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第149节

  等确定了铺面之后,后面的事情他们再一步一步慢慢的去做好。

  本书由连城读书独家发表,请勿转载!公众号搜索连城读书,贈会员,领福利

第五章 松柏书院

  回到京城后他们要到礼部去销假,礼部管官员们请假的相关事宜,有请假就必 须要销假,若不然他们的假期会一直延续下去,这是一个流程,他们要按照流程办 事。

  他们如今回到京城了,李问还要和陆知书到礼部去销假,“我还有事要出去, 你们在家里,要是出去就让阿辰或是阿午跟着你们一起出去。”他向来不限制自家 妹子出门,只是京城这里环境复杂,家中的女眷或是小孩出门,最好是能有个男人 跟着出去会比较安全一些。

  李瑾婉点了点头,说道,“哥,我没啥事不用出去,你要去忙就去吧,有我在 家,我会看好小宝的。”

  李浩鹏仰着头看着他哥,喊了一声“哥哥。”

  李问摸了一把小孩的头,说道,“你和四姐在家中,等我从外头回来了,就带 你到书院去见见先生。咱们要选一家书院去读书,小宝以后要在京城读书了哦,知 道吗?”

  再过两日可能他就要到翰林去当差了,所以他最好是要在这两天就找到书院让 小孩去读书,不然后面还不定有没有时间。

  这些年他甚少回家,兄弟俩个一年也只有那么几天相处的时间,所以他也没什 么空管到小弟读书的事,如今他把人带到了京城,还是要先安排了小孩读书的事, 才好去忙其他的事情。

  “嗯。”李浩鹏眼巴巴的看着他哥,他知道。

  “乖啊,哥出去一趟很快就回来,家里有你四姐在,你有什么事就找你四姐。 ”李问知道小孩刚到京城,对这里的环境还不习惯,不过习惯这种东西,慢慢就习 惯了。既然他们都到了京城,就要习惯京城这里的生活,往后他们有很长一段时间 都要在这边。

  留了他弟和妹子在家中,李问的身边只带着一个小书童就出门去了。

  昨日与陆知书一同约好了今日到礼部来,他们先到了礼部去销假,还跑吏部去 了一趟。六部的衙署都在这条街上,他们不用跑太远的地方去,很快的就把事情办 好了。

  如今距离殿试结束已经两个多月过去了,没考中的考生们大多都卷着包袱归乡 去了,也有一部分人留在京城这里寻找别的出路,或者是继续准备三年后的科考。

  然而考上了进士的也并非就一定能够出人头地了,至今还有许多考中进士的人 是还没有安排到官职和去处的,这部分人至今都还在京城等待,或是到处奔走寻求 出路。他们在一甲前三名的则是比较幸运的,殿试一过就授予了官职,安心的回家 去省亲,这会儿他们都回来了。

  二甲排名比较靠前的有一部分人会留在京城,二甲名次靠后和三甲同进士的人 ,大多是调往地方去当官。吏部对于人员的安排是按照名次的高低,从上往下安排 的,名次考前的安排便会快一些,至于排名比较靠后的,若是没有人脉和钱去打点 ,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等到朝廷的安排,快则三五个月,慢则一两年都有 可能。

  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到了三年后,又会有一批新的考生进入京城,又一批进 士进入朝堂。若是在这三年里没有被安排官职,等三年后,官职还不知道要排到哪 里去,这种情况往年也不是没有。

  他们到吏部去登记,听到吏部的官员随口说了几句,李问大概的就知道了一些 事情。

  这就好比现代,并非名校出来就一定高职高薪了,在毕业季所有高校出来的大 学生都会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样的 道理,在这个世界,考中了进士的不一定就能有好的官职,除了看个人的才能之外 ,还要看有没有人脉和有没有银两,这两者的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在吏部办好了事之后,两个人走在长春街上,边走路边说话。

  走出了长春街,街口是等着他们的马车。

  “知书,既然你有事要去忙,那咱们就在这里分别吧,你去见陆大人,我也回 去带小宝去见先生。”李问知道陆知书要去见他大伯陆长平,他要回去带他小弟去 书院见先生,两个人去往的路不同,所以就不一起回去了。

  “好。”陆知书点点头,如今他们回到了京城,他要去见他大伯一面。

  “咱们回去再见。”两个人住的地方就隔着一个湖面,绕过去湖的对面就是对 方住的地方了,又不是相隔很远,李问平时没少往陆知书那里去窜门。

  “好,回头见。”陆知书点点头,说道。

  李问钻上了他的马车,两个人上了各自的马车,在街口分开了,往不同的方向 走去。

  木氺氺

  诺大的京城里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书院,京城这地方的人员复杂,在京城读书 的学生,大多都是官宦子弟或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京城中最高等的学府还数国子监 ,能进去国子监读书的大多都是王公贵族和朝中大臣们的子弟。

