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福运小夫郎

福运小夫郎 第217节

  黎明瑾没有姜芷芸想的那么细致,他就是觉得爷奶年龄大了他们做小辈的应该多孝顺,自从他们一家搬去了县城后,村里的家就冷清了。

  黎明月悄悄地对黎明瑾说过,每次他们一家子从县城回来住的时候奶就会特别高兴,让黎明瑾听了有些心酸。

  虽然没有考虑得那么细致,不过黎明瑾的想法和姜芷芸有些相似:“娘,咱们家不是在县城外面不远的地方买了几亩地吗,你说这两年租了咱们家地的那几户人家给咱们的粮食越来越少了,爷和奶到了县城不再种地,我看到时候不如就让爷和奶帮咱们看着那些租了咱们家地的人家,爷是种地的老把式,有他老人家在,咱们绝对不会被煳弄。”

  黎明瑾口中的地,是姜芷芸后来添置的,说起来经过这些年的变化,他们三房的资产又有了不小的变化。

  因为,手上的钱多了起来后,钱是可以生钱的,只要不败家好好地经营着,日子就会越过越好。

  在姜芷芸的精打细算下,现在她手上已经有了三十亩良田,十亩水田、二十亩旱地,光是这些地租出去后租户给的粮食就足够他们一家人吃一年,还能有剩余的粮食拿到粮店卖钱。

  除了良田,姜芷芸又买了一间县城的小铺子和一间稍微大一些的中等铺子,她没有买宅子,她觉得他们一家人住这个一进的院子已经够了,没必要换大的。

  别看铺子比宅子贵,但是铺子的租金更高、更好租出去,想卖的话卖得也更快,比买宅子更划算。

  值得一提的是,黎家米线铺子也有了变化。

  今年开春的时候,黎成志他们总算把米线铺子隔壁的那个铺子买下来了,在黎成志多买了一间铺子卖米线后,姜芷芸就找上黎成石商量,说是以后不再要米线铺子的份子了。

  当初是姜芷芸提议让黎成志和白秀荷买干米线回来在县城卖米线,后来姜芷芸又靠着她读书多给米线铺子提了些不错的建议,让米线铺子成为昌平县的特色老店。

  这些年来她什么活都没做,动了动脑子和嘴皮子就从米线铺子那边分了不少钱,她觉得早就已经够了,大哥和大嫂没道理无休止地给他们家分份子。

  黎成石以前没怎么管家里的琐事,听了姜芷芸的分析后觉得有道理,他觉得既然米线铺子的份子不要了,那干脆他们把当初买铺子的钱也从大房那边拿回来,以后米线生意就同他们三房再没有关系。

  夫妻两人商量好了之后,黎成石主动找黎成志说明,米线铺子的钱不再分给他们。

  黎成志是个通透的人,他没有假意推诿,虽说让他一直给弟弟一家份子他没意见,可是弟弟这样做能让他们兄弟之间感情更和睦,他直接拿出来了二百两银子给黎成石,两人到县衙把铺子的房契给改了。

  当初买这个小铺子的时候用了三百一十两多点,经过这么多年变化,这个铺子涨了些,能值三百五十的样子,纯粹按照铺子的价值分的话黎成石他们只能拿到一百七、八十两,黎成志多给的银子是那个月的份子,还有他对弟弟、弟妹的感谢。

  当初要是没有弟弟和弟妹的帮忙,他和白秀荷哪里有能耐卖米线挣钱,供明德继续读书考科举,给明礼银钱在州城置办宅子。

  至此,米线铺子全权归了黎家大房,姜芷芸在这笔钱的基础上再添了些后,在其他地方另买了铺子。

  算算三房如今的家底,县城一进小院一座,铺子两间,水田十亩,旱地二十亩,村里的宅子一座,还有手上的现银,杂七杂八的加在一起少说都有一千五百两。

  这其中,姜芷芸打算将那间小的铺子给黎明瑾做陪嫁,还有五亩水田和十亩旱地,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能够钱生钱的资产,瑾哥儿成亲了之后靠着这些嫁妆就能把日子过下去。

  不管黎明瑾嫁得好还是坏,这是做爹娘的给孩子的保障,也是在告诉黎明瑾他的身后有家人的支持,遇到事情不用怕。

  ?作者闲话:感谢? ?)?*??对我的支持)

第334章 跟着守夜

  黎明瑾同姜芷芸嘀咕了一阵黎家二老以后的安排,姜芷芸拍了拍黎明瑾的脑袋:“行了,娘心里有数,晚点同你大伯、二伯他们商量好,等到守岁的时候让你爹提出来,大家一起劝一劝,兴许你爷和奶就同意过年后搬去县里住了。”

