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全能科技巨头

全能科技巨头 第245节

这家公司是他掌握了85%的股份和100%的股权,其中15%的份额是公司的期权池,用于和公司内部的高级工程师、高管分享收益的。

海岸线公司要对其进行并购,必然要把员工手里的期权股份进行回购重组,因为价值完全不一样了,这些都会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先丰纳米并非上市公司,如果上市的话,市值大约能有80~115亿元区间。

不上市是因为先丰公司以他的体量并不缺钱,客源稳定,就这一点景平还是对他很有好感的。

“对一半少半点,7%,向总,不能多了。”景平如是说道,直接砍掉了10%,显然,向元生也是在尽可能的为自己争取利益,一旦海岸线公司并购了先丰公司,真要做到海岸线公司承诺的年销售额破千亿的恐怖量级。向元生凭借手握先丰纳米17%的股份,身价绝对是水涨船高,用不了几年说不定就是一位身价上百亿美元的超级富豪,一举跻身进入国内乃至世界超级富豪行列都绝对不是梦。

“就7%了,向总。”景平看到他想要开口,打住他又补充道:“你个人占先丰7%的份额,而125个亿依旧不变。”

向元生欲言又止,看到景平淡定的语气带着坚定知道就只能这个数了,叹息了一声便点了点头。

7%,虽然少了点,但也不错了,只要先丰起飞了,几年之内身价成倍飙升,即便是7%也足以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一举挤入国内富豪榜50前行列,过个十年八年或许前十都不是梦。

并购先丰纳米材料公司是景平带着叶华志在必得的意志而来的,不过这么顺利倒也是超出了他的意料,但回头一想倒也释然了。

海岸线公司的优势全盘甩出来,先丰公司几乎找不到拒绝这份并购邀约的理由。

此次并购案比较低调,所幸的是先丰公司没有上市,不然海岸线并购起来恐怕得花费额外50%的价格,毕竟并购程序还没有开始,消息肯定瞒不住,传出去了比如会推高股价。

尽管先丰公司的股权结构转交低调,但天下还是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传出来之后,立马就在科技圈引起了广泛报道。

家大业大也有家大业大的难处啊,天天被一大帮人全方位无死角的盯着,但有一点小动作加上捕风捉影的媒体进行一番渲染之后,很快就能成为热点。

例如此次,不少的媒体就把标题写成这样:「海岸线公司并购先丰纳米,叶华在基础材料领域新布局,石墨烯、纳米材料行业迎来新风口?」

海岸线公司这么大体量的一家超级科技巨头,突然在纳米材料领域插一脚进来,行业内的从业者肯定睡不着觉了,或因为不安睡不着,或因为振奋而睡不着。

加上媒体消息这么一渲染式的报道,这就搞的整个行业的情绪一片躁动。

不要怀疑叶华或者说海岸线公司的能量,这样的大体量企业,一举一动可以说都是一个行业的风向标,其科研实力方面姑且不说,光是海岸线公司这种穷的只剩钱的大企业,要进入一个领域,随随便便砸一笔钱下去都能对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波动。

先丰纳米这家公司其实并不出名的,只不过在行业内比较著名,其实也像信越化工那样低调。

现在被外界称之为“傍上”海岸线公司的大腿,也是因此快速被人熟知,而随着海岸线公司亿125亿元完成对先丰公司93%的股权并购,并在下辖重新设立一个10%的期权池。

很快就宣布对该企业再次注资200亿元,这消息着实羡煞了同行,搞基础材料其实没有下游赚钱的,除非是像信越化工那样占据绝对技术垄断才会有高利润。

而搞基础材料又很吃钱,再加上一个回报周期也长,先丰纳米材料公司傍上一个超级财大气粗的母公司,不仅让业内的同行羡慕嫉妒恨,同时也危机感越发的强烈,资本的强势注入必然会带动先丰纳米的技术更新加速,有钱了,财大气粗了,研发投入肯定会加大,技术升级的速度肯定领跑同行。

