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26节

第40章 杏花 春雨 江南

  香江大学一处较高的天台上,刚才的两位警察还没走远,其中托马斯拿着望远镜继续盯着林燃和陈景润所在的阶梯教室大门,汗不断从他的胖脸上滑落到脖子上。

  旁边的华人男子同样满头大汗:

  “老大,我们有必要对他这么客气吗?他一个阿美莉卡教授,再怎么也影响不到我们吧。”

  胖白人托马斯扭头拍了下他的脑袋:“自己想死别带着我一起死,伦道夫·林可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还是霍克海默教授的关门弟子。

  现在上议院的议员里,霍克海默起码能够直接联系上三分之一,下议院里起码能联系上三分之二。

  也许他不能给我成事,但他一定能给我坏事。

  我可想早点回伦敦,不想继续呆在这鬼地方。

  再者人家是全球著名的数学家,他到媒体上随便提一嘴,我们也受不了。

  用你们华人的话讲叫吃不了兜着走。”

  托马斯内心颇为得意,心想你要向我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现在这个时间点,香江经济还没起飞,所以来这的白人都想回去,尤其是高级督查这种有职位的,在他们看来伦敦比这好得多。

  也正因如此,所以托马斯教起对方来不遗余力。

  而另一方面,陈景润把学术期刊装进包里就离开了教室,离开前扭头对林燃道:“林教授,谢谢您。”

  林燃挥了挥手:“去吧。”

  回到家之后

  “这是好事”

  “你相当于洗清了嫌疑”

  “林教授做事确实够谨慎”

  “不过现在节奏完全把握在他手上”

  “这对我们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你看看能不能找机会请他去咖啡店一叙在我们指定的咖啡店”

  张科长表面上在和陈景润说今天去塑料厂应聘的事情,实际上在和陈景润聊对方今天的经历。

  张科长已经化名陈如海,在李超人的塑料厂找到了一份工作,后续会搬走,有紧急情况再来找陈景润。

  周末,香江电台,林燃带着孟小冬帮他特意录制好的音乐卡带接受香江电台的专访。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收听香江电台一台的特别专访节目,我是播音员邓惠欣,接下来有请我们的特邀嘉宾伦道夫·林,林教授。”

  香江电台也就是RTHK,属于是公共电台,成立于30年代,属于老牌电台了,在当下分了一台和二台,其中一台以粤语为主,二台以英语为主。

  邓惠欣则是香江电台著名的粤语播音员,只是因为采访林燃,她才改用普通话。

  而香江广播在采访前,已经通过报纸做过预热了,这段采访也会被香江电台反复播放。

  此时大部分家庭还没有收音机,大家听广播更多是在茶馆、饭店之类的地方,这些地方会配有公共广播。

  “邓女士,你好。”林燃和邓惠欣相对而坐。

  “很荣幸能成为香江第一家采访到林教授的媒体,也感谢林教授对香江电台的大力支持。

  林教授,我们的采访还是先从费马猜想开始说起吧,我相信香江市民们都很好奇您是如何想到要从费马猜想开始做起的?”

  林燃说:“像我们做数学,一般都是随手准备很多问题同时在推进,费马猜想因为太出名了,所以一直躺在我的问题列表里。”

  “所以其实您能破解这个问题也属于巧合?”邓惠欣问。

  林燃说:“没错,其实最开始只是抱着好像可以试试看的想法,坚持了好几年就做了下来,做下来之后自己验证了几次觉得没有太大问题就召开了学术会议。

  我觉得一切都还蛮顺利的,没有经历什么波折。”

  “您太谦虚了,是您在数学领域的天赋太出众,才能解出这困扰数学界数百年之久的难题。

  您在知道自己的论文得到学术界认可后,您当时的心情如何?”

  林燃笑道:“我知道我是对的,数学不是物理,大家认可与否,都不影响它的正确性。

  所以没太多想法,单纯觉得哥伦比亚大学得多给我开点工资。”

  邓惠欣紧接着问道:“所以林教授方便透露一下您现在的年薪吗?有没有坊间传闻的百万港币之多?”

  林燃解释道:“没有那么多,我不太清楚汇率,用美元计价的话大概是10万美元的样子。”

  邓惠欣惊呆了,“这已经和百万港币差不多了,香江报纸说您的年薪是3万美元,但坊间传闻是百万港币,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林燃不想过多讨论这个话题:“这是因为我还有一些其他兼职在身,一些基金会会给我学术赞助。”

  邓惠欣调侃道:“在收听我们广播的港女得抓紧了,金龟婿在香江的机会可不多。”

  紧接着她又说道:

  “林教授,您是数学界巨擘,在香江也教了香江年轻人半个月之久,您有什么感想,以及有什么想对香江年轻人说的吗?”