  姜芷芸在大房和三房刚在县城买院子的时候让黎成石同黎老头和黎老太提过这个问题,当时他们两都不大乐意,而且他们那时候也要年轻一些,最后尊重他们的意思,继续留在村里。

  到现在这么些年过去了,大家的想法、见识、身子都有了变化,估计再劝一次二老应该不会再那么坚定。

  黎家这边的儿子媳妇们商量着把两位老人给接去县城长住的时候,白志文乘船回到了昌平县,他这一次回来同样带着一大牛车的年礼,回来之后的前几日过得和去年差不多。

  有可能因为过了年就要到下一轮乡试了,县城的文人圈子比去年对白志文更热情了些,拉着白志文不停地说话,打听府城那边的情况,希望能从白志文嘴里知道一星半点明年乡试的消息。

  事实上,白志文确实知道一点消息,比如说有哪些翰林官员有可能派到原汉省来主持乡试,这些官员喜好的文章类型等等。

  这些消息当然不可能是白志文从学院那边得到的,是他和黎明德的老师章安浩在来信中隐晦提及了些。

  别看这两年章安浩回京去了,可他对两个弟子的管教可是一点都没放松,通过来往信件布置题目,让弟子写了文章送到京城。

  虽说这样的指导比之前见面更慢,但是也是有效果的,因为两弟子考中了秀才之后章安浩教他们的不再是怎么写文章,而是写文章的基调。

  章安浩的格局比晋台书院的教谕高得多,在他的指导下,白志文和黎明德的进步很明显,在月试中屡屡出彩,从丙等评级稳步上升到了甲等。

  通常来说,晋台书院的甲等秀才在乡试中只要没意外,那就是铁板钉钉的新晋举人,白志文和黎明德如今挺受书院教谕们重视的,学政都关心过他们的情况。

  虽然老师说的同乡试有关的消息白志文一个字都不能往外说,不过书院的同窗们整理收集的乡试消息就无所谓了,这些都是学政和教谕们默许了的。

  这些昌平县的秀才们一个个听了白志文说的乡试信息后如获至宝,恨不得当场拿笔记录下来,生怕漏了哪个字让他们参加乡试的时候比别人差。

  实际上,这些留在昌平县读书或者只去了州城读书,没有去府城晋台书院的秀才大都是天资不怎么样的,不然谁愿意放着夫子更好、消息更灵通的府城书院不去。

  举人和秀才在身份上天差地别,要不然怎么会有穷秀才、富举人的说法,只要不是实在没希望的,基本都想着参加乡试搏一搏。

  尽管他们考中举人的概率很低,却年年都参加乡试,是盼望着哪一次乡试的考官阅卷时手抖给他们通过了。

  所以,当白志文无私地告诉了他们乡试的消息时,这些秀才们自然是感激不尽,总觉得自己通过乡试的可能好像提高了一点点。

  白志文挺不喜欢这些秀才的,他们一个个不好生读书,想着靠走大运、歪门邪道通过科考,哪里是这么容易的事,就算通过了他们这样的也几乎不会为老百姓做事。

  再说如今的科考经过多次变革,已经非常严苛了,不像前朝时那般混乱。

  一位参加乡试的学子的答卷首先得要有两位副考官阅卷,只有两位副考官都觉得这个考生的答卷可以通过乡试,这份试卷才有可能到达主考官手上,由主考官最终判定能否通过。

  想要期待着一共三位考官们阅卷的时候都看花眼给通过,可能性几乎没有,有这功夫不如好好钻研学问,或者好好想想怎么养家煳口,用自己的秀才身份让自己和家里人过得更好。

  当然,这些话白志文就是心里想想,他在同县城的文人交流时脸上一直挂着和煦的笑容,看上去很平易近人。

  文人圈子就这么大点,他一年也就只会回来一次,要是不同这群人说上几句,不知道这群人会在背后怎么说自己,到时牵连了娘、弟弟和瑾哥儿他们黎家就不好了。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没必要同这些人闹得不愉快,按照老师的说法,等他们以后步入官场,还有更多妖魔鬼怪要接触。

  终于把县城的文人们给打发了之后,已经到年三十这天,白志文回到家帮着白姚氏收拾家里,现如今家里就他一个男人,有些活他用了一整天才做好,实在没有抽出空去找黎明瑾。

  就算这时候心里想黎明瑾想得不行,白志文还是忍住了,拿出在府城买的宅子的图纸同白姚氏说起房子的事。

  白姚氏捏着新宅子的图纸没看,忧心忡忡地问:“志文,之前你人在府城,有些话娘不好写在信里问你,你仔细同娘说说你的银钱是怎么来的。”

  府城二进的院子要两千多两银子,白志文做的什么营生,短短一年就挣到了这么多,白姚氏担心他该不会是为了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吧。

