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全能科技巨头

全能科技巨头 第434节

“好,那英国当年是工业革命的发起者,按照这个逻辑英国积累的知识当然多了,到英国的牛津剑桥去查,英国人收集的知识文献绝对超过美国对吧?”

“那我问你现在英国经济增长还有科技,比美国还厉害吗?不见得吧?”

“所以从这一条,就知道索罗的理论极其不靠谱。为什么呢?他的理论就是假设知识积累是规模暴收递增的,意思就是说规模越大增长就越快。如果这是对的话,他的预言南北差距要越来越大,富则越富,穷则越穷,如果他的理论靠谱,那么根据其理论,发展中国家没有任何崛起的希望,新兴企业也没有颠覆旧有巨头的希望,对不对。”

“但现实呢?我们华夏起飞了!印度增速近几年也还不错,还有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企业也一样。”

“而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实际情形是什么?有的大国起来了有的摔下去了,美国在战后全面起飞,曾经的老大英国成了现在美国的小弟,对吧,现在美国在衰败是全球共识,华夏正在全面起飞。”

“有的企业起来了成为新崛起的巨头而有的衰败了,谷歌、脸书、华为这些新崛起的超级跨国巨头,索尼、摩托罗拉、诺基亚倒闭的倒闭,没落的没落。”

赵欣:“叶先生,您忘了最不该忽略的也是崛起的最为耀眼的海岸线集团也是了吧。”

叶华:“这我当然知道,但我这不是海岸线的创始人嘛,说起来岂不是有点自吹自捧了,虽然我知道但……算了这段记得掐掉,哈哈。”

赵欣:“呵呵好的。”

叶华:“所以几家欢乐几家愁,我的结论是,它既不是外生增长的趋同,也不是内生增长的发散,而是复大的一位物理学兼经济学的学者陈教授提出的代谢增长理论。”

“要解释陈教授的代谢增长论,就要重新理解亚当斯密问题,斯密问题是自相矛盾的,他有一个猜测,这里我是要批判的,斯密不敢写到他的标题里头去,他在讨论国际贸易需不需要政府干预的时候,他就说了一个比方,叫看不见的手,还说了一个故事。”

赵欣:“什么故事?”

叶华:“故事说荷兰是海上马车夫,做贸易从哥尼斯堡运一船粮食卖到葡萄牙,但总不能空船开回来吧?所以回去的时候就装葡萄酒,也可以装其他的产品,由此亚当斯密认为贸易就自动平衡了。”

“真的平衡了吗?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那我请问赵女士,你认为这一船的粮食和一船葡萄酒,它们的价值会相等吗?”

赵欣:“当然不会,一船葡萄酒肯定比一船粮食更贵了,就好比运一船PHC2.0到美国销售价值可能数百亿美元,回来装一船大豆可能就几千万,这是普通人都知道的问题。”

叶华:“所以结论不用多说了,那再举几个例子,英国打鸦片战争的是为什么?这是可以用经济问题去回答的,因为英国人爱喝华夏人的茶,英国持续贸易逆差,打了鸦片战争也没法平衡,最后还得在印度东北部种茶叶,要运出来还得用看得见的手去修铁路,前前后后花了170年左右才平衡了贸易;再一个例子美国从七一年到现在,持续贸易逆差打了多少年?平衡了吗?不见得。”

“所以揣着教科书本本主义,读了几本西方经济学的书就认为市场能够自动平衡贸易……不、可、能!”

……

第413章:代谢论(修)

“而且西方的经济学家自身也没有理解错误的根源是什么,理解了就更过分,那就揣着明白装糊涂误导世人,但我认为他们没有理解。”

“那我们华夏人有没有贡献?我认为是有的,就是重新理解了亚当斯密理论,提出了一般的斯密定理。”

“意思就是说,分工不管是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emmm……实际上应该受到三重限制,第一受到自然资源限制,我们国家的自然资源有诸多限制就知道不可能扩张那么大,石油资源、天然气等等自然资源限制,第二是市场规模,但是第三这个是我们华夏人的贡献了。”

“如果你的这个市场的涨落非常大,非常多的动乱,那你的分工就必然会从复杂变成简单,所以复杂性和稳定性是一个矛盾。那么你就明白今天的西方社会的危机了,就是发展的太复杂,所以它其实非常脆弱,必然带来成本维护的增加。”

“你比方说老美轰炸越楠村庄的几十头牛恢复起来很容易,911撞了两栋楼麻烦大不大?恢复起来容易还是困难?维护起来成本高不高?”