搞科研项目,除了优秀的技术工程专家不可或缺之外,资本的投入一样不可或缺。

但对于行业整体而言似乎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随着海岸线公司带来大量的资金,也是带动了行业的热度,跟风的资本也被吸引而来。

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海岸线公司肯定是看中了这里有利可图才会来的,其他的资本看到了肯定不会无动于衷。

对于一些初创团队来说,反倒是挺感谢叶华的,因为海岸线公司大举进入纳米材料和石墨烯行业,成为了一个标杆,起到了带头的作用,许多从事该领域的一些团队更容易拿到资本圈的天使轮融资。

如果说,海岸线公司并购了先丰纳米材料而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关注,科技圈也进行了重点报道,但也不足以登上实时头条消息。

但紧随而至,在7月份末的时候,曰本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突然宣布被并入海岸线公司旗下,这个消息一出来,直接让无数人大跌眼镜,眼球掉一地。

外界得知这个消息的第一念头是:曰本人是不是脑阔被门夹了?还是今天是愚人节?

…………………

第242章:北川绫子

海岸线收购信越化工立马就上了互联网热搜。

而就在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则快讯:这笔并购交易已经获得信越股东以及美国监管机构的批准,同意海岸线公司以220亿美元并购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此外德国、法国、英国等全球多个国家的监管部门也基本在同一天的不同时段批准了此次并购案。

在这些消息先后出来的时候,这笔交易其实已经接近完成。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华夏的公司并购曰本的公司需要其他国家的审批同意,这是因为WTO的反垄断审批。就像当年高通收购恩智浦需要华夏通过,前些年迪士尼收购21世纪福克斯,两家美国公司的并购同意需要华夏的审批同意。

因为迪士尼在华夏有庞大的业务,要是在华夏不同意的情况下强行收购,完成以后哪迪士尼在大中华区的市场就瘫了,如果华夏对迪士尼相当不爽可能就会拒绝,以后就不能继续在大中华区挣钱了。

海岸线公司收购信越也是一样,不论信越化工的半导体业务还是海岸线公司的各大产品都要在全球开展业务,各国肯定不可能反对,但道理也是一样的,如此庞大的并购案也是必须要走的流程。

不过这个流程走的可谓相当之顺利,各国都在同一天先后批准同意,本来就是大家在内部先谈好了再公布的,顺利是当然的了。

信越化工,垄断了全球半导体原材料供应的行业巨头,这种高科技企业是属于再多钱都不会卖的那种,但曰本人偏偏把自己的信越给卖了,这种破天荒的事情真是让外界感到大跌眼镜。

多半这就是网上俗称的“活久见系列”了吧。

其实,并不是外界所说的小本子脑阔被门夹了的举动,而是人家其实含泪甩卖的结果,信越,完全是以牺牲自己去换来曰本工业一次救命的机会。

小本子的“忠”文化的确值的称道的,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那批人愿意把信越卖掉,同时整个曰本汽车工业都欠了他一个天大的人情。

当然,还有信越背后的曰本财阀也是一大关键因素,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而已。

但外人看来还是有些不可思议,尤其是在欧美人看来这完全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一种事件,这种事件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西方世界的。

但不管怎么说,信越已经是叶华的了,将以24884亿日元(大约1526亿元)并购信越90%的股权,这家总部位于曰本东京,拥有员工2万规模的半导体工业链中的一大巨头,从此不属于曰本人所有了。

曰本媒体对此展开的报道,字里行间透着心碎,甚至一些曰本的愤青在网上大骂,扬言要抵制海岸线公司,同时也不忘怒喷一波曰本当局无能,同样还有伊藤博之惨遭躺枪,伊藤现在正带领克里普顿未来媒体筹备初音未来的年度全球巡演呢,无辜躺枪他也有点懵。

首节 上一节 245/6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领主时代

下一篇:我的皮肤强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