  这个时候李问也没这个能力把他们家小孩送进国子监读书,但是即便他有这个 能力,他也不会考虑在这个时候把他家小孩送进国子监读书。

  一来他们家小孩年纪还小,在府试之前考的大多都是平时读过的书的基础知识 ,在外面找一家稍微好一点的书院读书,都能打好基础了;再者他们出身平民,小 孩刚到京城,对这里什么都不懂,还没有那个能力去处理太复杂的人际关系。

  所以他们不如找一个环境相对简单、声誉良好的书院,送他们家小孩去读几年 的书,让小孩适应京城这里的环境先。

  这会儿李问有一种作为家长为家里的小孩挑选小学的感觉,京城这么多的书院 ,到底要把他家小孩送到哪里去读书的好。

  当然他也不能完全的把孩子读好书的责任放到书院和先生的身上,但是良好的 环境还是能够为小孩的读书起到积极的作用和好的影响。

  经过一番挑选,对比了好几家书院的优势之后,李问还是看上了距离他们这里 不远的一家书院,松柏书院。

  松柏书院是一家声誉不错的小书院,先生姓高,进士出身。

  “李问见过先生。”李问带了他弟来书院见高先生,高先生看起来四十来岁的 年纪,留了一把美须,相貌儒雅,给人的第一感觉还算是不错。

  李浩鹏跟着他哥,有模有样的给先生行礼。

  高先生听到李问这个名字就觉得耳熟,再看带着小儿来的少年,未及弱冠之年 ,姓李名问,这该不会就是京城中的百姓和读书人口中谈论的李问李六元了?高先 生看着面前的少年,面上有些激动的问道,“你、你难道就是今年科考的状元郎, 李六元?”

  “呵呵,让先生见笑了,正是在下。”听到高先生的话,李问有点不好意思的 承认道。

  他在京城会这么有名吗?报个名字对方就知道他是谁了?

  李问这段时间离开京城,回乡省亲去了,所以他是不知道在殿试过后的很长一 段时间,京城中的百姓和读书人的口中谈论的最多的都是他。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果然是英才出少年。”高先生激动的起了身,亲自 去请李六元上座,道,“李六元请坐。”

  “谢过先生,先生请。”李问谢过高先生,同请对方入座。

  两个人同坐了下来,中间隔着一张小桌子,李问对先生说道,“今日我过来见 先生,是带家中胞弟来见先生。听闻先生学识渊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先生,因 而我今日过来,是想带胞弟过来给先生看一看,不知贵书院录取学生是有什么条件 ,才能录取学生入学。”

  “不敢不敢,我这哪能称得上是学识渊博。”高先生听到李六元对他的这一番 赞美,惭愧的说道,“我这充其只是读了几本书,识得几个字罢了。今为先生,平 日就更要读书,识文断字,才能为学生讲学,免得误人子弟。”

  李问知道这些古人说话都喜欢自谦,说话还軎欢拐弯抹角,往往这些人说的话 他要转个弯来理解。

  两个人相互的商业互夸了几句,才转到了正题上来。

  “咱们书院收学生并无太苛刻的要求,一是最好能在家中读过书,识得几个字 ,另是学生品行端正,并无恶习。令弟在家中可有读书? ”高先生刚才就注意到在 李六元身边站着的小儿行为举止有规有矩,心里对小儿稍感满意。

  李问点头,说道,“吾弟五岁开始读书,今已读有《三字经》《论语》……”

  高先生点了点头,看着小儿说道,“我现考你读过的书中几篇文章你若答对 了,我便是允你入书院读书。”先生并没有因为小儿是李六元的胞弟就免去了考核 ,还有些好奇李六元的胞弟读书如何。

  小儿听到先生的话,说道,“好,还请先生提问。”

  高先生从小儿读过的书中,挑了书中的几段文字,问小儿是何意,小儿都一一 的答上来了。先生象征性的问了几句,小儿答的尚可,并无错误,高先生点点头,

  说道,“可。,,

  这意思是收小儿入书院读书了。

  “谢先生。”李问起了身,欣喜的对先生拱手说道。见小孩站着不动,李问转 而对他家小弟说道,“浩鹏,高先生同意了收你入书院读书,高先生以后就是你的 先生,还不快给先生行礼。”

  “学生李浩鹏,见过先生。”李浩鹏听哥哥话,规规矩矩的对先生行了一个学

  子礼。

  “好,好。”高先生脸上带着笑,显然很满意这个新收的学生。

第六章 亲手养崽

  夏夜的风从窗户吹进来,兄弟俩个躺在一张床上。

  等明日他要到翰林院去报道,他们家小孩也要送去书院读书了。这个时候李问 像天下大多数的家长一样,担心小孩第一天去书院读书能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叨叨 絮絮叮嘱小孩,“你明日到书院去读书,要乖乖听先生的话,和书院里新的小朋友 们好好相处知道吗?”

