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第134节

  他记得初次见到太子殿下和赵向毅,是在傅院长这里。第二次见到太子殿下和 赵向毅,则是在南阳的一家酒楼上面。那么说来,那个时候太子殿下和赵向毅应该 是知道他是傅院长的学生,只是在后来的见面上,太子都并未提起过此事。

  今晚李问在老师那里,两人谈论起了朝堂上的一些事以及如今朝廷的局面,这 些问题都是他之后入朝当官会面临的问题。从他与太子殿下以及赵向毅师出同门这 一层关系来说的话,他也算是这两个人的小师弟,所以日后他想和太子殿下撇清关 系似乎是不大可能的事。

  在几次短暂的接触里面,他很难去判断这一位太子殿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尽管李问并不想去踏京城的那趟浑水,但是他他现在已经身处在其中,怕不是 他想抽身就能随时抽身走的了。

  前面大皇子找过了他,怕是后面还会派人来找他。他手里还有一枚太子殿下亲 手赠与的玉佩,到了京城之后,李问并没有拿这块玉佩到太子殿下说的地方去联系 他。然而,他并不觉得自己这么一个小小的人物值得大皇子和太子殿下费什么心思

  当然这只是李问自己个人觉得而已,以他这一个六元的身份,值得京城里的那 些人费尽心思想笼络他。

  “赵大哥,你是多大给太子当伴读的? ”李问有点好奇的问道。

  “五六岁吧。”已经过去太多年,连赵向毅自己都有点忘记了,他自小与太子 殿下认识,小到什么时候赵向毅自己都不记得了。他后来当了太子殿下的伴读,两 人的关系就更近了。

  赵向毅知道太子为何选他当伴读,而被太子选为当伴读,这也不是他能拒绝的 事情。只是不是太子选了他当伴读,也可能是其他的皇子,与其给其他的皇子当伴 读,还不如当太子殿下的伴读。

  相比于其他的几位皇子,太子才是最有可能坐上皇位的人。而有了他们赵家的 支持,到时候太子坐上皇位的机率会更大。

  这几年皇帝的年纪越来越大,对太子就更为忌惮了,其他的几个皇子的势力在 不断的増长,以及董相和董贵妃那里,他们想扶持七皇子上位。如今朝中的局势, 不到最后一步,谁都不知道最后坐上龙椅的会是谁。

  从他当了太子殿下的伴读的那一日起,他赵向毅,以及整个赵家都和太子殿下 以及皇后绑在了一条船上,这艘船要翻了,他们所有的人都得淹死。

  赵向毅看着面前的少年,他有一种并不是太想拉少年上船的想法。但是赵向毅 知道李六元不选择太子一派,其他的几位皇子必然也会想尽办法拉拢他到他们那边 的战营去,既然如此的话,还不如把少年拉到他们这边来,这也是这一次赵向毅为 何会听从太子殿下的吩咐,亲自护送少年回来的缘故了。

  天上的月快要圆了,快到十五了。

  李问一手撑着下巴,仰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他有点想家了。不过他们如今到了 南阳,再转一趟船,很快就能回去了,他说道,“以前在南阳读书,还不觉得离得 家里远。等如今去了京城,才发现原来回来一趟这么不容易。”

  在这个时代,出一趟远门真的是太难了,他非常的想念现代的飞机和火车……

  赵向毅知道少年想家了,等少年入了朝堂当官,三年才能回一次家乡看望家中 亲人。他年少也远离过家乡到遥远的边关去,赵向毅能理解那种思念家中亲人的心 情,他的父辈们还在遥远的边关镇守边疆,多年都不能归来一次。

  见到赵向毅看着他不说话,李问打了一个哈欠,他有点困了,他说道,“时候 不早了,我去睡觉了,你也回去睡觉吧。等明日带你们去一个地方。”