  林燃回答道:“我的补习班最开始有50个学生,现在还有8名学生,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能坚持下来的已经算很多了。

  我想说的是基础科学如树根,无根之树纵有繁花果叶,终将枯萎。而科研绝非浪漫冒险,需要日日与枯燥黑板对峙。

  但如果你能从中体会到美感,那数学规律也许比豆蔻少女还要更美。”

  邓惠欣感慨:“希望香江有天赋的年轻人能够以同样的热情投身数学。”

  然后接着问道:“刚才林教授您展现出一定的华国文化积累,包括汉语也是非常标准,甚至比我要说的还要更加标准。”

  林燃打断道:“那当然,我是阿美莉卡人,但我更是文化上的华国人。”

  “所以您是否有回华国效力的打算?”

  林燃沉默片刻后说:“在阿美莉卡的时候也经常有华人会问我差不多的问题。

  我的回答都是我是文化上的华人,但没有打算回华国,我对那片土地完全是陌生的。

  杏花、春雨、江南的意象时常在我心头萦绕,古老华国大地的雨在华国传统典籍中从传说落到了现在,从霏霏落到了湃湃,从檐漏落到了江海。

  但我不打算回去,我在情感上完全没有准备。”

第41章 你真的甘心做壁上观吗?

  “杏花、春雨、江南.”林燃的声音通过铝带式麦克风的捕捉,经过马兰士Model 1型的电子管放大,在九龙毕拉山发射站的天线辐射到整个港岛。

  “嘶嘶嘶嘶嘶嘶.”深水埗一家主打低价的茶肆里,廉价的红灯牌711-2收音机动不动就发出嘶嘶的声音。

  “王伯,能不能修好?不能我就去对面了!”

  “是啊,一句话能给你卡两回,你们这收音机是让人听的啊?”

  “要我说还是德意志产的收音机好用,这申海的红灯就是不行!”

  顾客们的不满声此起彼伏,大家实在忍受不了,听林教授的香江首次采访,能给你卡成这样的。

  “别吵,德意志的收音机那都是大茶楼才用得上的,我这茶的价格给你翻五倍,我就给你们换。”

  “别吵,我这不正在修吗?”

  红灯牌收音机是申海仪表局下的申海无线电二厂负责生产制造的,仿的是苏式五灯机,主打一个价格便宜容易修。

  和德意志收音机还得送去专门的地方维修不同,红灯牌王伯自己鼓捣两下就能弄好。

  不过香江茶肆里的红灯牌收音机可不是来自申海,而是香江本土仿的,比申海的还要更便宜点。

  “杏花、春雨、江南,说的太好了,难怪是大学者,人家接受采访都这么有文化。”

  “林教授不是在国外长大吗?华文说的这么好也就算了,怎么在传统文化的功底也如此深厚?这几句一出来说的太好了!”

  “你可拉倒吧,这不是什么传统文化,这是比喻,比喻你懂吗!”

  茶肆里关于林燃文化上的华国人这个概念,讨论声四起。

  陈景润和张科长这父子两同样在茶肆,二人对坐,只点了一杯茶。

  他们会特意跑来听林燃接受采访不奇怪,或者说作为林燃研讨班仅剩的八名学生之一,他们不跑到茶肆听广播才奇怪。

  “文化上的华国人吗?”张科长思忖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概念,在拉拢华人华侨的时候能用得上。”

  他们在的茶楼要比前面那间用红灯牌的好点,莲香楼好歹也算是平民茶楼了,用的是来自阿美莉卡伊利诺伊州产的Zenith Trans-Oceanic,能够接收全球短波。

  “这句我们是文化上的华人说的太好了,这点谁都无法否认,不管你在哪里,在香江也好,在香山澳也好,哪怕你人在三藩市,你也无法摆脱文化华国的影响。”

  “林教授这话一说,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甚至有种闻到少年时候在江南长大时雨水的气味。”

  “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再回一趟故乡。”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间茶楼里客人们的对话也要明显文绉绉一些。

  “我在准备采访之前就从周聪先生那里知道,林教授这次为了参加我们的节目,还特意准备了一首歌,周聪先生负责了这首歌的制作,他的评价是这首歌开创了华国音乐之先河。

  我在开始节目之前,有幸在演播室听过一遍了,我的评价和周先生的类似,这是一种全新的风格,是一首震撼人心的作品。

  在正式开始放这首歌之前,我想先请教林教授几个问题,这首歌的名字叫《壁上观》,请问您写这首歌是不是有什么别的寓意?”

  邓惠欣在知道要采访林燃之后,为了保障采访的顺利进行,做的准备工作里就包括收集对方的公开资料,她对林燃更多是知道对方了不起、很厉害,做出享誉全球的数学成果,对林燃属于淡淡的尊敬,但在听完《壁上观》之后这种尊敬转为了崇拜。

  很难想象一位数学家能够写出这么好听的歌。

首节 上一节 26/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