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全能科技巨头

全能科技巨头 第365节

这其中涉及到了一个“量子编码”的问题,因为所有用量子比特进行计算都是基于概率的,这就存在一个误差,所以就需要牺牲更多的量子比特来纠错。

所谓“量子编码”因此也叫“量子纠错码”,而谷歌所谓的72个量子比特只是物理层面的,把每一个量子比特放在那儿可以放的更多,但如果不能进行逻辑运算放再多也没什么卵用。

而在逻辑比特层面,谷歌搞的那个72个Qubit就相当于9个逻辑比特,因为需要每8个为一组涌来纠错,每一组其实就只有1个逻辑比特了。

即便如此准确度也不能达到百分之百,因为只要用了“量子纠错码”就意味着谷歌研制的量子计算机没有解决迪文森佐标准第四条,即:要有一种解决有效退相干的办法。

而叶华现在打造的这台量子计算机已然满足迪文森佐五大标准,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量子计算机,这64比特指的是能够同时进行并行运算的量子比特,对应的则是谷歌的9个量子比特,而谷歌对应的72个Qubit,叶华这台量子计算机则是128个Qubit。

IMB公司公布的Qubit数量也很多,但实际上的逻辑Qubit大概只有6个左右。

谷歌用每8个一组来纠错,准确度也就70~80%左右,也就是逻辑门的保真度了,他必须要这么干,实际上纠错组越多就越靠近正确答案,但永远不能保证100%准确,这是个硬伤,当下全世界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机构,除了叶华解决了退相干这个硬伤,没人能解决。

至于叶华研制的这台量子计算机是用什么来做量子比特,当然是用量子的某个双态系统了,就是用一个光子的两个自由度来做两个Qubit。

64个量子比特就是64个光子,也就是128个Qubit,并且他们相互纠缠,术语叫做GHZ态,这是一种特殊的量子纠缠。

想要用多量子的GHZ态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时期,叶华用的64个光子,是用这些光子的动量、轨道角动量这两个自由度完成了128个Qubit的GHZ态制备和表征。

实际上许多欧美的物理学家认为用线性光学来做量子计算机的道路是走不通的,就是直接用光子的偏振、角动量、轨道角动量这些来做量子比特。

但潘建伟教授的团队率先实现了用光子的偏振、动量和轨道角动量三个自由度完成了GHZ态的制备和表征。

叶华直接完成了两个自由度的GHZ态的制备与表征。

至于为什么说难,难到走不通,是因为太难集成了,做个试验需要一大堆设备来保证光子的相干性和寿命。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别墅地下库里,叶华研制的这台量子计算机的体格就极其庞大,其中耗费了很多的设备和资源,就是为了保证光量子的相干性和寿命问题。

光子是很脆弱的,单个光子碰到哪儿都能被吸收了,所以想要做成千上万个Qubit并实现集成小型化,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材料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能进行集成,也就意味着无法普及民用。

叶华其实有办法来保护光子的相干性和寿命问题,那就是通过“场”来解决,不过他现在并没有这么做,那会耗费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搞新技术的突破,新材料的制备等等。

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搞这个最初是干什么的,仅仅是为了模拟自身的基因阵列,获得完整的基因图谱而实施可控变异而已。

现在有一台量子计算机能用了,就行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欧美人觉得不行,但是潘建伟教授就另辟蹊径,光子多了不好集成,但是可以用一个光子的多个自由度来做量子比特啊,这就是潘建伟教授的厉害之处。

这并非是叶华最想捣鼓出来的,他只不过是再进一步。

这种方法确实可行,就是代价高了一些,但对于叶华来说,只要做到50~100个,能够运算,造出一台量子计算机就足够了。

……

向广大书友征求意见和建议,大家踊跃留言

上面一章都是量子技术相关知识的干货,这本书里出现的关于量子技术方面的故事情节,包括前面主角在复大的演讲,都是作者菌多年来查阅大量资料和读过相关书籍累积下来的一些知识,通过穿插在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变现为大家进行的一次相关内容的科普吧,当然了解的大佬可以自动忽略。

可能作者菌笔力的缘故而不能在科普这些知识的时候兼顾故事的趣味性,笔力问题作者菌会努力提高,不过大家直接去看资料可能更加枯燥,除非特别感兴趣,就像作者菌对量子技术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竟然是科学,是客观存在的东东感兴趣,所以看的多、看的久。

那么问题来了,作者菌虽然对这种科普比较乐意,这也是兴趣使然而乐意做的,但毕竟是靠写网文混饭吃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够踊跃在书评区留言,如果大家确实不喜欢这样的情节,看那些各种计算机的逻辑门、非门、与门、异或门、高电平、低电平巴拉巴拉小魔仙之类的实在脑阔疼。

那作者菌会根据大家的信息反馈酌情调整,忽略这些技术细节+科普式的描写,用春秋笔法带过,如一周后、一个月后、三个月后。

其实这么写相对更简单轻松一些。

写出来的章节是给大家看的,大家看了会点评的,这些前沿问题作者菌也可能会被绕晕进去而导致出糗,所以一旦选择这样写,写到一个近未来前沿技术概念的时候,作者菌潜意识的会去再次多角度查阅资料,佐证这个概念的科学合理性,确定没问题之后才写入文章中。

总的来说,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根本的核心问题就是,作者菌希望能够写出让大家愿意看、爱看的、觉得订阅钱花值的章节文。

所以大家可以在书评区、章节说里留言,发表自己的建议看法之类的,每一条正版读者留言对于作者菌来说都是宝贵的参考信息。

以上。

对了,求票、求订阅嘤嘤嘤……

第355章:打一针就好了

“主人,您是不打算将量子技术应用于商业化了?”在等待北川绫子取来医疗急救箱之际,小音如是问道。

“谁说不商业化?当然要商业化了,这是必经之路。”叶华毫不犹豫的说道。

“那主人您也许还是该好好考虑普及的问题,既然迟早要进入商业化阶段,应该趁早抢注相关专利,构建量子专利壁垒,这能让您今早将量子霸权掌握在手。”小音建议的说道。

“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小姑娘。”叶华微笑的说道:“争所谓的‘量子霸权’也没必要,这只是一个概念,要争也不是现在,就算我现在实现了64位光量子逻辑比特的计算机,能处理的问题也是有限的,秀尔算法虽然能破解RSA加密系统,但还是存在诸多的缺憾,还得开发一套全新的更为行之有效的量子算法,我现在的事情已经够多的了。”

“如果想要通过已有的秀尔算法来破解RSA密码,就比如很普通的RSA-2048秘钥,使用秀尔算法需要多少个Qubit?按照现有的技术什么纠错码全算上也需要大概上亿个Qubit,所以早着呢。”

小音沉默了一段时间,似是若有所思的道:“所以,不管谷歌还是IBM说他们有多少个量子比特都没用,就看真正有效的逻辑比特编码有多少,这才是关键,对吗?”

“对的,而且还要看保真度。”叶华点点头,又笑道:“不过这是他们该考虑的,我的量子计算机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100%准确率,秀尔算法给我也不要。”

对于现在世界上传统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机构,包括潘建伟教授他们的团队,都卡在了这个问题上,而且不管进步多么巨大,但始终解决不了迪文森佐标准第四条退相干的问题。

首节 上一节 365/6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领主时代

下一篇:我的皮肤强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