“所以相对比较美国今天假如受到世界冲击,它的脆弱性质其实远远高于我们华夏,如果我们损一千,那美国可能损三千,道理也很简单对吧?”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明白,如果是规模竞争,就没有平等交换,美国人现在宣称发达国家GDP高,但这并不代表它真实的生产力就高,而是说明了它控制了国际分工的话语权、科技霸权、军事霸权、金融霸权。”

“所以它当然就可以并有能力垄断定价了,才会有当年我们用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苦,所以你看,怎么可能是等价交换?”

“有点搞笑的是,美国人提出来不要自由贸易、要有平等、对等的贸易,这个真的好笑,因为最平等的人享受了世界上最多的资源、付出了最少的劳力,控制了世界市场,它还说它吃亏了?大家的综合智力水平并不差多少,对吧。”

赵欣:“那么叶先生,您认为我们今天到底面临什么样的经济形势?到底未来的世界怎么样才是一个更好的世界?”

叶华:“形势么……假设一个领域一个产业或公司,他现在没有竞争者,如果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它应该是S形曲线,规模报酬递增,转折点很短一段时间不变,但如果它面临一个新的竞争者进入,一个老的产业面临新的竞争者,它很快就衰落下去了,电产品原来是有屏幕时代,现在全息无屏显示这个新竞争者入场,它现在(有屏显示)是不是在衰弱了?”

“所谓代谢论就是这样的,经济运动的规律或者说产业运动的规律,它其实和生命运动的规律是一样的,有生命周期。”

“一个生命都有幼年、青年、成年最后衰老死掉的过程,但是周期的概念是不确定的,假如海岸线没有诞生,对不对?有屏时代可能不会现在就开始衰败,所以这是不确定的,而且不可能一个人死掉之后还能从娘胎里再冒出来进行下一个周期,所以新陈代谢。”

“那么在数学上的概念叫小波,一个浪头一个小波,一个接一个所以长江后浪推前浪,而一段一段加起来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宏观经济,它又有增长,又有波动。”

“所以我们华夏人不但有自己的理论,而且是建立了一整套系统的数学方法可以准确的去描述小到一个生命现象,大到经济学的微观金融,宏观历史。”

“我们可以发展一个大一统理论,这个理论不能和爱因斯坦相比,但可以和他平行,爱因斯坦的理论统一是建立在物质里的粒子理论,我们统一的是有新陈代谢的生命和经济社会现象,这里我就不讲理论了,你可以去复大找正主,采访陈教授,他肯定比我更专业。”

“那么代谢增长就有一个必然的结果,就可以真正讨论当下现代市场化是什么意思了。”

“就是你可以把任何一个产业都能看成四个阶段,第一发育阶段就像基础科学研究,这能赚钱吗?答案是不确定,不知道。”

“所以科学家和研究所是没法赚钱,他们要么靠政府拨款、要么靠非盈利基金什么的提供研发经费,要么就靠资本或大企业养着。你看华为、海岸线还有世界上诸多的科技巨头其研发投入就知道了。”

“我说科学事业需要被资本包养,其实是有道理的,不然你实验室都没钱搭建,还有昂贵的设备,科学家和企业家是有很大差别的。”

“第二个阶段就是生长期,也就是初步应用阶段,这个时候外部风险投资就来了,这个阶段市场经济的确起到了很大作用,当年前苏联不强调起飞阶段的市场竞争,后面效率马上掉下去。”

“但这个阶段政府有没有作用?因为这个阶段非常容易起泡沫,股票市场被推高到甚至自己看了都怕,典型例子,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初的互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兴起而吹起泡沫不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政府无论有没有作用,是否制定标准就会起很大作用,苹果当年差点被微软给弄死,就是典型的落后技术差点饿死先进技术的例子,所以不等于存在的东西一定是对的。”

“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政府放弃制定标准,让垄断市场的落后企业去制定标准,所以才会有不合理的现象发生。”

“那么你西方跟我空谈市场化、法制化,是你让垄断企业来制定?还是让你自封顶层设计又什么都不懂的人来制定?你做过企业吗?你做过那个产业吗?你了解实际情况吗?你有做过数据分析吗?对不对?”

“第三阶段成熟期,这似乎是新古典经济的看家本领,好像可以放开看不见的手了。其实未必,因为第三阶段的成熟期,最典型的现象是新古典经济学不能解释为什么巨头企业和小企业能够共存,所以即便在成熟期,政府也有一个角色,扮演什么角色?设立反垄断法,防止已经是落后技术的大企业利用其固有的市场支配地位、专利壁垒等遏制新企业的进入。”

首节 上一节 434/6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领主时代

下一篇:我的皮肤强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