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673节

河内遭到东汉联军大举进攻,收到消息的夏城,人心惶惶,多次向范仲淹告急。

如果河内各座城池被东汉联军攻克,袁绍、耿弇很有可能会携带胜利之威,直接渡河,进攻夏城,扫荡河洛。

“你领水师,支援河阳城。”

范仲淹占据荥阳,令张煌言率领夏军水师,前去支援河阳城的诸葛恪。

范仲淹不怎么放心。

诸葛恪容易自傲,万一东汉联军一个挑拨,诱使诸葛恪出城迎战,那么诸葛恪必败无疑。

范仲淹清楚诸葛恪的弱点,于是派出援军,放缓对努尔哈赤势力的攻略速度,将重点变为河北之地。

“光武帝和云台二十八将,可不是什么容易对付的敌手。但主公在我危难之际收留我,岂能知恩不报?”

张煌言这段时间确实在孟津训练了一支南明水师,倒是可以支援到位于河阳城的诸葛恪。

“我与张苍水同往,你守住荥阳城。”

李绩认为张煌言还无法救下河阳城,于是决定亲自前往。

东汉联军大举进攻朝歌城、河阳城,引起中原地区动荡,各个诸侯的战略都因此调整,大量兵马向朝歌城、河阳城聚集。

袁绍的前锋,已绕过朝歌城,饮马黄河!

袁绍派出袁谭,耿弇派出臧宫,合力攻拔河阳城。

四万东汉联军兵临河阳城,臧宫令人树立千面旗帜,登山鼓噪,气势如虹!

臧宫也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武勇与马武齐名,鸣剑抵掌,驰志伊吾!

东汉二十万大军南下,摧枯拉朽,孙策势力各座城镇望风而降,只剩下朝歌、河阳两座城池,处境艰难。

东汉大军背后的领主是光武帝刘秀,传说中的位面之子,汉朝以后的文臣武将、平头百姓,都听说过光武帝的名声,不敢与东汉大军为敌,纷纷投降。

只有孙策这种枭雄敢正面抵御东汉大军的兵锋。

因此,袁谭、臧宫的大军气势如虹,想要一举攻克河阳。

吕范登城观望袁谭、臧宫的军势,不由胆寒:“以城外的沙尘和动静,城外之兵,恐怕不下八万。耿弇不愧是韩信再世,在围攻朝歌城的同时,竟然还能派遣八万大军南下攻打河阳城。”

诸葛恪观望对方的军阵,却连连摇头:“这是敌将故弄玄虚之计,实际兵力,应该在你估计的数量之上,打一个对折。”

“你是说城外只有四万人?”

吕范看向诸葛瑾之子,知道此子的头脑确实不简单。

在三国二代武将之中,曹真、诸葛恪等人,都已经算是意外不错了,要知道,即使是赵云之子赵广、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都没有曹真、诸葛恪二人的成就。

只要诸葛恪不发病,那么诸葛恪的谋略还是数一数二的,一眼看破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臧宫的疑兵之计。

“对城内将士宣称,这是敌将的疑兵之计,城外实则只有两万敌兵,而河洛的援军即将到来,河阳之围,不日将解,不必忧虑。”

诸葛恪也开始用谋,故意将臧宫的兵力说少一半,望梅止渴,安抚军心。

“诸葛恪,你既是汉臣,如今汉军到来,何不归降?”

袁谭出面,想要直接招揽诸葛恪,避免攻城导致损失。

诸葛恪厉声呵斥:“放屁,我出生之时,汉天子已被曹贼挟持,名存实亡,我侍奉孙权,乃是吴国臣子!”

“……”

袁谭被诸葛恪反驳,竟无言以对,因为诸葛恪说的是实话。

诸葛恪本就骄傲,不会轻易投降,这也是为何孙策会让诸葛恪来守重要的河阳城,保住与河洛接壤的城池。

臧宫使用疑兵之计,壮大声势,本想着不费吹灰之力攻取河阳城,但疑兵之计被诸葛恪识破,诸葛恪拒绝投降,臧宫只能与袁谭准备攻城器械,强攻河阳城。

诸葛恪已经提前拆卸了城外的屋舍,不给臧宫和袁谭获得制造攻城器械的原材料,臧宫只能派兵到附近的树木采集木料和石料。

诸葛恪清野坚壁,拖延臧宫和袁谭的攻城进度。

与此同时,张煌言昼夜兼程,返回孟津,调动孟津的一万南明水师。

“孟津与河阳城隔着黄河,中间有一座沙洲,这座沙洲被诸葛恪的水师控制,在沙洲上设有一座水寨。可在孟津、水寨、河阳城之间搭设浮桥,三城以浮桥相连,互为犄角,必破汉军。”

张煌言虽然不是一流名将,但在使用水师上,有一定的心得,很快想出支援诸葛恪的办法。

张煌言想出浮桥横江之计,需要与诸葛恪的军团进行配合。

张煌言率领一队水师,前去河中沙洲,诸葛恪提前在该地设立的水寨。

孙策势力提前占据黄河中间的沙洲,本来是为了将来攻下河北,然后大举南下,攻陷河洛。

然而,随着孙策被击败,危在旦夕,这座水寨反而成为了吴军与夏军合作的关键。

“将军,有水师逼近水寨!”

首节 上一节 673/1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超神学院之万界英灵

下一篇:全球游戏化:神级内测玩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