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34节
“你这,我这。”西格尔苦着脸接过车票和机票,“不是,我这还没做好准备。
再说,回来的机票呢?”
多伊林笑道:“教授,到时候您打电话给我,我会给您和伦道夫·林订机票的。”
多伊林的潜台词再明显不过了,要是没把伦道夫带回来,你一个人其实可以不用急着回来。
西格尔苦笑道:“好吧。”
此时论文发出去,林燃知道全世界做数论的数学家估计都在念叨自己呢。
小平邦彦这帮霓虹数学家,在香江呆了一周时间。
虽然他的讲座只有三天,但他们几乎每天都来香江大学找他交流,哪怕只有林燃上研讨班结束后的短短一两个小时,把他搞得不厌其烦。
除了学术交流外,他中间还和许爱周、董浩云两位船王见了次面,给他们详细解答了集装箱数据结构化如何具体运营到港口。
这两位船王在集装箱标准面前选择了联手。
不仅仅是他们联手,他们找来了香江大大小小的船商一起联手成立了名为香江海运的合资公司,希望能够成为标准的制定方,其中就包括了将在60年代崛起的包玉刚。
蜂窝甲板系统、锥形导柱定位装置这两东西好理解,有结构图,自己做个模型就能理解个大概。
集装箱数据结构化有些复杂,尤其是涉及到大样本数据的最优结构,他们还需要林燃做讲解。
为了把样板工程做好,他们甚至从香江大学专门招了一批数学系毕业生来做这件事。
林燃给他们做的培训就主要针对这帮数学系毕业生。
大家很激动,换林教授的研讨班,自己压根考不进前五十,结果没想到通过这种方式听到了林教授的课。
“我们主要要采用纸质卡片来记录数据,大家可以把它看做是类似图书馆目录的卡片索引系统.”
“在使用纸质账簿记录数据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时间顺序”
考虑到现实因素,你不太可能让人家一上来就去找IBM买1401计算机或者1620计算机来做数据库系统。
就算买了,这个时间点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所以刚开始就只能用手工记录的方式,把多种手工记录的方式综合到一起。
不过好在现在也只是构建单一航线的集装箱数据结构,手工记录问题不大。
如果真能成为标准,再专门针对开发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完全来得及。
甚至靠着这个数据库起步专门做数据库服务,能把甲骨文的路给堵死。
“我寻思林教授的课不难啊?”梁正源吐槽道,他是香江大学数学系今年的本科毕业生。
“是啊,我也觉得不难,不是很好理解吗?还有这么多案例来帮大家降低理解难度。
香江报社也太能胡编了,把林教授的课说的好像除了神仙没人能听懂一样。”坐在他边上的同校同专业同学廖铭吉跟着表示赞同。
他们都无法理解,觉得林教授平易近人,讲课娓娓道来,对于他们的疑惑都非常有耐心的解答,香江这帮报纸却把林燃塑造成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数学神仙一样。
大致说林教授天赋太高,觉得什么难题在他眼里都不是难题,所以讲课大量林教授觉得易得的内容,学生们跟听天书一样,对方作为天才无法理解普通人的世界。
梁正源和廖铭吉在接到公司通知,知道要来培训前也这么认为,前一天甚至紧张到半夜都睡不着,结果没想到和报纸宣传的没有一点相似之处。
林燃的讲课内容容易理解到,都七十的许爱周听得津津有味。
“林教授,多谢您的帮助,我们一定会把这件事做好,让香江标准成为全球标准!”培训结束后,林燃上车离开前,许爱周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不放开。
许爱周人老但眼光还在,经过林燃深入浅出的讲解,他很清楚光是这套集装箱数据结构化他们要是能用好,从公司管理的角度每年多个大几千万港元的利润不是问题。
加上蜂窝船体结构能够多装30%的货,锥形导柱定位装置能避免货物损伤问题,结合起来,对海运的帮助有多大。
要是香江船运界真的能够在集装箱标准中分一杯羹,那么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为香江的船运界乃至香江的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集装箱革命将海权大于陆权的未来
从明年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开始制定集装箱的国际标准,确立了统一的尺寸、结构和标识。这一标准化的进程使得集装箱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并实现阿美莉卡主导下的各国港口之间的无缝衔接。
传统散货运输装卸一艘船可能需要3-5天,而集装箱船的装卸时间缩短至8-12小时,效率提升超过80%。机械化装卸设备的普及将进一步减少了人工和时间成本.”
第53章 谢天谢地你终于回来了!
“.
