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全能科技巨头

全能科技巨头 第598节

“冷冻电镜?”

狐疑了片刻,继续认真的往下默读:

“……两种结构中都存在两种咧固醇状的密度,通过进一步结构导向的突变分析表明,ShhN和Ptch1之间的相互作用依赖于类固醇,类固醇结合缺陷Ptch1突变体的结构相似明显的构象重排……”

“……Ptch1及其与ShhN的复合物的结构揭示Ptch1和ShhN之间识别的分子基础,同时Ptch1中两个类固醇结合位点的鉴定为未来研究Hh通路建立框架……”

逐渐的,艾克从聚精会神的阅读慢慢的有点小懵,通篇论文4页半有一页半都是公式,精简的有点过分了。

艾克半信半疑,晃了下脑袋捋一捋,然后把这片论文打印出来,拿着手稿离开办公台,来到了一块黑板面前刷干净,然后盯着手稿的第一个方程组进行推导。

至于为什么有全息屏也不用而用传统的黑板,多半是情怀所致吧,谁知道呢,反正他用了黑板。

此时,他正在按照论文第一页里的人源PKD1和PKD2蛋白的拓扑结构、人源PKD1和PKD2蛋白复合物结构、人源PKD1独特的通道结构域的公式列式子求解。

半个多小时之后,艾克不知不觉已经把两块黑板的正反两面都写满了,在手稿的第一页与黑板之间来回瞄,一言不发微张着嘴巴。

良久,艾克匡扶了一下眼镜,愣愣的说道:“完全吻合?这……这怎么可能?不,这时叶华的论文,没什么不可能的。”

然后艾克激动了,看到手里的论文稿纸兴奋地喃喃自说道:“我的上帝,光是这一页纸,不,半页纸就可以出刊两篇结构生物学的顶级论文了。”

艾克逐渐意识到这篇论文的意义,果然是当世的大神级人物啊。

旋即往后几页翻看着,接下来艾克逐渐抓头,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只能看懂这片论文的三分之一还不到,如果文章中的那些公式都是瞎写的,他发誓一定立马把这篇文章扔进垃圾箱。

可是,这片论文是叶华发表的,是一位诺奖得主的论文,看不懂艾克不得不接受自己的知识层面恐怕不够。

这篇论文写的实在是太精简了,艾克认为正常情况应该要用30页的内容来表述才对。

艾克手持手稿站在黑板前一言不发,旋即回到了电脑桌旁边坐下,开始查阅与本领域最近所发表的其它论文进行比较。

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半个小时,艾克意识到这篇文章的重要性和意义,恐怕单靠自己一人无法评审出其价值。当看到署名人物之后,就知道这绝对不是自己一个人能评审其价值的。

“这……”

往下一看的时候,艾克逐渐精神崩溃:“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涉及到量子色动力学QCD理论,引入夸克模型还有杨-米尔斯规范场?NPC完全问题?静滞量子到底是什么存在?难道是新的基本粒子?”

艾克弱弱的怀疑辣个男人是不是手一滑投稿投错分类了?这应该投在物理分类才对……

满脑子问号,但又不敢质疑,他更愿意去相信可能自己的学识不够,而不是质疑论文本身,毕竟这是一位诺奖获得者的文章,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诺奖获得者。

艾克既感到奔溃的同时又激动不已,回到工作岗位上,他并没有急于将论文送出去评审,需要作出更全面、公正的技术方面评价,哪怕论文的作者是叶华,至少要征询行业内的科学顾问和编辑部同事的非正式建议。

当下,艾克便直接打了一个咨询电话到美国去,确切的来说是打到了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阿尔科(Alcor)生命延续基金科研机构。

这是美国最大的人体冷冻机构之一,于1976年便进行了首例人体冷冻术,截至目前阿尔科已经270名冷冻“病人”,这些接受冷冻术的人通常被称为“病人”。

艾克就是要打给阿尔科的首席技术专家奥伦·德雷克,人类低温冷冻休眠的鼻祖其实就在美国,低温医学尤其是冷冻冬眠科学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很偏冷门的学科,而奥伦·德雷克是当代业内的权威,也是结构生物学领域的权威学者之一。

……

第542章:一篇论文钓来了一位物理学界的大拿?(四更求订阅!)

三天后,北美亚利桑那州。

就在三天之前,《自然》期刊的人打来的一个电话并传真发了一篇文章而打乱了奥伦·德雷克的研究,之后的两天两夜奥伦一直都在研究《静滞量子》这片论文。

让他头疼的是这里面的理论涉及到了他并不擅长的好几个分支学科,比如量子色动力学QCD理论,里面还涉及到了群论。

真是看得头都大。

今天他请来了一位好友帮忙,卡伦·艾森伯格,一位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应用物理学家兼实验物理学家,霍普金斯大学终身教授,当代物理学界的一位大拿级人物之一。

此刻,在奥伦·德雷克的办公室里,他和卡伦一并站在几块大黑板面前,诚然办公室也有全息PHC设备,但这俩老头儿都偏向于传统的黑板这类老掉牙的工具。

奥伦·德雷克站在一边说道:“论文内容完整性有缺,但文章中的核心,静滞场论我也没有找到明显的问题,我相信已经发表的内容是正确的,不论是必备的超导材料还是场,都是需要低温环境……”

“问题就出在这里!”卡伦·艾森伯格手里抓着的是一份打印好的《静滞量子》这篇论文,听到奥伦·德雷克的这句话,凝望着眼前被他写满公式的黑板很是纠结的道:

“问题就在于……很简单,在超导的BCS模型里面我就没有看到其它无质量的粒子啊,还有场,场就是粒子,粒子就是场,场也是有自旋的。”

卡伦·艾森伯格此刻犹如一个暴躁的老头儿又激动、又咆哮又连带着吐槽式滔滔不绝:“再一个,希格斯的场机制已经解决了。所以自发性对称破缺也不可能会一直存在无质量的粒子,因为电场一波动就想要辐射光子,然后Duang的一下莫名其妙的告诉我跳出来一个场,给光子以质量,这算什么?”

转身盯了眼奥伦,后者摊摊手苦笑,卡伦旋即扭头凝望着黑板接着道:“这边光子刚要出来一探头,于是还有一个该死的标量场?噢,上帝,这是要给我质量?超导里面发生的过程,只要这个过程存在光子,出不出来或变成有质量了,还是会产生另外一种质量为0的玻色子,就是新粒子,但这绝对不是希格斯粒子。”

卡伦现在真的很抓狂,老朋友打电话过来求帮助,说有一个粒子物理和量子力学有关的问题,本来是打算过来在老朋友面前装波比的,然后现在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跳进了一个巨神坑当中。

事实上,两人都已经看了叶华的论文。

出现新粒子都是物理学家很激动但同时又很让人抓狂的一件事情,往往都会把人虐的死去活来,又爱又恨。

因为万一它放不到某个现有的理论中,说明要么就是该理论有问题,要么就得给出新的理论去描述它。

值得一提的是,量子和粒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物理量如果有最小的单元而不可连续的分割,就说明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并把最小的单元称之为量子。

而粒子,指的就是能够以自由状态存在的最小物质组分。

至于叶华在文章中命名的“静滞量子”,怎么命名这并不重要。

首节 上一节 598/6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领主时代

下一篇:我的皮肤强无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