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重生科技狂人

重生科技狂人 第857节

不过,如此一来,诸如JPEG、MPEG、VCD等等的概念。都和原本时空里有了很大不同。

其次,在研发之后的制造领域,FAB1、FAB2、FAB3三家半导体工厂,1微米制程的工艺水平已经完全成熟,其所生产的芯片当中,CISC架构的摩托罗拉MC68020,最高运行频率可以达到40Mhz;RISC架构的自家设计的Holder1以及Holder2系列处理器,最高运行频率可以达到80Mhz;某些集成电路的最高运行频率,甚至远远突破了100Mhz。

在这个基础上,数字视频编码和解码的速度,都达到了堪当实际应用的标准。

最后,不管如何研发和制造,都要落实到应用领域,如果没有人来买,那辛苦折腾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时候,唐焕在电影、电视台等领域的投资,就发挥了一个带头使用的作用,寰亚电视和有线电视新闻网便是Digital-1系统的第一批用户。

这套数字视频应用解决方案的视频采集设备之一,就是数字视频摄像机——D-VHS摄像机,大致分为低端的隔行扫描和高端的逐行扫描两大类。

唐焕进入录像带领域,一大目的就是尽快在这个已经发展成熟的领域里拿到一套技术体系,高傲的索尼拒绝了他,JVS就成了合作伙伴。

在原有录像带格式VHS的基础上,唐焕迅速推出增强版的格式S-VHS,并为家庭录像机之外的肩扛式摄像机发开出尺寸更小的袖珍录像带VHS-C。

更为重要的是,唐焕还推出了在录像带上进行数字存储的D-VHS格式,给计算机处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JVS和松下,可谓是抱上了朝着正确方向大踏步行进的大腿,不知道省心省力了多少,因而也从VHS的老板变成了最活跃的店小二。

D-VHS摄像机会对采集到的数字视频,进行轻量级的快速无损压缩,并记录到D-VHS格式的录像带上,然后电视台便可以直接播出,或者通过Digital-1系统进行各种加工。

数字视频的一大技术特征就是,用户能够对其中的视频流和音频流分开处理,比如添加日期、版权等元数据,或者置入灵活的字幕。

凭借这个功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奥运会转播期间,即时向观众提供了关于参赛运动员最全面、最直观的介绍信息,让观众在欣赏比赛的时候,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另外,这种灵活的置入字幕方式,也给广告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线电视新闻网在奥运会期间的商业广告收入,甩开了美国广播公司一条街。

这还不是Digital-1系统的全部好处,其真正功能强大的地方在于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阶段,相比于传统的线性剪辑,可以采用功能更加强大的非线性剪辑。

线性剪辑需要数台录像机、影像特效机、混音器、控制盘、信号产生器等等设备协同合作,才能按照时间的顺序,把母带的内容剪辑到成品带。

这种剪辑方式费时费力,电视台编导等幕后人员,熬夜加班的原因之一,便是此项工作的繁琐。

洛杉矶奥运会总共有23个大项目221个小项目,而东道主美国队又高高在上的获得了那么多的奖牌,各个精彩瞬间的呈现,对所有进行转播的电视机构,都是一个严峻的工作量考验。

采用了Digital-1系统的有线电视新闻网,在这个最能吸引观众的节目诉求上,毫无疑问地遥遥领先。(未完待续。)

第0594章 技术和艺术的狂热结合

……

随着1950年代以来模拟电视技术的逐步成熟,人们对数字视频和非线性剪辑的追求,就没有停止过。

在一些实力强大的厂商陆续推出自己的数字视频初步解决方案的同时,非线性剪辑领域也同样出现了堪称标志性的进展。

其中一个引人瞩目的成果来自乔治·卢卡斯的卢卡斯影业有限公司,它有一个名叫EditDroid——剪辑机器人的系统,用尺码和12吋黑胶唱片相近,表面和音乐光盘类似的激光影碟,以及数据库。再配合其它手段,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非线性剪辑功能。