  “好。”赵向毅并未问少年要带他去什么地方。

  两个人结束了这一次短暂的聊天,赵向毅起了身,和少年告别之后,就往院子 的大门走出去了。看着离去的男人,李问转头,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往屋里回去, 爬上床去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在府中用过早膳之后,和府上的管家说了一声,李问就带着赵向 毅和陆知书往庄子那边过去,他们远远的就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田地。

  五月,地里的庄稼一片绿油油,一眼望去,都是绿色,望不到边,远方的良田 和蓝天相接,融为一体。

  陆知书并不知李问为何要带他们到这个地方来。

  “你们一定不知道我什么要带你们到这里来吧,”李问看了一眼身边的人,笑 的一脸灿烂。谢军师不耻下问,说道,“还请李六元提点一下。”

  “嘿嘿,我不告诉你,你们一会就知道了。”李问并不告诉谢云飞,给了他们 一个“你们一会就知晓”的眼神。

  赵向毅的心中并不着急,他落后一步跟在少年的身后。

  扫了一眼地里种的庄稼,赵向毅发现这些庄稼比他们在别处看到的都要好。

  “小公子,是小公子来了。”远远地,就有人看到了往地里走来的一行人,认 出了为首的小少年,有人就喊了起来。

  “小公子!”

  “是小公子!”

  听到喊声,一个个在地里干活的人不知道从哪钻了出来,跑了过来。见到小少 年回来,他们一个个的脸上都有着激动和喜悦,欣喜的喊道,“小公子,真的是你 ,你回来啦!”

  “小公子,我们都听说你高中状元,以后要留在京城当官的。”他们都以为小 公子不会回来了,他们听说小公子到京城去考了状元,日后是要当大官的了,没想 到今日会见到小公子再回来到这里。

  他们知道小公子考中了状元,都很为小公子高兴,小公子这么好的人,若不是 有小公子,他们这里许多人连饭都吃不上。如今他们不止是有饭吃,还能住上漂亮 的房子,再也不用担心没饭吃会饿死,冬天下雪会冻死。

  “哦,小公子如今是状元了,我们见到小公子要行礼。”这里面有人反应了过 来,想到小公子如今已经是大官了,他们见了小公子要行礼跪拜,再不能像从前那 样随意了。

  “草民拜见状元大人……”大家纷纷的下跪行礼。

  “别别,不用行礼不用行礼。”李问连忙的拉住了要下跪行礼的人,对后面已 经跪下的人喊道,“大家都快起来,都快别跪了,你们再这样我就要生气了啊。”

  后面已经跪下的人才一个一个的起来。

  见到这些平民百姓们见到李六元如此的热情欣喜,赵向毅和谢云飞的心里都感 到疑惑,而且李六元看起来与这里的人都很熟悉。陆知书同样的也不解。

  等到大家起了身后,这里面不少都是熟悉的面孔,有大半年没有见过大家了, 他的心中对庄子这边的人也甚是想念。

  李问今日是特意到庄子这边来看看,他说道,“我回乡探望家中父母,途中经 过南阳,回来看望老师。今日正好有空,我到庄子这边来看看大家。”

  “是是,劳小公子挂念了。”

  原来如此,所以小公子才会过来看看他们。

  许久没见过小公子,他们不少人坐在一起闲聊的时候,都会提起小公子。在知 道了小公子高中状元,以后会留在京城当官之后,他们都以为小公子不会再回到这 个地方,他们日后再也见不到小公子了,为此他们还有些难过。

  但是同时他们也替小公子高兴,因为小公子中了状元,以后能留在京城当大官

  第九十—章 半公开

  “若是你们不忙的话,我们边走边说,我正想在这里走走,看看地里的庄稼。

  ”李问伸手去摸了摸地里种着的庄稼,问起了今年地里的庄稼的长势如何。从地里 的庄稼的长势看地出来,庄子这附近的农田的庄稼长势都还不错。

  他在南阳读书那几年,废了很大的一部分的时间和心思在庄子这边,都是在搞 这个种地的事情。他们这边地里的庄稼用的种子都是经过优化和选择出来的,以及 对地里的管理方式都是比较先进的,所以他们现在的成果也是显然。