集装箱标准的制定,是以阿美莉卡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追求更高利润而推行的一项技术措施。这种标准化通过提高装卸效率、运输效率和货物安全性,显著降低了海运成本,使其远低于火车运输。
这无疑是阿美莉卡为巩固其经济地位的工具。这一变革将直接推动全球贸易的迅猛扩张,使海运成为全球化进程的核心支柱。
这种所谓的全球化自然不是出于平等互利的目的,而是由海权国家所主导,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劳动人民的一种隐性剥削。
从历史进程来看,集装箱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强化了海权国家的经济和地缘政治优势。这些国家利用海运的成本与效率优势,牢牢控制了全球贸易的命脉。
这种优势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工具理性——即将技术进步异化为追逐绝对利润的手段。正如霍克海默批判主义理论所揭示的,技术在资本主义框架下被扭曲为压迫的工具,加剧了不同阶层经济的不平等地位,巩固了海权国家的地位。
最后,如果我们抛开意识只从物质来看,集装箱革命将强化海权国家的经济和地缘政治优势,而陆权国家的影响力会显著下降,因为海运的成本和效率优势会使其在全球贸易和经济中占据无可替代的地位。
在此之前,各国很难在经济上实质性捏合在一起,在此之后,全球化经济变革将拉开序幕。
香江围绕集装箱的产业变革已经开始起步,希望贵方能够派人对这一进程进行追踪观察。
在这份报告中列明的预测数据,实际情况只会比我预测的更加夸张,贵方若派人来,可以亲自对数据进行验证,希望着重观察数据的变化情况。”
这份报告林燃用了大量当下和预测的数据,来论证未来的集装箱革命。
还是特意跑到2020年,用电脑敲了之后在纽约找了很久,才找到的老式打印机和泛黄机器纸,搞出来的做旧版报告。
这也是他这趟香江之行的最后一份大礼了。
也不知道是否能起作用,“尽人事,听天命。”
“天气不似预期,但要走总要飞,道别不可再等你,不管有没有机”
离开香江的这天天气闷热,大雨刚过,天空仍然乌云密布。
林燃站在机场和来送他离开的港督、香江大学校长、船运界大佬、学生代表等一一道别,望了眼天气,不知为何,他脑海中闪过岁月如歌的歌词。
“林教授,很快我就要称呼您为林爵士了。
因为您在数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女王陛下非常欣赏。
她已经决定要给您授予爵位,后续我们在纽约的工作人员会和你商量女王陛下的授衔时间,包括整个英格兰学术界对于您的到来也同样期待。”港督柏立基说。
林燃最新的成果通过《数学新进展》传播到全球学术界后同样引起了剧烈反响。
已经开始有不少数学家认为他会是下一个高斯,在他手里,数学将先于物理完全大一统。
此时的格罗滕迪克还没完成他最重要的代数工具,还没成为后来的代数几何教皇,但已经有媒体喊出数论皇帝的名头了。
这媒体还不是华文媒体,而是纽约本地的媒体。
传回香江后,香江报纸则表示什么数论皇帝,数学皇帝不更合适吗?
也因此,原本只是荣誉勋章,英格兰方面增加了爵位授予环节。
站在他旁边的除了工作人员外,还有Special Branch的高级督查托马斯,托马斯听到后内心庆幸还好没为难对方,不然自己得一辈子留在香江了。
“林教授,可惜香江大学还没有这个环境让您长期留在这,您未来有一天要想离开哥伦比亚大学,请一定第一时间考虑香江大学。
我们会开出最有诚意的条件,同时也期待您明年的来访。”香江大学校长林肯爵士同样客气。
林燃心想,明年,明年估计自己是无法在不使用“门”的情况下离开阿美莉卡了。
许爱周则只是握手拥抱没有多说什么,华人和英格兰佬可不是一条心,尤其是做船运生意的,大家更是争这碗饭吃。
香江此时除了本土船商外,可是还有大量英格兰船行在的。
为了保密,他和董浩云可是想尽了办法。
明面上香江船行的成立是为了对抗英格兰佬,实际上是为了争夺国际标准。
后者除了他和董浩云,其他人股东都不知情。
到了陈景润的时候,林燃更不会多说什么,“德辉,要来纽约的话记得提前和我打电话。”
然后猛猛拍了几下他的后背,提醒他别忘了在自己办公室里还留了宝贝给他。
其实压根不需要林燃提醒,去取货的人已经出发了。
早在一周前,负责香江大学教学楼清洁工作的老冯头早就被换人了,甚至都没人发现,戴着口罩,别人一问就咳嗽,咳嗽完挥手示意自己生病了身体不适。
靠着这套路已经在这打扫卫生一周都没人发现,老冯头被掉包了。
报告从香江-羊城-燕京,一路被运回燕京。
“我们过去的战略重心长期聚焦于陆权,陆地边疆安全是首要关切。
如果真的如他所说,海运会是未来全球贸易命脉,那么是否要调整战略?”
“发展海运能力能帮我们更好获取海外资源。
是不是应该加大对申海、羊城等沿海港口的投资,提升航运基础设施。
如果通过海运,我们能更高效地进口工业所需的原材料,那这对我们加速工业化进程至关重要。”
“我建议我们现在应该开始观察起来,像对方所说的那样,派人加入香江船商观察是非常有必要的。”
决策被传导回香江的结果就是,张科长从电子元器件工厂离职,准备找机会加入林燃提到的船行。
在纽约艾德威尔德机场降落后,这机场在肯尼迪死之后才改名叫肯尼迪机场,现在不叫肯尼迪机场,林燃还真觉得有点怪怪的。
不过降落后林燃没想到约翰·摩根亲自来接机:
上一篇: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