成立于1922年的NationalAssociationofBroadcasters——全美广播事业者联盟,在今年四月召开了NAB年会,同时主办世界规模最大的广电仪器展览——“NAB展”。EditDroid和另外一个竞争对手MontagePictureProcessor——蒙太奇画面处理器,同时登台亮相,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事实上,这些解决方案很难商业化为成熟的产品,因为其都属于用“土法炼钢”的方式弄出来的非通用解决方案。

在唐焕看来,这些数字视频和非线性剪辑领域的先行者当中,传统厂商虽然拥有技术实力,但却少了几分创造灵性;而像乔治·卢卡斯这些来自第一线的用户,倒是有了创造灵性,从而自发地展开研发,可又不具备足够雄厚的技术实力。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他们兼具技术实力和创造灵性,也未必赶得上还有行业眼光和资源整合优势的唐焕。

不管是数字视频,还是非线性剪辑,都需要结合多方面的成果,才能进入实用阶段。其在原本时空里是被动地自然发展;而现在则是被唐焕凭借这几年快速积累起来的资源提前催发。

就拿负责视频采集环节的D-VHS摄像机来讲。其镜头和成像器部分,与其它类别的摄像机差别不大,但在记录器部分上就凝结了模拟数字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即时无损压缩、录像带格式等等技术成果。

由于未加压缩的视频信息,码率达到了173Mbit/sec。也就是21.625MB/s。为了把数据存储到94分钟的D-VHS录像带上,并为接下来的后期处理做准备,这些元素当中,任何一个都不可或缺。

而同时提供数字视频和非线性剪辑功能的Digital-1系统,就更集大成于一身了。其相当于一台极其复杂的方圆服务器,被唐焕赋予了很多高端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技术。

比如说系统总线,其采用了方圆电脑最新设计的InterconnectStandardArchitecture——互联标准架构即ISA的32位版本ISA-32。

方圆电脑架构的系统总线正式始于二代方圆个人电脑,甚至还和同期研发的IBM-PC的系统总线在名字上撞了车,后者叫做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工业标准结构,简称也是ISA。

做为商战的一部分,两家公司也在专利上互吐口水,最后由于“互联标准架构”面世较早,蓝色巨人便悻悻地放弃了“工业标准结构”的名称,在下一代的IBM-PC/XT中直接叫做XT总线。目前的主打机型IBM-PC/AT中,也顺势叫做AT总线。

“互联标准架构”和“工业标准结构”除了总线简称相同之外,在技术规格上也有一些类似之处,比如最初的版本宽度都是八位,频率也和CPU的运行频率相同。

但两者差别也挺明显的,“互联标准架构”支持一定程度的“即插即用”,而“工业标准结构”就不具备这个特性了。

另外,由于IBM-PC使用的CPU是4.77MHz的Intel8088,因此“工业标准结构”的频率也是4.77MHz,进而总线带宽为4.77MHz*8位/8=4.77MB/s。

而二代方圆个人电脑使用的CPU是8MHz的Intel8088和MC68000。以及12.5MHz的MC68000等,所以总线带宽至少为8MHz*8位/8=8MB/s

这个差距不可忽视,因为调制解调器、网卡、声卡、显卡等扩展卡所连接的插槽,其另一头就是连接在系统总线上。进而对网络应用程序、游戏等软件的运行,有着明显的性能提升。

到了三代方圆个人电脑时代,“互联标准架构”和IBM的XT总线、AT总线就更加渐行渐远了,盖因其进一步完善了“即插即用”功能,以及推出了16位版本的ISA-16。

这也就意味着,在总线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数据吞吐量翻了一番,也就是计算机性能增加了一倍。

由于成本的制约,ISA-16在方圆个人电脑产品线上应用有限,其大展身手的领域是方圆工作站和方圆服务器。

在完全32位的四代方圆个人电脑来临之际,做为技术预备的一个环节,ISA总线也提前一步进化到了32位的版本——ISA-32,并首先部署到高端产品线上的方圆服务器和方圆工作站当中。

ISA-32有不少变化之处,比如除了数据宽度便为32位,从而总线吞吐量至少比ISA-16翻一倍之外,它的运行频率也不再和速度更快的CPU保持同步。

首节 上一节 857/15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二次元大穿梭

下一篇:死神之地狱归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