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科技入侵现代

科技入侵现代 第8节

第11章 当然不会从NASA开始

  林燃的话半真半假。

  找阿波罗登月的拼图没错,可谁说要在2020年找那些动辄八九十岁的老头子请教,我要做的是去1960年找拼图,甚至亲自把阿波罗登月这幅拼图给拼出来。

  其次,利用蓝色起源获得第一桶金,主要的风险点,李小满已经说的差不多了。

  而林燃也没有想好,是不是真的要找蓝色起源,还是说回到华国之后,再利用华国的资源复刻阿波罗登月。

  同样复刻阿波罗登月,回华国复刻,成本可能都是一亿元,但在华国的单位是rmb,在阿美莉卡的单位是美元。

  不过不管要做什么,林燃都需要尽快回到1960年。

  “当然不会,好,我接受了这次合作,这些问题我会帮你搞定的。”李小满说。

  林燃伸手道:“徽章和钥匙。”

  李小满无奈看着对方:“现在?”

  林燃从书包里翻出护照递给对方:“没错,我明天早上一早就先去哥伦比亚大学,为表诚意,我把护照留给你。”

  哥大,法兰克福学派的大本营。

  李小满五秒钟之后:“好,有进度随时沟通。

  虽然这件事从头到尾都透露着离谱,但我的直觉却在告诉我你真的能做到。”

  这件事的离谱程度堪比在闲鱼上买到了阿美莉卡的军用雷达。

  很离谱没错,但它就是真实发生了。

  把手机放在2020年,带着一些准备好的物资,穿着同样的衣服,再次出现在海恩斯纽约郊区别墅给他准备的客房里。

  特意走到一楼客厅里装作喝水,实则看了眼时间,林燃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时间流速应该相差也差不多是六十比一。

  他在2020年过去了八个小时,而在这里只过去了短短几分钟而已。

  第二天一早,林燃起身准备向海恩斯道别:“海恩斯,我打算去找我的朋友,也不能总是在这里打扰你。”

  海恩斯有些惊讶,他以为对方要加入NASA,而且在他看来,NASA也需要林燃这样的顶级人才:“你不再等等吗?

  我帮你联系了NASA,他们会给你组织一场面试。

  如果面试通过的话,你能成为NASA的一员。”

  林燃摇头道:“尽管我是航天爱好者,但我没准备要加入NASA。”

  林燃的话半真半假。

  准确来说,应该是他现在没有准备要加入NASA。

  现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加入NASA,哪怕对阿波罗登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也未必能够获得他想要的,还很有可能因为自己华人的身份而导致自己的功绩被埋没。

  在2020年的阿美莉卡重返月球,确实要低调再低调,自己只要钱不要名,可在1960年的阿美莉卡参与NASA登月,林燃要的是名而不是钱。

  而且要大名。

  要未来提到登月,各种报纸都绕不开他。

  “可是.”还没等海恩斯说完,林燃打断道:“我想我应该会去哥伦比亚大学,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那儿找我。”

  哥伦比亚大学,里面潜伏着大把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被誉为法兰克福学派在阿美莉卡的大本营。

  而林燃为哥大准备的见面礼就是费马大定理的证明。

  等到自己在数学界功成名就之后再转身加入NASA还不手拿把掐?

  而且那也是一个更加合适的时间点。

  苏俄宇航员加加林将在1961年的4月12日,在108分钟内围绕地球轨道飞行4万千米。

  找费边社的学者为自己的学术成果保驾护航,用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作为成为学术明星的见面礼,在成名之后靠着费边社在政府的官员敦促NASA主动找上门来。

  整个计划简直不要太完美。

  这也是为什么整个计划必须要有费边社徽章的重要原因。

  没有费边社做靠山,他一个华人难度要上不止一个台阶。

  之所以在2020年耽误了八个小时,是因为后面三个小时全部用来誊抄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了。

  安德鲁·怀尔斯教授证明费马大定理的论文一共130页,后续被数学家们缩略到50页。

  这不代表他只需要50页就能证明,因为后世的50页是建立在大量数学家已经证明的定理基础上。

  其中的关键定理,像谷山-志村猜想,这是怀尔斯证明思路的核心支柱,证明了所有椭圆曲线关联于模形式,于1955年提出,一直到2001年才被彻底证明。

  科利瓦金-弗莱切方法一直要到80年代,才被提出,他构造欧拉系统,用于解决“模提升”中的Selmer群计算。

  而用于连接数论与自守形式的桥梁,也就是朗兰兹纲领的局域部分,同样要等到70年代后期了。

  所以林燃需要誊抄的要比怀尔斯原版论文的130页还要更多。

  “霍克海默教授,一位年轻华人找你,他说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和你沟通。”