  白志文以后是要继续考科举做官的,身上万万不能有污点,他现在做的事以后查出来了对他有影响怎么办。

  “娘你放心,钱财的来路没问题。”之前信里白志文不好细说,这会儿坐在家里没有什么顾虑的,他直接就说了怎么回事。

  为了让白姚氏放心,白志文拿出来他回来时就带着的碎宝石装饰,是他早就给家里人准备好了的。

  “就是这些东西吗?”白姚氏拿起一条交领,嘴里喃喃,“那怪那些大户人家会喜欢。”

  看着那精美细致的纹路,点缀在其中闪亮的碎宝石,脑子里忍不住开始选择搭配这条交领的各种衣服。

  得知儿子的银钱来路没问题,白姚氏总算把这个记挂在心里多时的问题给放开了,听白志文说以后不能再靠着这个挣大钱,她也不觉得可惜。

  对她这样性子的女子而言,一夜暴富总是让她心惊胆战,还是脚踏实地、细水长流的方式更适合她。

  白志文拿出来的碎宝石装饰不仅有白姚氏的,还有弟弟白子怡的,怡哥儿现在也快到要说亲的年龄,开始在乎起自己的打扮来。

  至于说黎明瑾的那部分,白志文是单独放着的,等到见面的时候亲自给他送去,想必瑾哥儿会喜欢……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都是早早就准备好了的,不管是黎家还是白家。

  吃过了一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之后,再过了一会儿,就到了黎家把孩子们给叫回去睡觉的时间了。

  黎明瑾精神头十足,一点都不想回屋睡觉,他还等着听爹娘他们劝服爷和奶去县城长住呢。

  “瑾哥儿?”姜芷芸皱着眉头看迟迟不愿意离开的黎明瑾,眼神示意他听话。

  黎明瑾挪了挪屁股下的条凳更靠近姜芷芸,可怜巴巴地看着姜芷芸:“娘,我跨过年就十八了,可以留下来了吧。”

  然后,他附在姜芷芸的耳边低声说了一句:“娘,明年我就要出嫁了,出嫁之后不能回娘家守夜,能不能就让我今年留下来陪着大家一起守夜?”

  姜芷芸愣住了,她有些动摇,是啊,瑾哥儿明年初冬就要出嫁了,明年的这时候他会在白家守夜,以后再没有机会同黎家众人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聚在一起。

  黎老太刚才出去拿炭火了,转身回来发现黎明瑾还留在屋里,看了恍惚的姜芷芸一眼,淡淡地问:“瑾哥儿怎么了?”

  年岁越大,黎老太的脾气好了很多,小辈们做事不合她的意思,她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逮着就骂一顿解气。

  姜芷芸回过神,主动提及:“娘,要不今晚把瑾哥儿留下守夜吧。”

  黎老太闻言没有说话,她的眼神从姜芷芸那边略过,落到黎明瑾身上。

  黎明瑾乖巧地说:“奶,我跨过年就该十八了,今年就让我跟着大家一起守夜,好不好?”

  他这乖巧的样子让黎老太心情颇好,见着黎明瑾和姜芷芸都期待地看着她,想到今年守夜的人里暂时少了两个孙子,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同意了。

  黎明瑾得偿所愿,长到这么大头一回跟着长辈们一起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守夜,兴奋得他总是忍不住用烧火棍捅捅火堆,竖着耳朵听大家在说什么,有种自己和以前不一样了的感觉。

  一大家子人闲聊了一会儿后,黎家的几个儿子互相看了几眼,对了对暗号,由老三黎成石开口:“爹娘,我有件事想同你们商量一下。”

  “老三,啥事?”黎老太漫不经心地问,烤着火她有点犯困了,正强撑着眼皮。

  黎成石接着说:“我是想着,要不等过了年之后爹娘你们和大哥大嫂住到县里去。”

  ?作者闲话:感谢? ?)?*??对我的支持)

第335章 一起劝说

  黎成石这话一说出口,满屋子的人动作都一顿。

  黎老头和黎老太愣了下,其他人则是在小心翼翼地观察起二老的神态,猜测他们的意思。

  当年,一提出长住县里,黎老头是立马就反对不带一丝犹豫的,他不会像黎老太那样张口就开骂,他只沉着脸说了一句:“你们爹我身子骨好得很,用不着去县里享福。”

  在黎家,小事都是黎老太做主,大事一般是他们老两口商量好了之后由黎老太出面说出来,黎老头开口的时候很少,一旦他开口了,就是黎老太都不会反驳。

  所以,黎成石再一次提出这个事,大家心里都打着鼓,连黎老太都悄不作声地用余光看了眼老头子是个什么态度。

  让大家意外的事,黎老头没有说话,他皱着眉头喝了口温水。

  一年年过去,黎老头明显感觉得到自己的体力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以前到了农忙的时候,他忙活个好几天浑身都还是有劲,这两年遇到农忙他只要头一天做多了,就浑身酸痛,后面几天提不起精神。

首节 上一节 217/2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小狐狸宠爱守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