  种地并非是盲目的去种就行,还讲究种的方式和管理的方式,他花了很大的一 部分的时间和心血在管理人员的培养上面。

  “不忙不忙,我们陪小公子走。”这些人一个个都不愿意走了,他们好不容易 见到小公子来一趟。等日后小公子去京城当官了,他们这些人再想见到小公子一面 可就难了。

  见到大家都不愿意走,一路上跟着他的人越来也多,其中有几个是他挑选出来 的区域的管理人,李问问起了每个人负责的区域的事情,每个区域的管理人都能回 答的出来。

  他们从外围走到了里面去,走到了棉地这边,李问问起了今年棉地的种植情况 ,问道,“今年庄子这边有多少户的人家种植棉树,种植的棉树的置有多少。”

  “小公子请放心,我们今年种植棉树的人家大大的增多了。”棉地的管理人报 了一个数目,庄子这边有多少户的人家种植了棉树,他们今年种植了多少亩的棉地 ,比去年多了多少,都记得清清楚楚。

  “嗯,不错,等今年看看,地里的棉花产量能不能达到我们预算的程度,若是 能做的更好,那自然是好的。”可见就算是他不在的这段时间,这些人一样的有把 地里的庄稼都管理的很好,李问对此还是很满意的,又是问了一句今年预计可以产 多少棉花。

  管理人报了一个数目,说道,“按照去年的生产,这是我们预计今年可以种出 的产量。”

  以前李问都是让大家把每年地里的种植面积、产置如何,按照人头、数量,产 量,都一一的记录清楚。去年的一个种植情况,与今年的一个种植情况如何,都要 记录下来,有了对比才能知道问题是在哪里,日后才能去改进。

  他们每年还在年初就做一个估算,若是等到后面能超额完成目标的都有奖励,

  不能完成目标的是要受到处罚,所以不用他督促,这些人自己都会想尽办法去伺候 好地里的庄稼,希望能够达到预算的产量,不仅仅是为了拿到一笔奖励,还有就是 能够得到小公子的赞赏和大家的认可。

  李问要做的就是让这些人认识到,想要种好地,还有许多的方式可行,大家要 勤动脑子。农民并非是一群身份低贱的人,他们一样有尊严和身份,能够通过自己 的努力把自己的日子过的好,能够活的和所有的人一样。

  他这些年的努力并不是白费的,这些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哪怕 是同样的种地,大家对生活都有了期待,脸上多了笑容,日子过的就更有盼头了。

  “哦,原来如此,真看不出来啊……”谢云飞听到李六元和这些老农们的谈话 ,他发现李六元对地里的这些东西是了解的头头是道,俨然成了这些老农们的领头 人,甚至是比这些老农们都还了解地里的这些事务。

  他现在终于明白李六元为何会说出民才是国之根本这样的话了。民,的确才是 国之根本。

  谢云飞不禁在脑子里设想一下,若是他们大成的每个地方都能像这个地方一样 ,农民地里种出的庄稼能这么好,还用担心地里种不出粮食吗?地里种出了粮食,

  百姓们还会饿肚子吗?百姓们的手中有了粮食,朝廷还会没有存粮吗?朝廷有了粮 食,边关的将士们还用饿着肚子去和敌人打战吗?

  这不禁让他眼眶有些发热,李六元做了一件比天下所有读书人和当官的人都要 伟大的事,读书人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并不关心百姓的日子过的如何,不知道地 里的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不知道何为民,何为国。因而这些人当了官之后,才会 一心的想着自己的利益,并不会去考虑民,更不会去为民谋利。

  难怪李六元那一曰会说出,当官不为民谋利,不如回家去种地的那一番话。

  李六元种地都比别人种的好!