  霍克海姆教授站在床边的菱形窗户上向下望去,只见一位年轻人穿着和时下风格都有些不一样的西装,整个人站笔直注视着前方一动不动:

  “喊他上来吧。”

  霍克海姆教授想起了曾经在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科学中心任职时候的华国同僚李均南,他第一次见这位华国人的时候,李均南的神态和年纪也差不多就是这样。

  “可惜了,李去世的太早,要是他还在看到自己的祖国能够在高丽给阿美莉卡来点颜色看看,想必会很欣慰吧。”

  “霍克海姆教授你好,我是伦道夫·林,拉里·麦耶教授学生之子,几经辗转才来到纽约,希望能获得你的帮助。”林燃走路如风。

  霍克海姆沉默了:“拉里·麦耶?”

  这是多么熟悉的名字,在NAZI上台之后,对方没选择和他们一样来到阿美莉卡,而是毅然决然选择留在法兰克福。

  因为他不是犹太人,他是斯拉夫人。

  战争结束后,大家再回去找他的时候,才发现拉里·麦耶已经死在了战争中。

  战争都结束十多年了,突然冒出来个拉里·麦耶教授学生的儿子寻求他的帮助。

  霍克海默觉得莫名其妙,他可从来没听说拉里·麦耶有华裔学生。

第12章 意外

  已经有些陌生的名字被唤醒,往事和故人涌上心头。

  老实讲霍克海默和拉里·麦耶并不算熟悉,二人除了同事关系外,没有太多私交,学术上研究的课题同样缺乏交集。

  他可从来没听说过拉里·麦耶有过华裔学生。

  “好吧,孩子,你找我有什么事?”霍克海默按捺住内心的疑虑问道。

  林燃没有选择李小满的高祖父李均南,而是选择拉里·麦耶,就是因为拉里·麦耶去世了,在这个信息不通畅的时代,霍克海默也好,又或者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其他大佬也好,都很难对他所说的话进行一个真伪判断。

  李均南的儿子,也就是李小满的曾祖父可就在纽约活的好好的,要是他把徽章拿出来,说是李均南的,然后被有心之人从李小满曾祖父手里也跟着找到徽章,这会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隐患。

  再进一步说,对林燃来说,他需要法兰克福学派的庇佑,而法兰克福学派又未尝不需要他这样的顶级人才,为他们在政府和学术界打响名声?

  谁说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只能用在人文社科领域?批评理论用在数学上,解出了数百年的费马大定理,用在工科领域,帮助阿美莉卡赶在苏俄之前实现了载人登月。

  要知道在法兰克福学派的顶级人才林燃加入NASA以前,NASA在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上均落后于苏俄航天局。

  到那时候,法兰克福学派在阿美莉卡的庞大势力自然会帮他鼓吹,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成员可都是犹太人。

  而林燃也会成为法兰克福学派在理工科领域的代表人物,帮助他们扩大批评理论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这是一场双赢。

  “我希望能够到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系担任教授一职。”林燃说。

  霍克海默挑了挑眉:“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有欧洲高校的博士学位吗?”

  霍克海默显然被年轻人的异想天开所逗乐,这下对方说自己是拉里·麦耶故人之后的可信度大幅度降低了。

  在他印象里,拉里·麦耶顶多算个文学评论家,和数学家之间的距离实在太过遥远。

  “没有。”林燃直言。

  霍克海默摇头道:“那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有我保荐,你仍然需要说服拉尔夫·福克斯。

  他可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

  拉尔夫·福克斯于1952年至1962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主任,1960年时正处于他的主任任期中期。

  林燃之所以选择哥伦比亚大学作为自己的第一个落脚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地方对华人非常友好。

  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周元燊就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专业担任助理教授,同时还在1960年的元旦这天,也就是林燃来到60年代的这一天,调到了IBM的Watson实验室工作。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IBM都和军方联系紧密,周元燊能够被调去当下IBM最核心的Watson实验室工作。

  加上未来王安电脑的王安也是在纽约崛起,未来周元燊的学生罗小华教授(Shaw-Hwa Lo)更是直接担任了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的主任。

  种种结合到一起,足以说明在当下,纽约对于华裔的友好,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对华裔的友好。

  “我有足够的信心能够说服福克斯教授。”

  林燃没由来的自信给了霍克海默一种莫名的感觉。

首节 上一节 8/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