公司现在的确缺钱,但并没有找银行借一分钱。

真正让银行很气的,叶华不但自己没有见任何的银行家,他也不允许何昊、乔薇他们这些公司高层跟银行打交道。

海岸线公司从创立开始就没有负债银行,一部分原因是他希望这个记录永远保持下去,贯彻海岸线对银行零负债率,只要不欠银行钱你这家企业就一定不会出什么不可预料的幺蛾子。

叶华对搞金融和银行家这帮人是真心不感冒,他们才是真正的吸血鬼,海岸线公司的确赚钱一度比金融都夸张,但却不能忽视对实体和科技的推动。

而银行家这帮人呢?现在看你前景好,给你放贷,而一旦出现什么幺蛾子的事情,立马抽贷。

所谓抽贷就是还未到协议规定的还款期限期间,银行认为你的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了,他就要求提前收回贷款,这么搞哪一家企业受得了啊?

首节 上一节 221/6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领主时代

下一篇:我的皮肤强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