  原来李六元不仅仅是会读书,还会种地!不知李六元还会给他什么样的惊軎, 谢云飞的心里开始有些期待了起来。

  赵向毅看着李六元的眼里同样的带上了不一样的审视,看来他要重新审视李六

  元,少年带给他的惊喜,远比他所认知的还要多。这一次不用太子殿下吩咐,他都 会想尽办法把李六元拉到他们这边来,绝对不能让这样的李六元到大皇子和三皇子 、以及董相他们那边去。

  “你们知道这些棉树是种来干什么的吗?”李问指着地里的棉树问陆知书以及 赵向毅他们。

  陆知书摇了摇头,直到此刻他才知道他说的想到地方去当官,为百姓做事不过 是一句空口白话,他对如何去为百姓做事一点都不知,更不懂得如何去做。

  “我告诉你们吧,这种树叫做棉花,会开花,花苞里面有一团棉,等到花凋谢 的时候,到那时我们把棉采集了下来,就可以用这些棉加工做成各种棉大衣,棉被 ,棉被子,冬天穿上能够保暖御寒的好东西。”李问为赵向毅和陆知书他们解释了 一番什么叫做棉树,如何种植,产量如何,如何制作加工。

  现在逛完了地里这一边,正好带大家到作坊那边去看一看。

  李问说道,“走吧,你们不是好奇棉花是怎么加工的吗?我带你们到作坊那边 去看一看,你们就明白了。”

  赵向毅点了点头,他的心里的确对这种能种出棉的树感到很好奇。若是这种树 能种出那种叫“棉花”的东西,能够制作衣服鞋帽,冬天能够抵御寒冷,那这样他 们就可以在许多地方都种上这些树木,这让就能够为边关的士兵们制作御寒的衣物 ,有了御寒的衣物,边关的将士们再也不用挨受冬天的严寒了。

  男人看着这些树木的眼中有着狂热和惊喜。

  “小公子,老奴不知道小公子到庄子上来,未能亲自过来迎接,还望小公子恕 罪。”庄子上的管事听说小公子来了,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一见面就要下跪行礼

  李问忙的把人拉住了,说道,“快别,快别,快请起来

  “我昨日刚回到南阳,只是今日想起,才带几位朋友到这边来看看。”李问介 绍了一下身边的几位朋友,并没有具体的指明他们的身份,只说是带了几位朋友过 来作坊这边看看。

  “是是,小公子,我给你们领路。”管家打了一个请的手势,领着人进去。

  “走吧,我们一块进去看看。”李问对陆知书和赵向毅说道。

  赵向毅和陆知书以及谢云飞落后一步,跟在李问的身边,他们都好奇的看着这 个地方。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聚集了这么多人在里面干活,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手 上的事情。

  李问跟着管事往里面走进去,问起了如今作坊这边的一个情况,他才知道原来 在这半年里面,作坊比原先忙大了三倍不止。这里面的人员都比以前还多了,这里 面还有一些他不认识的生面孔,他问这些人是哪里来的。

  作坊里的纺织机増加到了上百台,里面上百个织娘在干活。

  “你们还记得上一次在源城,我在布庄里面看过的一种布吗? ”李问指着上面 挂着的青布,笑着问身后的几人。陆知书上前一步,说道,“这就是你上次问的青 布?”

  “嗯,正是。”李问对此还是非常的自豪的,这些东西都是从他的手上生产出 来的,他说道,“这就是青布,外边的青布就是从这里出去的。”

  “你们看到这么多的织布机和织娘在做工了吗?你们知道这里一个人一天能出 多少的布,一个人可以出多少的布吗?”李问接着报了一个数,他们这里一个织娘 使用这样的织布机一天可以出多少的布,普通的农户妇人一个人使用老式的织布机 ,一个月才可以出多少的布。

  谢云飞听到这个对此的数目,眼里有着震惊,问道,“这是真的?”

  “当然,你们不是亲眼看到了吗?”李问带着众人在织房这里看了一会,让他 们亲眼看到这些布是怎么经过织娘的手生产出来的,织布机上的梭子在飞速的转动 ,经过半年的时间,这里面的织娘织布的手艺已经很熟练了,因而织布的速度非常 的快。

首节 上一节 134/3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你不爱他了他最爱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