  “哥哥,小宝晓得的。”小孩两只手抓着两只脚在玩,听到哥哥的话,应道。

  “不过你到书院去读书,如果有别的小孩欺负你,你不要老实地站着让别人欺 负。咱们不主动去挑事,但是也不能怕事。”李问担心他们家小孩到京城来读书, 会被别的小孩欺负了。

  “哥哥,要有人敢打我,我就揍回他。”李浩鹏挥舞了一下小拳头,说道。以 前在书院读书,可没有人敢欺负他,要有人敢欺负他,他就打回去。

  “……“李六元额前闪过几道黑线,说道,“哥哥不是让你去打架,咱是文明 人,打架是野蛮人的做法,咱们是文明人,不是野蛮人。”

  “哥哥,什么是文明人,什么是野蛮人?”李小宝问道。

  “文明人就是……”而后李问花了一番唇舌给他们家小孩解释什么叫文明人, 什么叫野蛮人,纠正小孩动不动就想着打架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咱们在明知自己打不过对方的情况下,就不要与对方硬碰硬,用拳头去打架 永远都是最愚蠢的办法,咱们要学会动用自己的脑子。”李六元这个好哥哥开始给 亲弟弟灌输腹黑学,遇到了问题要怎么处理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人要善良,但是不能太善良,太善良容易让人欺负。

  一味的退让和忍让会让别人认为你软弱可欺,当强则强,当弱要弱,脑子有的 时候是个好东西,用拳头解决问题永远不如用脑子解决问题,打的人还痛的说不出 来的才叫痛。

  

  与其担心小孩在书院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了,不如教会小孩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 候,如何去处理会更好。教会孩子自己去处理问题,永远都比跟在小孩的身边给他 擦屁股的好。

  “嗯,哥哥说的对……”李浩鹏觉得他哥哥说的很有道理,张嘴打了一个哈欠 ,沉重的眼皮慢慢地阖上了。

  李问又叨叨絮絮的说了好些话,想到小孩要天天晚上跑到他这里来睡觉也不行 ,他说道,“小宝啊,你今年都七岁了啊,不能老和哥哥一起睡觉,所以你在哥哥 这里睡完了今晚,从明晚开始,你得回去自个的屋里睡觉啊,可以不?”

  小孩是年底十—月生的,所以月份小,说是七岁,其实还未满七岁。这个年纪 的小孩,要放在现代还是在上幼儿园的年纪,只是按照这个时代的人十五六岁就成 亲生子来算,六七岁的年纪就要能够懂事了。

  如果是要走科考仕途的,打三岁起就要读书识字,十岁左右就考童生试了。他 们家小孩六七岁这个年纪,起步还算是晚的了,不过现在他把小孩带在身边,由他 亲自教导个两年,要考过童生试并不难,争取能在三五年内拿到生员的资格就最好 了。

  等了一会,没听到小孩的回应,李问低头一看,发现小孩睡着了,小肚子一鼓 一鼓的,打着轻轻的呼噜,也不知道他说了这么多,小孩有没有听进去,他忍不住 的就笑了。

  夜晚的京城安静了下来,城门关闭了,街上的铺子都关了门,道路上没了来往 的行人,偶尔的有一辆马车或者是小轿子匆匆而过。打更的两名更夫,一人手中拿 着锣,一人手中拿着梆,边走边敲,“笃笃一咣晚一”

  打更的更夫边走边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略--咚!咚!咚!咚!”

  打更人一夜敲五次更,每隔一个时辰敲一次,等敲到第五次就是五更天了。五 更天过后,天很快就会亮了。打完了最后一次更,打更的更夫就能回去睡觉了。

  熬了一夜,到了这会是人最累的时候,两名更夫边走边打着哈欠,对另一个人 说道,“打完了今夜最后一次更,咱们可以回去睡觉了。”

  在这个时候,皇帝已经起床去准备上朝了。

  而要去上朝的官员们则是要更早就起床,早早的就出了门,坐上了轿子出门, 一顶顶小轿子往宫门前过去,就像是小鱼往大江汇聚到一起一样。

  一顶顶小轿子在宫门前停了下来,穿着朝服的官员们从轿子里下来,站在轿门 前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才举步往宫门前走过去。大臣们见了面,相互之间打一

首节 上一节 149/3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你不爱他了他最爱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